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佛教歷史真相8】

2021/12/28 08:42:37 網誌分類: 歷史真相
28 Dec

《善意》
我曾經在網絡裡見過一段新聞,有一位老先生,他只要看到有人亂丢菸蒂就會跑過去撿起来,并且递給那個人一張傳單,傳單上面寫著他的親身經歷。
他說,早幾年前一個晚上,他抽到一半的菸放在菸缸上,自己在上網没有留意的情况下,居然被四歲大的孩子拿去玩,還點燃了房間裡的床被燒起来引發火災,他左鄰右舍的房子都被燒光了,損失惨重,讓他一辈子都内疚,永遠無法彌補這次的過失,後来他發現即使再怎樣後悔也没有用,還不如把握自己在生之年,好好地勸導那些抽菸的人,不要讓自己一時疏忽而造成無可挽救的悲劇。没想到他因為這個(善意)的發心,結識了不少朋友。
我曾經迷失在佛教里20年,以前是抱著(大乘佛法)的觀念坐井觀天,自以為是。當一天,我發現原来在(大乘佛教)之前還有一段印度佛教歷史自己從来没有發現到的,如夢中驚醒,恍然大悟,可想而知,我們學佛首先要了解清楚印度佛教歷史是何等的重要,也是因為這個因緣使我感到非常後悔,原来自己這20年一直都在排斥,甚至毁謗著佛陀教義為小乘佛法,這種内疚與自責的情况下,我才會在網絡寫佛法,告知世人佛教歷史真相,希望能够彌補自己過去的錯誤,我并不是存心搬弄是非,我所寫的都可以在印度佛教歷史里查詢,如不属實,隨時可以推翻我的所說,我不求名、不求利,只想唤醒迷途中的佛教徒,不要浪费時間在學習非佛所說的教義,身為佛陀弟子,跟随佛陀的教誨才是正確的方向。
在這两個月我會寫得比較辛苦比較趕時間,原因,我希望能够在六月份把(原始佛法3 -印度佛教歷史介绍)這本書寫完,雖然是比較辛苦,但是當我想到只要有人是因為看了我寫的佛法文章而回歸佛陀教義,就算是不吃不眠也是值得,如果没有這樣的信念,恐怕寫出来的文章也無法真正達到唤醒眾生的效果。
其實,我們身在紅塵世間學佛,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勇敢面對人生各種挑戰與困境,無論身處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冷静的狀態,這才是佛法修行的關鍵。
當我們無法冷静心中充满煩惱時,不要强求煩惱離開或消失,因為煩惱是讓我們看清真相的動力。
當我們接受煩惱,看清煩惱的本質,我們就可以從煩惱的束縛裡解脫出来,在我們心裡煩惱仍然存在,但是煩惱已經不是煩惱,只是一種大腦運作的過程,這時,煩惱就完全没有它的威脅性質了,完全不起作用,不需要去壓抑或“煩惱”了。
《印度佛教歷史介绍》
(涅槃)。
(涅槃寂静)是三法印之一,涅槃譯自梵文,寂静也是,两者都表示佛教的理想境界。
當時,那些宗教家的理想與目的,不外追求安稳、安樂、幸福與不死。而理想的境界以(彼岸)来表示,它用来對應(此岸)充满各種苦惱,因此,從(此岸)……現實開始走到(彼岸)理想境界。通常在印度哲學叫做(解脫)。
那就是說,在此岸互相交纏,彼此瓜葛,從這一切束縛下解脫,之後到達彼岸,正是印度哲學和一般宗教的最高思想。尤其,印度的輪迴思想很濃厚,一定對於這些感受很逼切、很深刻。
這種最高境界被佛教(耆那教亦然)稱為(涅槃),另一個漢譯叫(泥洹)、也有例子指它是一種(鎮住動摇)、(讓它鎮静)的意思。
通常意謂(火焰熄滅)或(火焰消失狀態)。
佛陀入滅比喻涅槃如下列比喻:
不動摇的聖者,
安静地消失之際,
像一個讓心安住的人,
既不呼氣、也不吸氣了,
以畏縮的心耐住苦痛。
那顆心的解脫,就仿佛燈火的熄滅。
(四聖諦與八正道):
諦在梵文叫(沙多亞)、巴利文叫(桑賈)本来從(存在)這個動詞造成的,轉用作(真理)、(真實)。諦或真理也稱為(聖諦),即神聖的真理(由聖者彰顯的真理)四諦亦稱為四聖諦。
(1)苦諦:不僅指人生是苦,一切眾生皆苦也。
(2)集諦:本来是(苦集諦),因(集)與(生)的意思一樣。或者解作原因。意謂苦是怎樣生出来的?人生即苦的原因何在?彰顯這件事的真理也。
依據諸經的解說,完全来自于渴愛(欲望)。渴愛是指喉嚨發干的人極想喝水的狀態,所謂煩惱即是其中之一。
的確,人在許多情况下都會受到欲望的影响。渴愛常常被分為三種:
欲愛(感覺與情欲性的欲望),
有愛(要永續生存的欲望),
無有愛(要繼續生存的欲望)。
(3)滅道諦即是(苦滅諦),由上述的(集諦)獲悉苦的原因,於是,就要斷棄渴愛,讓心自由自在,進入最高理想的涅槃境界,也就是實現涅槃的真理。
(4)道諦即是(滅掉苦惱的道諦)。稱作現實的實踐活動,這可分成下列八種:
(1)正見:正確看法。如實看到,自己認識四諦。
(2)正思:正確思考。
(3)正語:正確言語。
(4)正業:正確行為、實踐。
(5)正命:正確生活。
(6)正精進:正確努力。
(7)正念:正確思念與注意力,心正確注視。
(8)正定:正確精神统一。冥想、禅定。
以上八項叫(八正道),等於佛教的實踐基础。
(中道):
佛陀在王子時期的生活快樂無比。出家之後,有過六年苦行的經驗,而那段苦行幾乎讓他喪命。他放棄了樂行與苦行生活,這叫做不苦不樂的中道。樂行是另一回事,苦行原来的目的在開悟,雖然當著開悟的手段,但是,這個手段不知不覺被人看作目的,佛陀依據自己的實際體驗而放棄樂行與苦行,而選擇了两者之間的中道。
世人往往選擇某種極端,因為這樣才容易全力去實踐。處在這條狹窄的極端中,企圖抹殺一切自己注意不到的东西。極簡單的價值判斷於是生焉,只有慢心與執著。這樣容易成為圖式性的東西(忽視人性)。例如:財富、名譽、權勢、意識形態等,以為靠它能解决一切,很牵强地企圖去解决一切。一旦遭遇挫折,發覺自己徹底失敗時,便走向另一種極端,與前者完全相反,即反其道而行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