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强
陳家强
陳家强

陳家强 - 正是機器的脈衝|科普空間

2022/06/17 04:12:52 網誌分類: 生活
17 Jun
        我是學科學的,但對科幻小說興趣不大,認真細讀過的只有兩本: Philip K Dick 的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和Stanislaw Lem的Solaris,是因為看了改編而成的電影後很感動,所以找來讀,前者是Ridley Scott的Blade Runner(1982),後者是Tarkovsky的Solaris(1972)。昨晚在Netflix看到 Love, Death' Robots第三季度的The Very Pulse of the Machine,感動得不得了,興奮過度睡不着,重看了兩遍後寫下這文。原來電影亦由小說改編,是Michael Swanwick寫的同名短篇。

故事內容:兩位女太空人Martha和拍檔Burton在木星的第三大衞星Io地面行動時出了意外,Burton死了,Martha把拍檔的軀體放到鐵板上打算拖回基地去,展開一段艱巨旅程。Martha左手受傷,為減少痛楚,她兩次為自己注射嗎啡,在藥物影響下出現幻覺,真亦假時假亦真,見四周的風景迷幻地變換,而死去的拍檔開始和她對話。原來,和她對話的不是拍檔,而是衛星Io借拍檔的聲音以無線電波和她溝通,它是一部機器,想了解Martha。後來,Martha在Io慫恿下,當氧氣快用盡時,縱身躍進一湖硫磺液體中,和Io溶為一體,她的驅幹沒有了,但意識得以保存,獲得永生,片末 Martha的意識甚至嘗試跟人類太空站聯絡。

電影只是十七分鐘長的動畫,卻裝載極豐富內涵,有科學(Triboelectric Effect), 有藝術 (迷幻風景變換的電腦特技), 亦有文學(Burton 喜歡詩,引用了詩人 Coleridge 和 Wordsworth,電影和小說的名稱正是 Wordsworth 的詩 She Was a Phantom of Delight 其中一行)。對我來說,最有意思的是電影引發思考人的意識、人的不朽和人跟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沒想過一套短短的卡通片觸及如此恢宏大度的命題,誰說電影已死?
陳家强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