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施黃入廚孖寶
2008/12/27 14:25:06
網誌分類:
寫作
某一天到友人家中吃飯,由伯母負責炒菜,第一碟清炒椰菜上檯,放入口便覺得味道有異。平素清炒椰菜,落蒜頭薑和鹽,炒出來已引出椰菜的清甜,但這碟椰菜特別香,便問伯母是否下了麻油,伯母笑嘻嘻的說:「阿蘇咁炒,我於是亦咁炒!」
蘇施黃的節目影響力不容小覷,她介紹某一檔的食品或海鮮,第二天便會賣斷市,而她介紹的煮法,跟隨的信眾亦大不乏人。炒菜落麻油,是她慣了手勢,於是尋常百姓家的家常便飯便瀰漫著麻油香。
朋友說,看阿蘇煮餸,發現她無論甚麼菜式,都喜歡落麻油,而且份量很多,除了麻油,豉油亦從來不缺,總之跟阿蘇煮飯,這兩樽入廚孖寶必不可少。各人有各人口味,與人無尤,信阿蘇,當然應該包括她的口味,無得非議。
我血氣方剛之年,對清淡之物了無興趣,喜歡吃味道濃重的食物,自己下廚做雞翼,明知雞翼本身已有雞油,但仍有大量麻油腌製,然後加李派林喼汁胡椒粉生抽老抽和糖,最後還加一匙蝦醬,自冠上「KK雞翼」之名,味道之複雜和強勁,無出其右。
即使簡單如煮一個出前一丁,也覺得附送的一小包麻油不夠喉,必然拿出自購的極品麻油,倒多一兩倍份量,當時認為這樣的一碗丁麵才香到滿瀉。從前倒油如倒水,永不覺得膩,結果幾個月便要買一樽。
然而,最近發現家中那樽貴價麻油,好像久久都用不完,我終於明白,近年我追求的依然是味道,但卻側重食材本身的真味,而調味料則盡量只作輔助之用,把食物的原味引出來而已。
米羔,
多謝指點.
另外我都發現了油麻地駿發花園之夏銘記之魚蛋都ok. 有外賣.
假期中,去了大埔,朋友介紹大埔圖書館對面之振興魚蛋,丸子都ok. 鮮做, 但都成50-80元一斤.唔平,但ok.
yy太
米羔,謝謝相助,我有機會亦會去試。
pandalec,Vincent,Candy,祝你們年年快樂,身體健康。
YY太,
九龍區買鮮魚蛋,我介紹一間大牌檔,有散賣。(以半斤計)
深水浦耀東街「長發麵家」(這街很短。街口為南昌街舊恆生銀行大廈)
若早上經過會見佢的工友在割魚做魚蛋(傳統上大牌檔應該自製魚旦)
想試下岩口味否,可坐低食番碗先。若食得辣千萬記住加佢的秘製辣椒油。
我每次去開呢頭都食。特別呢排寒寒地。
米高
梁生
祝你2009日日有食神
家權兄;
祝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所謂民以食為先,新的一年大家都豐衣足食,人人都食到好嘢。
Vincent
yy太,亦祝新年進步,身體健康,食得是福。
candy,謝謝關心,好彩這個月喉嚨完全冇事。
立冬,只是未食之前我隨手影張相,估唔到食過之後才知正,所以我希望我寫到佢好食,點知你感受唔到,是我這次功力不足吧。
梁生
您好. 多謝您回答, 我會買來試.
謝謝您.
祝新年開開心心. 有一個很好的2009年. yy太
家權哥哥, 若果有咳嗽的話, 就不要落麻油,因為這不但會阻礙復原, 兼且會令咳嗽變得更嚴重呢!
家權哥,你的<雪國的意粉>,點解睇唔到那些脹卜卜的鮮美大蜆肉?細個碟好似淨係得意粉同幾條葉,大個碟又好似乾爭爭,無汁咁。我想像唔到有幾好食喎。
我懷疑你地當時好飢餓。
家權兄;
衷心多謝你在百忙中也回覆我的不切題回應,真難得,這便叫專業和有心囉!那間餐廳的老闆,是否也應該拿個良心出來去招呼客人呢?
講真一百四十二元並不是一個很細的數目,很多地方的餐廳,價錢比他平,質數比他好都大有人在,就算是連鎖快餐店大X樂都好過他,至少人家的食物都熱過他啦!
一句講晒,他們一味靠廣告吹噓,利用香港人貪平宜的心,可能我都是其中一份子,又或當香港人未吃過牛柳一樣,騙得就騙。怎可用Barbecue去買給客人呢?最弊就是做又做得不倫不類,自己去Barbecue都好食過他燒啦!
Vincent
立冬,我回來了。回來幾天,忙到黐線。你真犀利,首先一說便說中我去了日本,現在又說中一半我去北海道,因為有三分一時間我留在東京。我不懂放相上網誌上,反正我會把照片刊在東周刊的專欄上,你們等著瞧吧。哈。
米高,麻油不止香,真係有味的,最近我去日本,也專程買了未試過的品牌麻油回來。醋,都幾蝦人食。是的,我說食,我有時會失驚無神呷一匙醋,幾醒神醒胃,醋的味道和餘韻其實幾複雜,未來我可能試多一些。
YY太,生丸子,想你可能是外省人。牛丸可以揀旺角洗衣街樂園,魚蛋可以是筲箕灣東大街安利,九龍區我記得九龍城近富豪酒店有一家潮州式魚蛋粉麵店的不俗,我識開車去,好像是啟德道街尾,但名字忘記。雲吞水餃可以是灣仔軒尼詩道永華麵家。
Vincent, 經一事長一智,吃不開心的經驗,我們每一個人都試過不少。尤其是廣告,不管是哪張報紙哪本雜誌的廣告哪個專欄(包括我的專欄),都不應盡信。
明明係廣告,是人付錢登的東西,人家當然是說好的,有時即使是報紙雜誌自己做的採訪,專欄作者本人親自試過 也因為人家明知你來採訪你或者會寫,也會做得好味點。因此,廣告和報道和專欄,也應視作為一種參考。
不過,我覺得有一個道理千古不變,就是太著數的可能有問題,有些食材,靚的成本不可能低,餐廳能賣一個便宜價,是甚麼原因呢,我只知做生意的不會做蝕本生意,想到這裡,我對這些餐不會寄予期望。
現在像你找到一個渠道表達,讓其他人知道有此情況,也是好事。
Hello 梁兄;
對不起,想借此向你討過公道,我經常在「星島日報」地區報裏看見一則全版廣告,內容是推介…乜乜“超值鵝肝牛柳大餐”,原價:HK$228,現超值價$158再八折。
大餐包括:
餐湯—龍蝦濃湯
頭盤—三文魚撻撻
主菜—鵝肝牛柳
甜品—朱古力心太軟
奉送咖啡或茶
先此聲鳴,我並非針對這間餐廳,只不過希望他們收得$142一位,就應該給客人等值質數的食物。
亦希望借此呼籲香港市民不要盲目受廣告上的優惠吸引而受騙,即使不覺受騙亦不要降低對食品質數的追求,甚至盲目崇拜外國廚師。
這間餐廳常用其外籍大廚作招徠,甚麼意大利籍行政主廚兼老闆,那天12月22日晚,心血來潮,突然想趁聖誕節前夕,好好獎勵自己亦趁那天突然轉冷,好好嚐一嚐熱辣辣的龍蝦濃湯,便頭也不回直奔中環,去到門口,即見一位中國籍的經理和那位意籍大廚在門口閑談。
道明來意就是想吃一頓名符其實的晚餐,當時仍有很多空枱,但那位中國籍經理吹噓已經訂滿座,只好坐近一張二人枱,邊吃餐,邊吃冷風。
誰料這頓餐卻是我畢生最吃不下的一餐,那碟在廣告中的龍蝦濃湯變了一細碗微暖的龍蝦濃湯,喝下一點龍蝦鮮味也沒有。
只好期待我的五成熟鵝肝牛柳餐上枱,侍應端上那碟黑壓壓的東西,嚐了一口,渾身不高興,又是微暖,那位中國籍經理說甚麼五成熟最好,因為還帶點血水,那裏還有血水,肉心已經收乾兼還有少許冷,好像還未煎透,甚至連解凍工序也未做好就去煎,其實這些牛柳不是煎的。
我坐在門口,親眼目睹那位意籍大廚在門口所弄的一切把戲,他把那些牛柳放在普通家用的燒烤爐上去燒,燒了一大堆之後便拿回入廚房給中廚加工上碟,全程不是度身式即叫即做,而是快餐式做定等你,難怪我的牛柳是凍的,再者那件鵝肝,簡直是街市平價貨色,腥味重兼太軟好似水一樣。
就連那個甜品“朱古力心太軟”都是冒牌貨,幸好我嚐過真品,那裏朱古力心流出來的軟朱古力是熱辣辣的,外皮又是熱辣辣的朱古力蛋糕皮呢?它們又是一批批預製組件,眼見那位意籍大師在電焗爐裏取出備用。我吃那種心太軟,外皮是凍朱古力硬殼包住微暖的軟朱古力及硬朱古力粒,也許可以加一些紅豆。
請閣下指點並告訴讀者如何挑選一些貨真價實的吃牛柳餐廳,以正視聽。
謝謝!
Vincent
梁生及各網友,
您地好, 祝聖誕及新年快樂.
請問您們知不知什麼地方有好的生丸子賣.
特別是魚蛋, 用作打邊爐及做咖喱呢? 九龍區有冇呢?
牛丸我知藍田街市的一間都OK.
*大埔的一間豬肉丸都好.
謝謝大家指點. YY太
麻油的特點在那?在香。不在味。讓鼻子也有份參與吃,有何不可?一笑。
又,若是優質麻油(意思製作上無古零精怪的化學品,純淨。)是有益的。(芝麻是養生佳品,當然不是指過量地亂吃啦。)
在大陸吃「土豆絲」(炒薯仔絲)做得好吃(香港的館子唔得),我分柝,除醋用得好外,原來在那撈的香油。(真想找辦法套出佢地隻乜野油)
講開醋,香港食店又係用得唔好的。(有食家批評食店用大路的化學醋,得個恭鼻,整出來的咕嚕肉,生炒骨難聞。)
靚醋,又係好正的調味品呢。
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