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程淑儀
馮程淑儀
馮程淑儀

馮程淑儀 - 亞洲文物和藝術品修復中心(下)|WestK留聲機

2023/12/28 03:05:09 網誌分類: 生活
28 Dec
        

正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大受歡迎。當大家細心欣賞包括「紅衣男孩」等52幅驚世名作的同時,有否留意設於展廳出口的展廊?展廊展出該館文保專家對畫作的研究,利用先進科技還原數百年前一眾大師在畫布上揮筆,重現繪畫鉅作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原來五彩斑斕的顏料是從不同礦物,甚至昆蟲提取的色素!

近年,個別大專院校邀請我們一同探討如何為文藝產業的長遠發展培育人才。我認為未來大專院校可針對更專門、香港一直缺乏的工種設計課程,例如跨學科的文物和藝術品修復,結合文理科包括化學、歷史、藝術或考古等教研資源,提供國際認可的綜合課程。

大家或會問,這些畢業生日後可找到工作嗎?正如我曾接受訪問提到,單是西九文化區兩間博物館已極需要這些本地人才。獲歐美公認為亞洲區最重要修復當代藝術品的機構M+,其約20人的修復團隊管理逾6萬件藏品和檔案,不時與本地及海外大學合作,例如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曾參與「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特別展覽的籌備工作。M+希望招聘有機材料分析、數據科學等方面的專家,亦希望聚焦可持續發展項目,探討氣候和環境變化如何影響文物和藝術品的穩定性。

香港故宮館現時由五名文物修復專家負責維護和修復其逾千件館藏。現時該館透過定期舉辦工作坊,讓中小學生親睹專家修復書畫、紡織品等藏品。該館的目標是從小做起提升保育文物的意識,下一步希望設立能走訪全港學校的「流動文物醫院」,提供多媒體互動遊戲等教育活動。兩間博物館都是畢業生最佳的實習平台,也是學生銜接世界頂尖研究生保育培訓課程的橋樑。

本月中成功舉辦的「承前啟後──中國古代藝術保護國際研討會,有超過40位來自海外和內地的文物修復專家參與和分享,讓我更有信心推動西九文化區成為亞洲首個藝術保育研究、培訓及教育中心,既可為年輕人提供多元和廣闊的出路,亦能彰顯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

西九CEO,自2009年起與文化藝術行政結緣。借報章一角,與讀者娓娓道來精彩紛陳的西九故事,希望留下動人的藝文點滴。

馮程淑儀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