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無倫次

2009/03/21 00:48:11 網誌分類: 未分類
21 Mar

古人有云.兒女眼前寃,夫妻渡客船..聽起來有點消极.

中國幾千年來,歷朝統治階層都是以儒家思想來維持統治,讀書人考取功名,就要熟讀四書五經..至於功名無望,或仕途失意的人..他們自然又傾向於道家.

道家是否就是消极的.講起道家思想,不得不提起老子,還有莊子.最近也有人認為古時根本就沒有分甚么家..道就是我們祖宗的中心思想.

有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而老子上講,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道.再多去解釋,分折就變了越描越黑.道既然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大家是可以在生活中去體察這個道怎么樣的.有人認為孔子的思想就是黃河流域一帶人們生活中積累下來形成的傳統思想而老子則是南方形成的傳統思想.兩者何嘗不重視天人合一.

天以太陽為重,以月亮為輕.重陽輕陰是順天理而行之下產生的理念.後來的君臣,父子,尊卑貴賤,三綱五常,被統治者用來維持管治的工具.

講到孝,就有父母在不遠遊今之孝者,是為能養父母唯其疾忧..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又如事之以禮,,葬之禮.祭之以禮.等等.講到君子方面.就講君子有三戒.三畏.九思..君子跟小人又有多種分別..如君子求諸己,小人則求諸人..君子矜而不爭,小人則群而不黨.君子是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說到出來交際,則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問到如何不忧不懼呢,則說,內省不疚,何忧何懼.?說到君子有沒有爭斗,說曰,,都是遊戯方面,不過是君子之爭而巳.

說到仁,孔子則說,,,,,..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原來仁有這樣解釋,,最後還有一句,巧言令色..鮮矣仁.!略舉幾例..管窺儒家之學.於我仍是似懂非懂..但我以為孔子的思想是離不開一個和..和氣,和諧.一個國,一個家,不求怎樣富,怎樣强.只求一個和字.

老子跟孔子不同,孔子是有為,是刻意去遵守和實行,勵治..

老子就只是一個自然.而無為.如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又如,曲則全,枉則定..少則得,多則惑孔子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老子則講,為學者日益,聞道者,則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取天下.,, 恒無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徳…..老子這句又何其清高..對於斗爭,勝敗老子說,勇於敢剎.勇于不敢者則活..,最後有一句話流傳千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結尾.

老子學說,不是消极..後來它被好用陰謀的人運用在以退為進,陽奉陰違上..其實跟老子本來面目,不可混為一談...上面說到的兒女眼前寃……是後來一種避世隱世道家之人,對世態,現實的消极看破的反傳統觀點..它亦有其客觀性存在的

正如老人家愛說的,久病床前無孝子,的確事實.可能今天會有人說久病床前無愛妻也不定….社會隨著歷史向前..很多事在變古老的東西.并非靈丹妙葯..但前車可鑑,也不無可取也.

回應 (1)
我要發表
2009/03/21 09:37:25 回覆

越來越覺得,儒道是相通的,儒家入世,道家出世。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儒就像陽,道就是陰。這個世界就要陰陽共濟。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