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
統籌: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
統籌: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

全心全意,為兌現自己的承諾

2021/11/26 04:14:39 網誌分類: 生活
26 Nov
          Sunny查毅超從美國畢業回來,便加入家族生意,從生產塑膠家用品,發展到電子、五金、SMT貼片等,由零件到包裝箱整條生產鏈一手包辦,九十年代重點發展磅秤製造技術,成功開發各種醫療、工業、汽車等商用磅秤,成為世界前列的磅秤製造商,有磅秤大王美譽。

          第一代成功的生意,第二代不容易承傳,原因有二:其一是上一代不放手;其二是管理制度存在問題。時代不同,制度要變,舊員工配合新變革有一定難度。Sunny畢業前,曾在新蒲崗一家製衣廠電腦部工作半年,那是三千人的大廠,相對於自家只有六十人的細廠,規模有天淵之別,由此探索公司發展的問題所在。

          接管家族生意至今三十多年,Sunny有他的領悟,他強調改變要因應「時勢位」,一個計劃的決定,沒有絕對可否,要經過試驗才能下定論,他的方法是,從容易成功的輕微改變開始,每一次成功都增加一分自信,當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事務能夠成功改進,同事間便建立起信心,願意跟從你一起革新。

          大學唸工商管理的Sunny說自己是工業人,但很早就發展電子科技,他透過多次海外收購,掌握頂尖技術,成功開發科技產品,進軍世界市場。他認為自己沒有的人才和技術,可以從外地輸入,唯有政策是本地的,承諾是自己的,有承擔才有成功。

          二○○五年他選讀中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繼續未完的學業里程。離開學校十幾年再回到學校,怎樣適應學習生活?他數出兩件深刻難忘的事:一班五十人,二十人一組,同組的有IT公司高層、零售業二代傳人、政府官員、不同專業人士等,人人都有個身份。做project時,他告訴同學「要放低你的帽子」,只有放下職業的階級銜頭,回到學生身份,同學之間才能平等共處。二十個不同專業範疇的學生互通有無、互補不足,無論甚麼課題都有在行的人打頭陣。他記得那個年代香港熱門話題是「香港工業何去何從?」有關工業的課題自然落在他身上,經過同心協力完成一項作業,大家獲益良多。這班同學成為好友或戰友,一直緊密聯繫至今。

          另一件深刻難忘的事,是考試。「丟低書包十七年第一次考試,那一科考Corporate Finance,我坐在考場對着面前的試卷,雙手一直在發抖,五分鐘未能動筆。教授走過來站在旁邊看了一會,望望我的白卷,笑着說:"You’re doing good!”我也笑了,心裏十分感激,我很敬佩的這位老師,是個超級敏銳的人,他知道我緊張,故意逗我輕鬆。事實商學院很多教授都值得尊敬和感恩。」

          運籌帷幄的Sunny無論工作或讀書,都會全情投入,全心全意,為兌現自己的承諾。他的承諾實在也太多,尤其是二○○四年獲「青年工業家獎」之後,意氣風發,雄心勃勃,廣泛地開拓了西歐、東南亞和國內業務,他說那時年輕,想測試自己的實力和能耐。

          讀EMBA第一年,他首次出任公職,包括創新科技署、應科院、政協,又是商會成員,還要管理深圳幾千人的家族公司,但無論工作多忙,功課多繁重,他也要堅持完成,因為這是對自己的承諾。臨畢業那年,他開了自己人生第一間IT公司,成為中大科學諮詢委員會的顧問公司。讀書一鼓作氣,在未收到碩士畢業證書之前已報讀城大工程學博士班;博士課程未完,二○○九年他又在重慶建設大規模的廠房,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在工業界幾十年,他清楚知道,無論有多好的職員,有些事還是要自己上身,一輪衝鋒陷陣之後,他開始思考,有些工作是否可以放下呢?其後他開始收窄工作範圍,公職不減,卻縮減自己公司,把福田集團四千五百人逐批外判給幾家廠,只留下一千名員工。

          人生的節奏有快有慢,不可以長期繃緊,急進中要有緩衝。腳步放緩下來,他投入另一種玩意——風帆。藍天白雲下,有風平浪靜,也有風高浪急,正如人生的起伏很多時意料不及。操控海上的驚濤駭浪,不如他掌握企業的運籌帷幄,這是他另一階段學習的開始。撰文:予倩

        本欄由中大EMBA課程專訪成功機構,冀讀者能從中借鑑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統籌: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p/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