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政 救 市?

2008/10/18 05:34:55 網誌分類: 東尼日誌
18 Oct

10月13日星期一,這一天充滿不祥之兆。打工仔最痛恨星期一;不過如果某一天政府立例廢除了星期一,那麼星期二就會變成星期一,壓力有增無減。如此類推,不如再取消星期三、四、五,乾脆只要週六和週日吧。問題出來了:你的老闆還會聘用你幹嗎?沒有了星期一二三四五,你還靠甚麼吃飯?

再講些題外話。對英語國家來說「13」是個不祥數字,而香港人則對「4」字避之則吉;甚至有些只有9層樓的大廈,會刻意剔除4字樓而令大廈看起來有10 層,顯得十全十美嘛。說英語的老外會把13號星期五視為不祥日子;可是,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星期五」那就實在太可惜了,因為星期五翌日就是週末假期。星期五的優點從英文諺語「TGIF」就可見一斑,「TGIF」全寫就是「thank God its Friday」(感謝上帝,今天是星期五),意即大家都很喜歡星期五 - 以及隨之而來的週末。

言歸正傳。環球金融市場如排山倒海般塌下,壞消息日日新鮮出爐,這種日子已經持續了接近一年之久。危機爆發一週年紀念還未到,恒生指數已經重挫超過五成,樓市的情況雖然不及股市般惡劣,但同樣也錄得相當跌幅。各種指標數據都顯示樓價會進一步下跌,但與股市不同的,乃樓價下挫不是因為賣家恐慌,而是因為市場上缺乏買家。

到底樓市的理論可否套用在股市身上?過去三年來有大量巨無霸公司在香港上市而令港股成交量激增,相較之下近來的成交量其實很淡靜。根據雅虎(Yahoo)的股價圖,最近兩個月的股市成交其實只及2007年般那麼多,現時的成交比去年大為減少。

華富財經的股價圖時間似乎不夠長,而且不會顯示成交量;現在請大家來看看雅虎提供的恒生指數圖。由於這張圖以對數方式繪製,因此便於和1998年的股災比較。一比之下,98年的恒指由14,800點跌至7,200點,而今次股災則由31,300點跌至14,800點,兩次的跌幅相若。不過如果你單憑這點就斷言熊市會在一夜之間結束,那又未免太不設實際了。

我不太相信今天會成為市場的轉逆點。上星期五收市時,市場仍然充斥著疑慮、不安,投資者仍然猶豫不決。如果G7國家的部長達成了某些有用的決議案,也許投資者會稍稍感到欣慰,否則只會令局面亂上加亂而已;與其盼望有神跡出現來收拾殘局,倒不如順其自然,讓受傷的金融市場自行痊癒好了。

1930年代政府成立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貸美(Freddie Mac),可能正是結束大蕭條的重要催化劑。兩間企業的誕生,令美國的樓市成功越過低谷(當時樓市是美國經濟的核心部份),也是總統羅斯福(President Roosevelt)推行「新政」(New Deal)的重要元素。如今保爾森(Hank Paulson)更快刀斬亂麻,用7,000億美元買下一大堆不良按竭資產,實際功效與當年羅斯福成立兩房如出一轍。當年共和黨對兩房劣評如潮,但幸好兩間企業都一直存活下來- 直到最近被布殊政府瓦解為止。

兩房的死因之一,就是管理層為了賺取高額花紅而變得過份進取;如果他們一直都維持其原來的功能,兩房也許有機會生存下去吧。看來現在保爾森希望再造一隻像兩房一樣的怪物- 日光之下豈有新事?

今天的局面和1930年代的情況有不少類同之處。如果美國政府要治好當今問題的根源,30年代的對策確有很多值得借鑑之處。不過,當時的新政飽受共和黨的評擊,而現在保爾森救市方案的在原理上卻照辦煮碗。幸好現在的國會比以前有更多民主黨員,也許要求改革和現代化的聲音會得到落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