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重建大坑西新邨

2021/12/09 04:13:31 網誌分類: 經濟
09 Dec
          增加房屋供應是香港發展的重中之重,可以讓市民重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畢竟安居才可樂業。探索不同方法,增加房屋供應正是社會的當務之急。倘若在市區地段能夠增加新造房屋供應,更是刻不容緩。
  大坑西新邨位處石硤尾港鐵站上蓋,屬於黃金地段。其實重建計劃已經聽聞一段時間,但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影來」。據近期報道,最新建議的重建涉及3300個新住宅單位,當中1300個用於重置現有居民,另外2000個新增「首置」單位,則會惠及有需要的首次置業家庭。
可增2000「首置」單位
  這是一個好消息,可以為解決香港房屋供應問題添加助力。根據有關資料,重建後更可提供約5000平方米的商舖及15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方便居民購買日常家居用品及享受戶外休閒環境。同時重建後能釋出更多空間,用作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為石硤尾區內居民提供更便利的社福服務。
  政府於《施政報告》中引進市區重建局協助重建,並同意接受改變土地用途,作為「首置」用地,以增加大量可負擔資助出售房屋予本地家庭,是一個多贏安排。為了照顧大坑西新邨居民的需要,大坑西新邨業主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亦作出相應安排,例如特惠津貼、寬鬆回遷門檻及社工協助等。如果一切順利進行,預計明年遷出,最快2027年回遷。
  有報章報道指,部份大坑西新邨居民要求政府介入及提供公屋,強調「不要錢,只要屋」。但這個「插隊」安排有違公平原則,須知道現時一般公屋及非長者一人申請,分別為約153700宗及100800宗,平均輪候時間要5.9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3.8年。
  土地及房屋是香港珍貴的資源,一定要以符合大眾利益方式運用。今次大坑西新邨重建計劃平衡社會、社區、有意置業人士及居民需要。倘若計劃可以通過,將會對整個社會帶來好處。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陳民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