袁少林
袁少林
袁少林

共同醫治模式 有賣豬仔之嫌?

2021/09/24 04:14:50 網誌分類: 生活
24 Sep
         早前醫管局宣佈,為專科門診病人推出「共同醫治模式」,首先約一千名內科及骨科病人(骨科預計第四季才推行)可僅支付普通科門診收費五十元,便能到私家診所求醫及覆診,以騰出公立醫院的候診名額。這個計劃包括醫生診症、配藥及由醫生轉介的檢查如化驗和X光等。

          在「共同醫治模式」之下,病友可節省輪候時間,亦能選擇距離較近的私家診所,取藥時間亦較於公立醫院輪候為快。然而當中仍有細節未明,例如病友最擔心的是,如果他朝希望回到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是否可行?不少病友向筆者反映,擔心計劃是將患者「賣豬仔」,日後無法再度回到醫管局覆診。據知「共同醫治模式」容許私家醫生將病人轉介回公院,並且不被視為新症輪候。但是「轉介」一詞可圈可點,患者須基於哪些條件下才可回公院覆診呢?似未有明文規定,難怪病友有此憂慮。以骨科為症,新症輪候期長達過百星期,既然患者一直以舊症身份覆診,他們是否肯冒着變回新症的危險參加計劃?

          內科如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病友,病情相對穩定,覆診多數只為取藥及抽血化驗等;但其他專科病情複雜,或是病友須於不同專科覆診,對他們而言在公院求診才是最便捷的做法。此外,「共同醫治模式」為每名患者每年提供十次求診配額;但如病友自感病情嚴重,相信亦會直接前往急症室,而非前往需要預約的私家診所。

          政府的本份是為市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致力提升質素及增加受惠人數,但「共同醫治模式」把責任推到私營市場,似乎有違醫管局初衷,就被轉介病人的各種擔憂提問,還請在計劃內詳細釋疑。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

        袁少林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