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雲
陳仲雲
陳仲雲

102) 主日分享(二)-自發性愛主

2023/03/05 17:28:36 網誌分類: 宗教
05 Mar

102) 主日分享(二)-自發性愛主

 

               05.03.2023

 

 https://blog.stheadline.com/article/detail/1121172/102-%E4%B8%BB%E6%97%A5%E5%88%86%E4%BA%AB-%E4%BA%8C-%E8%87%AA%E7%99%BC%E6%80%A7%E6%84%9B%E4%B8%BB-3-1-2021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假期,與女兒一起去行山,當行到半山,便與女兒商議一同努力上到山上,可是走不到五十步,她便想放棄上山的念頭,(五桂山),接著問可否回頭下山,我對她說:「今天爸爸不是在「軍訓」有需要回半山,或是努力上山,由妳來決定。

 

 

 

 

其後回到半山一處遊玩,在那裡玩了一會,有一班行山的人來了,其中帶著一隻可愛的小狗,他們沿著小徑上山。女兒看見便問,一起上山嗎?我反問,這樣上山,十分吃力的,但她很樂意和他們一起上山。就是這樣,跟著他們,不知行了多少個山頭。

 

 

 

是甚麼力量推使,令女兒行了這麼多個山頭呢?後來想起有兩個很有鼓勵性的理論:(一)(Deci&Ryan,1980)「自發動機」。(二)米加爾(Walter Mischel)的「目標導向的自發式延遲滿足」。(一)「自發動機」當行動由外控變為內發時,人便有自我激勵的能力。研究顯示:當一個人的行為是自發而非外控的,他的工作便較具有創意,思考也較有彈性。他會對問題作更深入的思考,對工作成果也有較大的滿足感。

 

 

 

女兒沒有外在的獎賞,但因有著喜愛小狗的天性,自主地內發了行動,從行動中取得樂趣和滿足感。(二)「延遲滿足」因著面前的目標,推使有能力克制享受的需要,勝過面前的困難,為要得著完成目標的力量。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人之正常心態,女兒上山不久,感到吃力,便想停止,可是後來有一個明確目標(小狗),便能抑制上山的辛苦,為要跟著小狗一同行‧最終便走到目標(上了多個山頭)。

 

 

 

假若我們在愛主的事上,能夠於內在產生一種「自發性」的力量‧對於愛主的心,便會大大提升了。比方說:返聚會,當主日要起床的時候,因昨晚十分疲倦,心裡真渴想再睡多15分鐘才起來,但心想返擘餅聚會遲到的機會便大大提高了。如果想到能與主會面,自發性力量推使自己沒有睡下去,反而提醒,下一個主日可以早多5分鐘起床,這樣便能早5分鐘到達教會,有安靜時間預備來敬拜神,這時再不需要長老報告,提醒大家返聚會不要遲到,(註一),因這樣只能做到外在壓力。而不遲到只是一種責任,不是因渴慕有機會與肢體一同親近神而作出的表現。

 

 

 

謮聖經,要做到對聖經有埋首功深的態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需要有很大恆心和努力,但是明白對聖經真理不熟練,就不易分辨好歹,別人提出似是而非的道理也不知,,因著明白這個原因,產生自發性追求更多認識真理,便能從內心產生力量,去專心研究聖經了。

 

 

 

靈修,每天這麼忙碌,怎樣安靜心靈,還要看著沉悶的聖經。清晨睡意還未過,晚上拖著疲勞的身軀。可是想到主的愛,便能產生自發力量,明白屬靈的能量,要連於葡萄樹,離了衪就不能作甚麼。每天抽出寶貴的時間,靜默於主前,思念主的恩典。

 

 

 

今天,我們可以放很多心思在兒女身上,在事業上,在愛侶上,同樣地,更要放多心思,令自己產生自發性的力量愛主,就大得益處了。耶路撒冷的眾女子阿,我指著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囑咐你們,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歌3:5)

 

 

 

 

.註一:當在容易遵行的事情上,也與主斤斤計較,便可以知道,其實自己愛主有多深。

 

 

 

(後記):人因著自己需要或困難,推使去倚靠主和親近神,而不是自發性渴慕神,這還是一種低層次的信心和動力。

 

編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