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末法

2021/10/04 19:41:20 網誌分類: 論佛教的真面目
04 Oct
真正的修行跟什麼宗教信仰都其實完全無關,修行的對象是自己,而信仰的對象卻是他人,修行是沒有任何時間與地點之限制的,而宗教卻有教規、儀軌、功課、戒律之束縛,所以兩者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況且修行也不見得一定要有什麼經典教義才能悟出真道,但是宗教卻將經典教義當成寶貝在供奉,所以沒有宗教信仰的老子與釋迦牟尼佛都悟了道,反而那些有宗教信仰的幾十億信徒與教友沒有一個是真正悟道的,這正是「正法時期」與「像法時期」或「末法時期」的不同之處,正法時期的人沒有任何經典教義的束縛,所以他們能專心一致的去參悟大自然之間所隱含之真道,而像法時期的人誤將那些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之「假經」當成了「真經」,也將宗教教義內容之「假理」當成了「真理」,所以被那些假經與假理等「像法」所矇蔽而無法悟出真理來,而最可憐的修行人就是那些不去探求「根本大法」之真理,反而被放生、朝山、彌撒、禮拜、法會、濟世、救災、誦經、念佛、加持、灌頂、印心、浴佛、曬佛、繞佛、繞境、進香、安太歲、化煞、吃素、出家、朝覲、點戒疤、剃度、浸禮、受洗、點玄關竅…...等等的那些末法所迷惑之人。
那麼何謂「末法」呢?「末」者本來是指樹之末稍也,也就是說在樹的成長過程之中,樹根之栽植發芽是「起始」,而樹枝與樹稍皆是樹成長的「末端」,所以要瞭解這一棵樹之成長,一定要從樹根這個「起始」開始研究起,而不是去探討樹稍這些「末端」,因為樹的根只有一處,而樹的末稍有千千萬萬處,所以研究樹的成長去碰觸那些樹的末端,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運用在修行方面。
佛教有關「末法時期」之說法作一探討,以使修行人有一不同的參考方向,佛教辭典說「末法」乃是正法絕滅之意,也就是說「末法時期」是指佛法衰頹之時代,因為佛教徒認為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與「末法時期」,這三種時期的劃分是釋尊對於佛法法運期限之說詞,但是對於這三個時期時間長短之劃分,各經典所記載之內容有所不同,而一般古德多採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之說。而他們說所謂「正法時期」的「正」字就是指「証」的意思,也就是說佛陀祂雖然已經滅度了,但佛法的法儀未改,如果是有教、有行、有証果者,那麼這一段時期即名為「正法時期」;而「像法時期」的「像」字是指「相似」之意,因此此一時期的現象,就是有教、有行,但是証果的人已經很少了;而所謂的「末法時期」的「末」字是指「微」也,也就是說此一時期的佛法已經轉為微末了,因此這一個時期的修行者只有教而無行,更無證果者。
那麼佛教徒他們認為「正法」是指什麼呢﹖而正法的純淨本質又是什麼呢﹖所謂的「正法」其共通的本質是什麼﹖正法的精髓又是指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若不能明白這些基本的問題,那麼如何能正確的實踐正法呢﹖如果不能正確的實踐正法,那麼佛教徒與學佛之眾生又如何能從正法之中得到修行的實質助益呢﹖如果沒有可以實踐的正法,而只是一些在理智上聽聞爭辯的議題,那麼學佛所學到的義理頂多也不過是知性娛樂的題材罷了,並不能使我們學佛之人從正法之中去獲得實力之利益,因此唯有透過能夠實踐過的正法,這才是真正的正法。
那麼佛教徒應該實踐正法什麼呢﹖首先一定要清楚地明白到底什麼是「正法」,簡單來說正法就是一種自然的法則,也就是要培養修行人一顆純淨的心,如果佛法學習到最後不能呈現出一顆清淨的心,那麼便是違反正法的,因此有正法的地方,修行到最後就會有一種幸福、平和、滿足的感覺,而沒有正法的地方,修行到最後就只有剩下悲傷、騷亂與不安了。
有人說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就已經向弟子們預言過,佛教未來會出現敗壞現象以致於到最後佛教會全面敗壞不能再度人的情況,這些情形在佛經之中也都有一些零星的記載,因此在釋迦牟尼佛離開人世間後不久,他的弟子們雖然就已經對他講經說法所說的話進行了回憶,但是真正用文字有系統的把弟子們的回憶記錄整理出來,那已經是在佛滅度約五百年以後的事了,而且有一些佛經出現的時間比此時還更晚,由於在此五百年的時間裡,因為其弟子一代一代的口傳背誦,因此已經出現了相當多的差異與謬誤之處,甚至於歷代的弟子們也會在有意無意之間將自己的東西、自己的理解或自己下的定義加進佛經裡面去,所以在不同的佛經之中,有關於釋迦牟尼佛對於佛教末法時期的預言之記載,其差異也是相當的大,這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因此有關於釋迦牟尼佛對「正法時期」、「像法時期」與「末法時期」之說或其真正的意思是否像目前一般佛教徒所說的內容一樣,其實仍然是有待深入去研究探討的。
正法是永恆不變的,永恆的真理才是正法,而所謂的「正法」亦是指真正之道法而言,理無差曰正法,理若有不同,則那些理皆是俗諦而非真諦,故一般佛教徒所說的「正法時期」、「像法時期」與「末法時期」之說,只是以佛說之法為「正法」,事實上佛說之法乃是「方便之說」、「契機之說」或「應機而說」而非正法,「機」有二義,第一為根機,第二為時機,因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佛說決非正法,古德有云:「經是佛言,禪是佛意」,佛言可說,佛意只能領悟實在無法言說,故真理才是正法,經只是像法而已,因此所謂的「正法時期」、「像法時期」與「末法時期」之說並非如佛教徒所說的以有教、有行與有證等三者之有無來區分,而是另有他解也。
那麼何謂「正法時期」呢?此處所謂的「正法」即是指真正的佛法,有別於目前佛教經典教義那些假佛法而言,因為在佛滅度之後的五百年期間,佛教徒所誦讀之三藏十二部經,根本都沒有正式整理成為經典出來傳世,因此那一段五百年期間,學佛的情形只是一些佛弟子根據當初世尊講經說法所言說之記錄加予參悟而已,故那些弟子參悟出來的佛陀真正意思才是「佛意」,也才是正法,這一段沒有佛教經典教義那些假佛法之期間剛好約五百年,故說正法時期五百年,至於「像法時期」一千年與「末法時期」一萬年之說,亦另有他解,何謂「像法」呢?「像」者類似也,「像法」者是指那些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之經典教義內容與法師講經說法之內容,表面上看起來很像是真正的佛法,耳朵聽起來也很像真正的佛法,但其實皆是很像真佛法的假佛法,故才稱為「像法時期」。
為什麼說那些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之經典教義內容,與佛教法師講經說法之內容,表面上看起來很像佛法,聽起來也很像佛法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佛教信徒都將釋迦牟尼佛言說的「方便之說」當成了真正的佛法,而且每一本經典的經首也有阿難尊者的「如是我聞」這一句,他們認為既然經文內容都是阿難尊者在現場親耳聽到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而且也經過釋迦牟尼佛的親自授權准予在經首前面加上「如是我聞」這一句話,因此經文內容就如同釋迦牟尼佛親自來說一樣的真實,否則又豈能加上「如是我聞」這一句話呢?這一種觀念初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卻是佛教徒學佛最大之盲點。
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日剛好是阿難尊者出生之時,釋迦牟尼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開始講經之時,最早也是三十五歲,而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期間,前二十餘年期間阿難尊者仍然是在嬰兒、幼童或青少年的階段,當時不要說阿難尊者是否能聽得懂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那些內容之真諦,連阿難尊者當時有無在現場都是一個大問號,更何況是「如是我聞」呢?因此阿難尊者所說的「如是我聞」這些經典,應該是指世尊後期所說的那些經典而言,而所有的經典到最後其經首都冠上「如是我聞」這一句話,應該是後世之佛教弟子在整理經典準備傳世的時候加上去的,因此許多後來傳世的經典內容之中可能就如同前面所述一樣,被一些佛教弟子將自己的東西、自己的理解或自己下的定義加進佛經裡面去了。
而「像法」之說並非是因為那一些佛教弟子將自己的東西、自己的理解或自己所下的定義加進佛經裡面去,所以「他們說的法」並不等於是「佛說的法」因而才將那些佛教經典教義稱之為「像法」,其實自從佛滅度五百年之後,其弟子開始整理佛教經典傳世開始,「像法時期」就已經開始了,佛理是一般的理而不是真理,佛理能說但是真理卻不能說,佛理有文字相與語言相,但是真理卻沒有文字相與語言相,所以佛理當然不是真理,但是佛法有「真佛法」與「假佛法」之分,古德有云:「諸佛妙理非關文字,無有語言,能說的都不是,不能說的才是」,這些不能說的諸佛妙理即是「真佛法」,而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的三藏十二部經典與各宗門派別之教義內容則通通都稱為「真佛法」,因為常有佛教的信徒將假的佛法當成是真正的佛法,故在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與各宗門之教義傳世期間,都是屬於「像法時期」的時間。
像法到底是指那些東西呢?就是指慈悲、放下、布施、愛心、濟世、忍辱、覺悟、四聖諦、八正道、助人、念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等之觀念,表面上看起來或聽起來好像都是真理,其實都是佛教的門戶之見,因此皆不是真理。
所以「假佛法」不等於「真佛法」,但是卻很像真佛法,故自從經典教義傳世之後,宗教界就進入了「像法時期」。
那麼,為什麼說:「像法時期一千年」呢?其實這一句話並非說像法時期只有一千年而已,而是說自從放生、朝山、彌撒、禮拜、法會、濟世、救災、誦經、念佛、加持、灌頂、印心、浴佛、曬佛、繞佛、繞境、進香、安太歲、化煞、吃素、出家、朝覲、點戒疤、剃度、浸禮、受洗、點玄關竅…...等等的末法出現在世間之後,就已經正式的進入「末法時期」,事實上「末法時期」是與正法時期、像法時期同時存在的,並不是說因為進入了末法時期而正法時期、像法時期就結束了,如果有此觀念的人那麼就是誤解了三個時期區分之真諦,那麼目前佛教之現況到底是屬於哪一個時期呢?其實這三個時期都是同時存在的,如果要認真劃分的話,那麼可以這樣劃分,也就是低根器的人沉迷於那些有為法之「末法」,所以對他們而言目前是「末法時期」,而中根器的信徒他們是迷惑於「佛理就是真理」的像法框框之中,所以對他們而言目前是「像法時期」,至於那些高根器的修行人,他們能辨別「假佛法」與「真佛法」的差異性,因此他們的修行是在追求悟出正法來,故對他們而言目前就是「正法時期」。
那麼何謂「末法」呢?所謂「末」者,猶如樹之枝末也,也就是說如果真正的佛法是「根本大法」的話,那麼真佛法就像一棵樹的根一樣是萬法之源頭,而大法之傳播是由道宗→宗教→宗門→教派→分支這個順序來進行的,因此宗教就如同這一棵樹的大樹幹,宗門如同這一棵樹的小樹幹,而教派則如同這一棵樹的小樹枝,而那些分支就如同整棵大樹之末稍一樣,因為每一棵大樹都是從根部開始延伸到枝幹,然後再繁衍於末梢,所以當枝末愈分叉越繁多的時候,那麼這些末稍離樹根也就越來越遠了。宗教的演化也是這個道理,所以當佛教愈傳愈久或愈傳愈廣的時候,那麼分歧的派別也就會越來越多,尤其很多思想或修行法門,皆已經慢慢趨入偏端或枝末去了,有時候那些支派間的差異,其實根本就微不足道,但是很多人卻寧願在這些枝末上計長較短、鑽牛角尖,而尋不著正法。
除了佛教之外,其實所有的宗教皆是如此,我們都知道,「道」這一個字是一種強名,其實真正的道連「道」這一個字都沒有,道是完全虛無的,若說似一物即不中,因此佛理怎麼可能是真道呢?如果連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些三藏十二部經典之內容都不是正法,那麼佛教那些宗門派別所有的教義、理論、觀念與看法又怎麼可能是正法呢?可能連像法都談不上,更不要說像放生、朝山、彌撒、禮拜、法會、濟世、救災、誦經、念佛、加持、灌頂、印心、浴佛、曬佛、繞佛、繞境、進香、安太歲、化煞、吃素、出家、朝覲、點戒疤、剃度、浸禮、受洗、點玄關竅…...等等的這些末法了,我們想一想老子、釋迦牟尼佛他們在修行的時候,有三藏十二部經嗎?有那些有為法嗎?那麼他們是如何悟道的,他們悟的又是什麼道呢?但是就算是如此,我們也不能說老子所寫的道德經、清淨經、太上感應篇、西昇經或是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所傳世的三藏十二部經內容就是真理,道無二道,因此怎麼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真理呢?
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所傳世的三藏十二部經就是真理,所以不能認同老子所寫的道德經、清淨經、太上感應篇、西昇經也稱為真理,同樣的道理,道教信徒若認同老子所寫的道德經、清淨經、太上感應篇、西昇經是真理的話,當然也不能認同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所傳世的三藏十二部經也是真理,事實上這些都是信徒的無知,將老子與釋迦牟尼佛他們度化世人的方便之說當成了真理,如果老子所寫的道德經、清淨經、太上感應篇、西昇經是真理的話,那麼老子在《道德經》第一觀玅章開宗明義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是什麼意思呢?老子已經講的很清楚,他說:「道如果能透過嘴巴來說或是利用文字來表達的話,那麼所說的或所寫的道就不是真常之道」,所謂真常之道指的正是真理,又稱為「正法」。
同樣的道理,釋迦牟尼佛如果認為他講經說法所傳世的三藏十二部經就是真理的話,那麼,他又何必在《金剛經》中的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說出:「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釋迦牟尼佛講的清清楚楚,真理是不能說的,沒有法可說才是真正的說法,講經說法只是應機說法的方便之說罷了,既然是「應機」那麼對甲所說的法與對乙所說的法是不同的,否則又豈能說是「應機」呢?剛才已經指出「機」字係指根機與時機等二義而言,也就是說講經說法之內容要看對方之「根機」與當時之「時機」來決定如何說,若見到低根器的眾生就要告訴他們放生、作法會、行善等「末法」,但若對於中根器的人,則要告訴他們三藏十二部經等「像法」,但是對於高根器的人則要請他們自己去悟出正法來,所謂「迷時師度,悟者自度」即是此意。
因此佛教徒千萬不要稱呼其他宗教是「外道」,也不要稱呼那些寺廟宮壇擺設佛像或是其教義內容涉及佛經的門派為「附佛外道」,事實上連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都不是真經,更不是正法,因為法法平等,所以不同的法其實皆是在度化不同悟性的眾生罷了,佛經就是在度佛教的信徒,聖經就是在度耶教的信徒,若他們都能悟出真理,那麼他們就不會沉迷在佛經與聖經這些「像法」裡面,因此所有宗教法門之信徒,唯有離開那些具有文字相與語言相之假經才能悟出真經,唯有離開放生、朝山、彌撒、禮拜、法會、濟世、救災、誦經、念佛、加持、灌頂、印心、浴佛、曬佛、繞佛、繞境、進香、安太歲、化煞、吃素、出家、朝覲、點戒疤、剃度、浸禮、受洗、點玄關竅…...等等的這些末法與經典教義那些像法才能悟出「正法」來,這些末法並不是當初悟道的古聖哲所傳世的,而是那些未悟道的開宗立派祖師自己創造出來的,因此沒有遠離末法是絕對悟不出正法的。
如果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他所說的這些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是真理的話,那麼釋迦牟尼佛顯然尚未悟出真理來,如果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他所說的這些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只是觀機逗教、應病予藥與契機說法的方便之說而非真理的話,那麼誤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些三藏十二部經之內容當成真理的那些活佛、上師、金剛上師、仁波切、上人、無上師、大師、法師、導師、喇嘛、尊者、禪師、祖師或大法師便是導誤後人無法悟出真理的「道」。
傳佛道教派沒上天的教化令,沒公正案台令。要受上天的道考,沒有通過上天的道考,開宗立派,死後到陰間地府審判。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