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 - 揭露疫苗問題 - 29112008
2008/11/26 21:38:58
網誌分類:
時事
「無論生病或健康,私人企業永遠把利潤擺在第一位,現代醫學雖然功不可沒,但是企業如果過度扭曲,把藥罐子摔得支離破碎,一般人就必須付出龐大的代價。......」 --- 公共健康及社區醫學教授 - 史蒂芬.李德 (藥你生病 – 藥廠製造疾病的真相 – Selling Sickness : How Drug Companies Are Turning Us All Into Patients)
以下摘自:黃偉德自然醫學中心 - 12112008
http://ardenwong.com/blog/archives/501
為甚麼要注射疫苗?
(本星期六 11月22日晚上七時,無線電視 新聞透視將播出疫苗專題,會訪問我和一個不打針的家庭,值得大家一看。 以下是我為綠田園 稻草人雜誌撰寫的專欄文章。)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前首席疫苗監控官、病毒研究專家
Dr J. Anthony Morris:
「有豐富證據表示,兒童疫苗是弊多於利。」
「沒有證據發現,流感疫苗發展至今,有任何效用預防或紓減流感。生產商知道那些疫苗毫無價值,但他們仍然繼續去銷售疫苗。」
「有豐富證據表示,兒童疫苗是弊多於利。」
「沒有證據發現,流感疫苗發展至今,有任何效用預防或紓減流感。生產商知道那些疫苗毫無價值,但他們仍然繼續去銷售疫苗。」
又是政府、西醫苦口婆心叫大家打流應疫苗的時候,總叫我憂心又氣結。 市民又誠惶誠恐去打針了。但究竟他們打了進去的是甚麼?
疫苗針的典型成份有:水銀、鋁、甲醛、酚、抗生素、乙二醇、滅活病菌�𨺬f毒,一堆平常我們都不可能會想吃的東西。為甚麼醫生會叫我們把這堆東西打到血液裡面? 更尤其是老弱幼少?
人體正常感染疾病,是經過呼吸道(鼻腔、喉嚨、氣管、肺),或胃腸道(口腔、食道、肺、腸),沒有是經過注射直接入血的。
正常情況下受感染,免疫蛋白A 是這一線防禦系統,完成任務就可以恢復正常。但疫苗注射把滅活的病菌或病毒,為怕效力不夠而加上的免疫助劑和防腐劑 (水銀、鋁、酚、甲醛、抗生素、乙二醇等) 注射到血液裡,卻會永久地留在身體組織內,持續使腦部的免疫系統持續處於緊張狀態、釋放游離基,持續的破壞腦組織,造成語言障礙、行為異常、思維障礙、性情變化。同時,腦袋以外的正常免疫功能則下降了。
當我看到兒童病患,知道他們甚少發燒時,是絕不是好事。因為,他們的免疫機功欠佳,遇到病菌或病毒也不懂反擊。不會發燒者,取而代之,輕者是長期易患鼻敏感、中耳炎、濕疹、哮喘,更重者是難以專注、性情暴躁難以自控,甚至是自閉或發展遲緩。疫苗注射後沒有發燒或任何反應,更常是不祥之兆,免疫機能已不懂反應。
腦神經專家發現,疫苗注射中的成份,會通過血腦屏障,破壞腦袋,使腦袋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釋放游離基,破壞腦組織。疫苗注射談跟自閉症、專注力缺乏症、過度活躍症、發展遲緩的關連,是近年世界各地父母、醫學非常關注的課題。免疫學家Dr Hugh Fudenberg 發現,連續五年注射流感疫苗的成年人,患老年癡呆症的機會上升十倍,指與疫苗中的水銀、鋁有關,增加腦部的刺激神經毒素 (excitotoxin)。
美國政府有疫苗不良反應匯報系統 (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 System),網站上記錄了十多年來的記錄。稍花點時到網上找找,採用vaccination risks, vaccination dangers, immunization awareness, immunization adverse reactions 等字搜尋,即可見到大量的討論。時至今日,政府還愚昧的以為市民只會盲信政府和醫生,以為疫苗注射的風險,就只是紅腫、輕微發燒而已,更嚴重的免疫力下降、自閉、發展遲緩、腦創傷等,何以本地醫生卻鮮有提及?
有人會問:現代人的傳染病,不是由發明疫苗而大降嗎? 英國科學協進會指出1850-1940年間,英國的兒童疾病下降了90%,同期社會及個人衛生習慣改善為主因,而強制性疫苗計劃尚未出現。美國於 1911~35年間,四大致命的兒童傳染病為白喉、百日咳、麻疹、猩紅熱,至1945年時,死亡率已下降95%,早於大規模疫苗注射措施出現。 大規模疫苗計劃施行以後,這些傳染病的下降率並沒有增加。
皇帝的新衣:原來疫苗注射預防疾病之說法,從來沒有得到驗証。
醫學史家的共識:所有傳染病都有自然周期的上升與下降,社會環境衛生改善 (排污設施、個人衛生等),加上食物營養充足體質進步,才是現代社會的傳染病下降的主因,主要疾病類型由傳染病轉變到各類慢性病、退化性疾病。現代醫藥和疫苗,對人類健康沒有甚麼貢獻。
事實上,幼兒、長者,原來免疫力弱的,正是最不堪疫苗創傷的,他們最易產生強烈不良反應。
大家要真正的預防疾病,還是回歸健康的基本元素:自然的飲食和水,充足的陽光、運動和休息的平衡、新鮮的空氣,還有正向、樂觀的心靈。
每當大家逛藥房、健康食品店、超市,不難看到各式藥片、藥水,報張雜誌上則充滿疾病的介紹,藥廠會不停地找尋你需要接受疫苗去預防的疾病,政府、公共衛生節目會詳列種種疾病的症狀詳情,各類醫藥廣告的槍林彈雨,都是集體的疾病催眠,製造恐懼,使意志軟弱者不難去真正病倒。
由心靈的觀點,真正的預防,是信任自己的身體,深信自己的健康。
(本文將載於 綠田園基金《稻草人》雜誌)
參考:
Australian Vaccination Network
Vaccination Risk Awareness Network (Canada)
Whale Vaccine Website (US)
Australian Vaccination Network
Vaccination Risk Awareness Network (Canada)
Whale Vaccine Website (US)
相關拙作:
順勢療法治流感疫潮曾建奇功
(疫苗專題延至下周六 29/11 播放
順勢療法治流感疫潮曾建奇功
剛收到無線電親《 新聞透視》記者來電,因需讓路陳水扁專題,原定疫苗專題順延至下周六, 十一月廿九日 ,晚上七時播放。多謝大家捧場。)
太遲了!
剛剛才帶『化骨龍』打了一針添!
這麼看來還有一針都不知打還是不打了?
反觀我已捐血45次了,打針已慣了!
我都唔鍾意打針.
你隻手點呀?
CANDY, 小弟必抽空收看一下
Candy~都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少的食藥啦!
我們全家都沒打流感針,
(1)不喜歡打針
(2)自身的抵抗力還可應付
(3)不想花錢
星期六真係要睇睇~
即係打好定唔打好, 好煩惱!
Candy,早晨,
"真正的預防疾病,還是回歸健康的基本元素:自然的飲食和水,充足的陽光、運動和休息的平衡、新鮮的空氣,還有正向、樂觀的心靈。"~~Kenny agree, 感謝分享。
Candy, Good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