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我的喜馬拉雅山之行

2023/05/15 08:56:39 網誌分類: 耶穌在印度
15 May

1973年,一份德國大型周刊刊登了一篇關於一位印度教授的短訊。這位教授極其嚴肅地指出,有人在印度找到了耶穌的墓地。除了文字報導外,周刊還刊登了幾幅清晰的照片。這位教授斷言,耶穌不僅在印度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而且還在被釘在十字架上之後倖免於死,不久又回到印度當了云遊僧,直到進入高齡才在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逝世,並被安葬在那裡。
這真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看法。數以千計的辱罵信件和措辭強烈的抗議象雪片似地飛向敢於發表這種看法的那家雜誌的編輯部。但也有一些信件帶來了開明人士的關注和詢問。他們認為,耶穌由童貞女所生,死後復活和肉體升天的說法不過是虔誠的童話。
編輯部至今仍收到詢問這篇報導的信件,但無法給予滿意的回复,因為數以萬計的有關耶穌的書籍均不曾提到他到過印度。懷疑論者均不曾研究過耶穌究竟葬在何處的問題,但所謂耶穌在被釘在十字架上後,肉體直接化為空氣,即聖經所說的“升天”的說法,仍然不可想像。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聽了教授們就有關耶穌這個歷史人物所作的浮淺的、支吾其的回答後,便決心在宗教課教師的學業結束後,親自到印度去,進行獨立的考察。因此,我於1979年春季經由埃及飛往印度,從孟買乘火車、汽車抵達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達蘭薩拉。達賴喇嘛於1959年自中國西藏逃亡出來後,就住在這裡。我想得到一封給赫​​米斯寺院長老的介紹信,以便我能在該寺院看到諾托維奇在將近100年前發現的那些經文。我等了4天才受到達賴喇嘛的接見。終於,我如願以償。介紹信上有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簽名。於是,我來到克什米爾,並聽說,幾天之後,赫米斯寺院開始進行諾托維奇也曾熱情洋溢地介紹過的著名的跳神表演。這種表演被稱為“跳神節”,是為祭祀佛教祖師和先知蓮華生,於每年藏歷5月9日至11日舉行的宗教活動。
今天,人們可以較舒適地乘兩天汽車穿越喜馬拉雅山,到達拉達克首府城。當我來到赫米斯寺院時,那裡正在舉行祭祀活動。參加的人很多。儘管這個地區在5年前才對外開放,人們已經可以見到許多西方旅遊者。我不想在這種熱鬧氣氛中提出我的請求,於是便返回列城。 3個星期之後,我又來到赫米斯寺院。它是拉達克最大的、最富有的和最重要的寺院。“赫米斯”源於達爾迪語“Hem”或“Hea”(梵語:Hima即雪,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結論:在西藏史前期,就有人在這里居住。
耐心和毅力是重要的美德,是考驗陌生人的主要手段。所以,人們不太注意我。於是,我便走進廚房,坐到喇嘛們的身邊,一邊喝著帶鹹味的奶茶,一邊聽候召見。這間光線暗淡的廚房像一座中世紀的煉丹房。傍晚時分,一個表情安祥的喇嘛領我走進一間小臥室。以後幾天,我就可以隨便走動了。我穿過昏暗的甬道,在寺院裡較長時間地散步。當我覺得餓了時,又回到廚房去找我的朋友們。第四天早晨,一位年輕的紮巴來到我的斗室,示意我跟他走。我隨他穿過昏暗的甬道,爬上陡立的木台階,來到寺院里地勢較高的地方。我事前從未到過這個地方。最後,我們來到寺院的最高處。在這間最高的廳堂前,有一個寬敞的平台,屋簷下擺了一張大桌子,周圍坐著幾個喇嘛。桌子後面坐著一位令人敬重的中年喇嘛。他用幾乎不帶口音的英語對我講話。他名叫那旺澤仁,是活佛的秘書兼譯員。他向我解釋道,活佛頓澤·林波查已得知我的請求,現在想同我談談話。
在我等候接見時,我從那旺澤仁處了解到赫米斯原來的活佛同時又是西藏朵克柏·卡吉玉帕教派的領袖。 1959年,這位活佛在家鄉西藏進修,但未能獲准離開西藏,原因是他堅持要把父母一起帶來。
經過15年查無音信的隔絕狀態之後,寺院宣布前任活佛已經逝世,同時開始尋找他的轉世靈童。 6年之後,寺院在達爾胡西找到一個兩歲的男孩。 1975年,這個男孩滿12歲時,隆重就職,取名為德魯格帕·林波查。年長的頓澤·林波查擔任他的老師,利用他就職前的時間,對他進行速成培訓教育。
喇嘛中間有一個30歲左右的大個子引起我的注意。他肯定不是西藏人,因為他有一張西方人的面孔。這個年輕人是澳大利亞人,在赫米斯寺院已經呆了好幾年,能講流利的藏語。他表示對我所進行的研究工作感興趣。當我終於受到接見時,這位澳大利亞人陪我進去,並給我翻譯活佛的話,因為這位活佛只會講藏語。我們走進一間裝飾華麗的低矮房間。在一個不大的寶座上,盤腿坐著一位尊貴的長者。在他面前的一張小茶几上放著一隻考究的銀茶碗。我雙手合十,向他鞠躬。他讓我坐在他面前的一塊地毯上。一雙警覺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向我微笑。他那留著白色絡腮鬍子的面龐上的每一條皺紋都放射出慈祥和智慧之光。我讓他看了我的介紹信,並且試圖向他說明這些經文對整個基督教會產生什麼重要影響。這位賢明的喇嘛帶著同情的微笑告訴我,在我打算使全世界改變信仰之前,應當首先找到真理。當時,我還不理解他說的話。那位澳大利亞人在翻譯喇嘛的話時打了折扣。最後,長者還是告訴我,人們已經尋找過一次我所說的經文,但是沒有找到。
這個消息對我來說,有如晴天霹靂。我感到有些困惑,便沮喪地向他告辭。喇嘛所說的情況可能意味著,這座偏僻的寺院還想將這個秘密保守許多年。
後來,我終於獲悉,列城的一座“摩拉維亞教派”的傳教站珍藏了傳教士兼西藏研究學者A·H·弗朗克博士於上個世紀寫的一本日記。他在日記中提到赫米斯有上述經文。
亨利埃特·梅里克夫人於1931年出版的一本題為《在世界屋脊的小屋裡》的書中也證實有這些經文。
我返回列城後,馬上去拜訪“摩拉維亞教派”的傳教站。該站係由德國亨胡特兄弟會於1885年設立的。
早在1885年之前,就曾有熱心的基督教傳教士到過西藏。自十四世紀以來,不斷有嘉布遣小兄弟會的托缽僧來到拉薩,企圖使西藏人改信基督教。這是一種毫無成效的冒險。當他們向西藏人講述基督為了拯救人類而被釘在十字架上,並且最後終於復活了時,西藏人覺得這個故事理所當然,並且還激動地說:“這就是他啊!
度誠的佛教徒深信,基督是蓮華生的化身,是同一個人。因此,傳教士們最後不得不放棄使西藏人改變信仰的計劃。其原因不是他們遇到了抵制。恰恰相反,因為在西藏人看來,他們的教義證明了釋迦牟尼、蓮華生和其他佛教祖師所宣布的教義。目前在拉達克全體居民中只有185名基​​督教徒。
拉祖神甫是基督教傳教士的首領,原籍中國西藏。他熱情地接待了我。在用茶點時,我了解了這個傳教站的一些歷史情況。我拜訪他的目的是想要看到那本日記,但是拉祖神-甫無法拿給我看, 因為這本日記在三四年前神秘地失踪了。在此期間,有一個蘇黎士的“摩拉維亞教派"代表團訪問列城。此外,著名的弗朗克博士的孫子在這座房子裡住了一段時間。'和藹可親的神甫也無法解釋這本日記失踪的原因。
但他還能記得,斯利那加一位名叫哈斯奈因的教授在許多年前曾將經文中的有關部分拍成了照片。《明星》雜誌記者於1973年得到的信息就是這位教授提供的。
我在市圖書館和鄰近的藏民村落査格拉姆薩爾圖書館査問失踪的日記本,但是沒有結果。於是,我決定結束我在“月亮國”拉達克的逗留,回到克什米爾的、天堂般的“幸福谷地”。當我到達穆爾貝赫村時,看見了一尊離刻在懸崖箱壁上的高達12米的彌勒浮雕象。他是釋迦牟尼所預言的救世主一未來佛。從發音來看,彌勒的名字與阿拉密阿語的“彌賽亞”相近。猶太人至今仍期望救世主彌賽亞會到來。
人們稱克什米爾為次大陸的瑞士,原因在於它擁有肥沃的谷地、大面積的平湖和清澈的溪水。這個被青翠的山巒環抱著的地方位於“世界屋脊”腳下。這是一個人間樂園。自古以來,這塊土地就吸引著自然條件較差的地區的居民,尤其在克什米爾的金色年代裡更是如此。來自世界各地的香客進入綠色谷地,為了向聞名遐邇的學者學習喬答摩佛的教義。
克什米爾成了大乘佛教的中心,是傳播人類最高智慧的場所。然而,現在所見到的只是伊斯蘭教的烽火台,往日的寺院和苦行僧的教義僅留下一片遺跡。
儘管斯利那加四郊一派田園景色,但這是一座熱鬧的大城市,人來人往,商業繁榮。這座城市位於寬闊的達爾湖左岸(達爾意即透鏡),周圍分佈著幾個湖泊。無數條運河縱橫交錯地貫穿城區。因此,斯利那加具備東方威尼斯的某種特徵。很多居民以船為家。船隻一條接一條地停靠在老城運河上、湖邊或在“浮動花園”之間。船隻因船主的貧富地位不同而各不相同。有的船隻體小簡陋,有的雕琢精美,備有一切舒適的現代化設備,是豪華的浮動宮殿。我在城外小湖上一艘較舊但很漂亮的小船上找到了供應膳食的住處。
將在這裡住上3個月。我從這裡乘坐帶篷的出租小船,可以到城市的任何地方去,許多商販划船銷售各種生活用品。甚至還有一個小型浮動郵局,每天巡迴服務。這樣一個樂園式的地方,確實令人嚮往。許多歐洲人和美國人曾在這裡住過很長時間。其中有的人為了學習梵文,有的人只是為了領略這種舉世無雙的風情。從這裡出發,我只消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克什米爾的現代化大學。我要在那裡度過很長時間,因為我多次聽說過的哈斯奈因教授就在這所大學任教。他就是我在斯利那加最感興趣的人物。
哈斯奈因教授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印度學和考古學博士)。他寫過好兒部書,在日本和美國任客座教授,擔任“克什米爾佛學研究中心”的主任,並且是芝加哥人類學國際學會的會員。此外,他還管理克什米爾的各個博物館、陳列館和檔案館,因為他在克什米爾文化部兼職。我同許多印度人一起在他的辦公室的前廳等候接見。當我講明來意後,他就激動地談起他的研究成果,並且請其餘候見的人明天再來。我們興致勃勃地談了幾個小時。下班後,他還邀請我以後到他家裡去作客。他雖然身居高位,但仍是一位謙遜,和諧和令人喜愛的人。
在與他交往的過程中,我得知他在過去 25 年中所發現的有關耶穌在印度的一切情況。然而,如果離開有關耶穌生平的最新研究成果,那麼所有這些歷史事實、出土文物、內在聯繫和佐證就沒有什麼重要意義,而只能是無法理解的、荒謬的假設。只有在科學的基礎上為研究這位教授的發現做些堅實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解釋下述各點可否成立:
1.耶穌年輕時,確實能夠來到印度;
2. 耶穌雖被釘上十字架,但卻倖免於難,而且他的肉體並未“升天”;
3.耶穌又回到印度,並且活到高齡,最後死在斯利那加。
如果不進行這些準備工作,那麼每一個受過基督教教育的人都會對耶穌曾在印度生活一事嗤之以鼻或付之一笑。人們不可能輕易戰勝長達2000年之久的、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不過,一個故事終究不會因為流傳了2000年,就肯定是真理。
耶穌在印度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