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
統籌: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
統籌: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

色彩感覺—把藝術品戴在身上

2021/10/15 04:14:17 網誌分類: 生活
15 Oct
          為學習新事物而去進修中大EMBA的Carroll Lee,連自己都意料不到,課程完成後她的轉變會這麼大。最終,她從一個酒店集團的高管人員,變身成為銅鑼灣眾多樓上小店的一名小老闆。

          小店地方雖小,但環境清幽,佈置高雅,感覺寬敞舒適;客人預約到來,坐在鬆軟的沙發,在鬧市裏的小樓一隅,享受遠離繁囂的閒適,安靜地等候貼心的服務,那種氛圍令人悠然暢快。窗外藍天白雲,室內溫馨明亮,午後的陽光從薄薄的紗簾透進來,映照着每張含笑的臉,這樣的景緻,是Carroll的創業夥伴——追求美的設計家規劃出來的。

          兩人拍檔各有所長而心有靈犀,她們對創業的理念很有默契,有相同的自我要求和生活品味,覺得要把這些品味帶給別人,包括店裏的員工、顧客,以及店外的大眾,這也就是對社會的一點貢獻。Carroll真正的想法是甚麼呢?她這樣開始話題:

          「以前做廚的只是一份辛苦操勞的工,一般以『廚房佬』稱謂,曾幾何時,『廚房佬』出色的廚藝令人讚賞,他們的專業技能受到尊重,逐漸改稱『廚師』,身份被認同,職業地位提升了;到今天『米芝蓮』評級影響全球餐飲業,星級廚師身價百倍,誰料到半個世紀的行業轉變,『廚房佬』也有摘星夢!」

          從做廚師講到做指甲,進入她的創業主題,選擇非本行而競爭劇烈的美容業的確令人費解,兩者有甚麼關係呢?原來有個引子。

          從前她和拍檔經常一起去修甲,長期光顧一家姊妹開的小店,非常欣賞她們的手藝。有一天小店經營不住要結束了,姊妹倆逼於復出找工作,這件事使她們感到難過,於是設想,如果開間公司,讓兩姊妹在一個安穩的工作環境中發揮所長,把好的人才放在好的環境中,技師和客人雙方都受惠。這個模糊的想法在腦海萌芽,開始時不着邊際,但經過認真的思考、探索、理解和設定,終於摸到門檻。

          美容和餐飲實在扯不上關係,Carroll是由「做廚的」想到「做甲的」,做指甲是一門專業,要幫年輕人建立自信,為他們設計專業形象,同時也給創作藝術帶來發展機會。「套用陳教授說的:做指甲不是做指甲。」美化指甲是一種創作藝術,應得到專業待遇。如果這個行業做得好,她相信總有一天會出現「米芝蓮現象」,「做指甲的」也可以摘星追夢。

          這也許是個遙遠的夢想,她深信,只要堅持理念,總會有人同行。肩承着這個使命,她努力學習做美容生意,很多時要翻開EMBA的筆記,重新咀嚼教授的經典論理,與她的實踐心得相照應。畢竟萬事起頭難,茫無頭緒中,幸得EMBA的同學圈和師兄Alan全力協助,為她解決成立公司的許多難題,二○一九年「Tinted. Nail & Lash Bar」開業了。

          從未接觸美容行業,一切從零開始。她認為一張白紙的好處,就是沒有行業包袱,不受業界現時狀況的羈絆,不受傳統框架的約束,自由建立新的可行法則。她的店不跟行業慣例,破例星期日不做生意,所有員工都有合理的作息時間,穩定的月薪,業績好的加倍獎勵,大家抱著共同目標一齊奮鬥。她聘請的都是高水平專業技師和畫師,為客人提供的不但是服務而是藝術創作;她要為員工以至業界開拓一個新視野,給客人帶來新的色彩感受——把藝術品戴在身上。當個人需求進而成為市場需求,美容業將有一番新氣象。

          Carroll堅持做事一個原則——從心出發。公司品牌命名「Tinted」,意思是有色彩的玻璃,希望每人都用一個新的視角去感受色彩,亦給大家一個新的角度去看美甲美容業,為人生添色彩,要從細微的指甲和睫毛做起。她認為每位美甲師都是畫師,在一片指甲的細小空間創造畫意,比畫家創作難度更大,她希望新的作業方式能起帶頭作用,為美容業員工創造個人價值,也為人類帶來更多價值,這才是真正的社會貢獻。(下)

        本欄由中大EMBA課程專訪成功機構,冀讀者能從中借鑑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撰文︰予倩

        統籌: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