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血液,真實的血液》——3
三、行星淪陷了?
天琴星人當時並沒有什麼防禦體系,他們成了蜥蜥族最便宜的目標,蜥蜥族也可被稱為Draco族。天琴人的故鄉被Draco帝國猛烈地攻擊,倖存下來的四散逃亡到銀河系的其他星球。這次對天琴座的戰爭餘波至今還能被科學家觀察到(1985年一篇報紙發表了一些科學家觀察到的一些繼續在擴散的衝擊餘波,來自銀河中心區域。他們認為這些殘餘的膨脹物質環可能有至少幾百萬年曆史,它的規模如此大,在完全消散前還在繼續向銀河的邊緣傳播。這些科學家說還無法解釋這個衝擊環的形成原因)。
天琴人逃到了獵戶座Orion,鯨魚座T星(Tau Ceti,近太陽恆星之一,距離太陽不到12光年),昴宿星團Pleiades,小犬座α星(即南河三Procyon,α、β、γ通常按照一個星座中亮度等級排序,不過有時例外,因此α表示最亮,Procyon也屬於近太陽恆星之一,距離大約11光年,由互相繞旋的Procyon A和白矮星Procyon B構成,幾乎大多恆星都是雙星系統),Antaries,半人馬座α星(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即是它,但事實上是個三星系統,由相互繞旋的A、B星和另外一顆更小的恆星Proxima組成,Proxima即比鄰星,距離太陽4.2光年),Barnard(一顆紅矮星,除了半人馬座α三星系統外,距離太陽第四近,不到6光年),大角(Arcturus,牧夫座α),以及其他幾十顆恆星,其中一顆就是Sun(即太陽)。
逃到太陽系的一群天琴人殖民了一顆叫做Mars(火星)的行星,那時還處於距太陽第三的位置。另一顆叫做Maldek的行星距離第四,上面同樣被天琴人建立了新的家園。
批註:半人馬座Alpha三恒星系統正是電影化身Avatar的發生地點,也許我們應該問問詹姆斯·卡梅(James Cameron)以了解更多的情況。在電影裡,半人馬座Alpha星A(α Centauri A)有一顆叫做Polyphemis的行星,直徑約為木星的兩倍。 Polyphemis有14顆衛星,其中一顆叫Pandora的衛星是電影裡這些Na’vi人的家鄉。
天琴星人金發藍眼,少數是紅頭髮和翠綠眼睛,在他們的社會里紅發被認為是特別的有著可以聯繫非物質世界的超感能力,因為這個原因,紅發的天琴人到了繁衍後代的年齡尤其被大家喜愛。因為他們的小孩也將繼承這些超能力的基因,所以這種婚姻需要得到特殊的許可。
這樣,紅發的同類事實上有他們獨立的社會區域以和其他金發的分別開,甚至還有自己獨特的子文化。蜥蜥族同樣渴望這些基因,因為那時蜥蜥們還不具有太多的心靈直覺能力。後來,每當蜥蜥來到一處天琴人的新家園星球,天琴人都被迫貢獻出一些紅發同類來取悅蜥蜥。最終這完全變成了某種祭奉魔鬼的犧牲儀式。
那時候地球是太陽第二顆行星,表面還幾乎全是海洋,只有很少一點陸地,唯一有智慧的生物是種沒有任何科技文明的兩棲種族,地球的大氣也幾乎是液態霧,環境並不適合類人族。
逃亡的天琴人後裔經過數代後重新發展出他們的新文明,但他們的基因朝著完全不一樣的方向顯化,因為在不同的星球上他們延續出不同的集體意識簇。那個時候,火星和Maldek和現在的地球環境比較近似——溫暖的氣候,富含氧的大氣圈。 Maldek的引力大過火星,與這樣的重力環境相適應,Maldek上的天琴人身體更加結實,意識裡更加好勝。小的衝突開始出現在雙方之間。火星富含資源,Maldek的居民希望得到更多的供應,火星人開始做好抵御准備。他們向天狼星A的一顆叫Khoom的行星尋求幫助,希望用一些防禦體係來保護火星不受進攻,為了抵禦兩種威脅:蜥蜥,和類人族鄰居。天狼星人在這個銀河系裡善於經營科技貿易,他們有最好的科技,甚至其中一些技術分享給蜥蜥。天狼星人於是幫助火星人在火星地表下建立了一套防禦機制。
火星是空心行星,包括地球和木星也是。行星由恆星噴射出的物質團聚形成,都擁有空心的內部。當融態物質團在恆星最開始的自旋過程中被拋出後,它逐漸冷卻。高速自轉的離心力不斷將流態和氣態的部分向外層推擠,形成“殼”之結構。由於被推擠到四周,中軸附近成為相對最薄的氣體出口,逐漸固化的殼壓迫內部高熱的氣流在兩極形成開口。剩下的融化的流態內核和高壓氣體被困在地殼內部,週期性地通過類似火山的形式釋放。
這樣的聯接點總是位於行星的19緯度線附近,比如地球上的夏威夷火山帶在19緯度,火星上最高的火山奧林匹斯山,19緯度;還有木星的大紅斑,19緯度!在火星上發現的天狼星人和天琴星人建造的紀念碑建築同樣融合了類似的行星幾何原理,可以解釋19緯度現象;吉薩高原的金字塔也運用了這些幾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