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含鈣量達牛奶的18倍
同重量的黑芝麻,含鈣量達牛奶的十八倍
根據美國醫學單位統計,美國六十五歲以上的婦女, 每四人中有一人已喪失百分之五十的骨骼密度。
骨頭退化的年齡層已明顯愈來愈降低, 二十歲∼三十歲常見腰酸背痛; 四十歲∼五十歲就出現五十肩、下背痛; 六十歲以上則彎腰駝背,舉步維艱。
不錯,骨質疏鬆症已成為現代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婦女,骨骼中礦物質的流失速度更為驚人, 若不能及時防治,隨之而來的就是長期背痛、動輒骨折、 個子越來越矮、背越來越駝,這時脆弱的脊椎已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
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是鈣質流失,而喝汽水、可樂〈含「磷酸」很高, 會把鈣吸走形成磷酸鈣,排出體外〉、吃垃圾食物、過量的鹽也是致病因素。
醫師通常會告訴病人錯誤資訊,預防骨質疏鬆, 須從補充鈣質、適度運動、多曬太陽、控制飲食著手。 對於鈣質的補充,很多報章雜誌都大力鼓吹── 每天喝三大杯牛奶,更誇張的,有些還建議小孩把牛奶當開水喝。
牛奶的含鈣量有多少? 一百公克的牛奶含鈣一百一十毫克,! 而同重量的黑芝麻,含鈣量達牛奶的十八倍,海帶芽是十二倍, 苜蓿芽三倍,黑豆、芥蘭、莧菜、紫菜、豆皮等,鈣含量也比牛奶多得多。
美國、芬蘭、瑞典及英國人骨質疏鬆最普遍,反而落後貧窮的非洲班圖人婦女,每天只攝取三百五十毫克的鈣,她們平均生九個孩子,
每個小孩餵母奶二年,卻從來沒有缺鈣的現象, 骨骼密度遠高過富裕的已開發國家人民。這是什麼原因?
現在的醫學界已漸漸證明,過多的蛋白質(肉類產生"酸")會把鈣帶出體外,
也就是說,攝取的蛋白質愈多,流失的鈣也愈多。 牛奶、酸乳酪、奶酪等製品,蛋白質含量很高, 這些食物所含的高量蛋白質毫不留情地把鈣驅逐出境。
愛斯基摩人的飲食中,蛋白質含量居全世界冠軍,
一天約二百五十公克到四百公克,取自魚、海象及鯨魚等,可是很不幸地,他們患骨質疏鬆症的比率也排名世界第一。
|
我成日飲芝麻豆奶嫁~
我聽別人說,中國人能吸收牛奶中的鈣比美國人少很多。
即係要常吃芝麻糊啦! 特別係女人啊!
烘焗後的黑芝麻是我的最愛呢~
Candy, Good Ev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