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
平凡人
平凡人

很不該說的心裏話,想說說。

2009/09/15 00:01:23 網誌分類: 未分類
15 Sep

很不該說的心裏話,想說說。

我是一個愛國愛黨愛公司愛老闆的人.....

 

這公司很大,1000多萬的員工,他們每天都企盼著;

公司能成為世界50強、

改變自家的生活環境、

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品質、

少一點公司高層的貪污腐敗、

少一點辦公室內的政治內鬥及消耗、

增加公司規章制度的透明度、同時能賞罰分明、

期盼兒女能公平的得到完善的教育、

期盼病了能得到社會保障性的醫療、

期盼老了能有完善的社會保障、

期盼夫妻倆的收入能住得起除市中心以外的公寓、不是3代人(爺爺奶奶 父母 自己)的積蓄才勉強找個棲身之所、

期盼。。。很多文明社會該有的,像個人應該有的東西。。。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公司改革了,先讓公司一部分人富起來吧。不要爭論姓佘姓姿!!!公司能發展才是硬道理!!!

 

結果10年以後是;有一批小孩子不懂事,跑去公司的大門外抗議,抗議公司的高管貪污腐敗,哄抬物價,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幸好的是,大人們(公司車間的工人們和農副產品的農民們)都還覺得現在不錯啊,我們現在的生活比十年前好多啦!特別是比過去的40年經歷好多啦!所以,公司的工人和農民沒有參與小孩子發脾氣的遊戲。

 

因此,老闆就調了遠征嫡系保安隊數十人來把小孩子的爭鬥平息了。雖然,老闆也知道當地的數百保安不願意參與平息運動。。。

 

公司發展是硬道理又搞了6年,公司老闆在茶餘飯後、與親弟弟聊天的時候說;

唉。。。。。。。。。。。。

以前公司窮,每個人都窮,我以為把效益搞好就解決問題了。但是現在發現,效益是好了,生意好了,利潤增加了,可是,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卻出現了。例如;貧富懸殊,弱勢群體。。。等等等。。。(估計,老闆也不好意思說高管們的貪污腐敗問題之越趨嚴重)。

 

後來,

一代的老闆早已去世,

二代的老闆也退休,

三代的公司老闆還在想盡辦法解決公司的問題。。。。。。

 

可是,怎麼解決前老闆說:深層次的矛盾呢?

 

看來也沒有什麼辦法去解決。因為,公司的員工對管理層越來越不滿,怎麼去看員工們的不滿呢?員工們的怨氣積累到達什麼程度呢?

鏡頭重播就可以量度這個入火山岩一般的怨氣熱度

俯臥撐就引出數萬人。。。到。。。最近的紮幾針又是數萬人。。。對公司管理層的抗議(抗議是很斯文的形容啦!)

每有高管們被雙規被判刑的時候,員工們都歡呼。

員工們還說:我們公司的高管啊,有幾個不是貪污腐敗的呢?按法律條文,用機關槍掃射可能會打死無辜的,但是用衝鋒槍掃射,絕對不會打錯人。

 

如果,有一天公司車間的工人們和農副產品的農民們。。。。在競爭對手公司的挑撥下也參與抗議呢?!

公司那4000多正規保安員 2000多的編外保安員們能抵擋1000多萬員工們的抗爭嗎?這1000多萬的員工們,吐口水都可以把這數千人淹死。

還有那看起來很龐大的7000多高級管理會員們,其實,有幾個真的是為公司文化而奮鬥的呢?700人(10%)嗎?一旦出事,這7000高管則鳥獸散。

為什麼?因為這7000高管們連他們當年加入這個公司的高管組織的誓言都記不清楚自己說過什麼了。如果記得清楚的話,怎麼會這樣呢?起碼有點內疚吧?

 

這裏還有一個極端諷刺的故事;

公司成立60年大慶,就邀請各路明星大腕拍一部歌功頌德的電影熱鬧一下,結果呢?電影裏面數十位明星/導演/大腕們。。。。95%不是中國人(指國籍)。

唉。。。。。。。。。。。。。。。

為什麼呢?為何呢?

難道在中國的公司打工賺著中國人民的錢而做中國人很羞恥?!

大家思考一下吧,羞恥否?這樣的公司成立60年之宣傳片,恥辱否?!

 

為什麼公司高管們的兒女90%都送外國留學呢?我們公司裏面也有很多好學校阿???

為什麼公司外面的小生意人們只要賺到一點錢就去拿外國護照呢?哪怕是小如拉丁美洲/南美小國的護照也買呢?

職心相悖啊(民心相悖)!!!

為什麼一有一點風吹草動甚至是雞毛蒜皮的事情,就停網路刪電視呢?心虛啊!

最近,臺灣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的新聞,公司也不敢發動喉舌宣傳,為何呢?

因為是;這類案例如果在我的公司被引用為判案規則的話,那。。。。。。。

嘿嘿嘿。。。。。。。。。。。。。。啦!!!

 

 

 

 

 

 

 

 

 

 

 

 

 

 

 

回應 (25)
我要發表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9 14:00:04 回覆

恭喜松花兄被關注哦.......

不知道欽差什麽時候也被阿爺關注一下..........

啊哈哈哈哈哈哈...................

2009/09/19 12:05:18 回覆

人哥說的情況,真的很感概啊!多難興邦,崛起的過程是很艱難的,你現在說的是內憂,隨著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強,外患更不會少。

現在我也可以不用代理就直接上來了。可能我也是“被關注”的對象啊!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8 11:13:18 回覆
不說謊:國家和民族的底線

信報「六十年專輯」於十七日發表杜維明教授的專訪,值得港人特別是年輕人細讀。杜氏提出的人文素質的缺乏和反思文革,是思索「六十年得失」不可忽略之處。

很湊巧的,共青團的《中國青年報》十七日也刊出與「人的素質」有關的報道: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科學道德建設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說:「我母親是位極平常的中國老式婦女,她對我們最早的教育就是三個字──『不撒謊』,……『不撒謊』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底線,而這個榮與恥的區別,要從娃娃開始抓起。」

王志珍是生物物理學家,為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也是政協二十五個副主席中排在最後的一名。她說的「不撒謊」,如同香港的母親教兒女等候巴士要排隊、守秩序一樣,是「很普通的道理」。在大陸,一位科學院院士竟要「挺身而出」呼籲「不說謊」,且引起「熱烈反響」。

不說假話,竟是太沉重。──這是應深思的社會現象。為何說謊「輕鬆」,甚至「謊言出官」、「假大空升官」,講真話卻那麼「沉重」?原因就在「造假成風」,連一些院士、名牌大學的校長和教授也造假。

在王氏說「不撒謊」的科協年會上,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提及「學術道德不端行為」(又稱「學術不端流感」):「論文造假、抄襲越演越烈,靠拉關係爭項目和經費,評審成果造假,偽造學歷及SCI引用查詢證明,報獎搞包裝、搞運作,為應付評估檢查集體造假……部分科技管理部門把管理權力利益化等。」這些造假行為,可借用《國語.晉語》的話來概括:「上下各饜其私,以縱其回。」(回意謂「邪」)

杜維明在接受信報專訪時提到的毒奶、毒餃子,無疑是「誠信缺位」之例。不過,這些「毒流」的製造者,多半是讀書不多的奸商和黨政幹部。

在一個國家、地區,如果科技、教育界也存在假大空騙風氣,院士、教授、校長、名人不把剽竊、造假視為恥辱,卻在學生面前誇誇其談:「攀登文化高峰,發揮俠義精神,建設精神文明」,那是國民素質的癌症,帶壞了後代,遺害甚深。

儒家重視「正其身」,就是要人「帶好樣」,營造社會清流。故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孟子謂:「其身正而天下歸之。」當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木匠皇帝」李瑞環,對於幹部未能「身先士卒」說得更直:「自己滿臉髒東西,怎麼號召人家講衛生?你在台上講人,人在台下講你。」

改善國民的人文素質(或曰提升人的素質),着力點之一是不說謊,建立「謊言是恥辱」的社會共識■ 丁 望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8 11:07:50 回覆
大陸遊客抵制高雄 退房三千間

高雄市原計劃在下個月電影節播放新疆維族活動人士熱比婭的紀錄片,但在傳出北京指示大陸遊客抵制高雄旅遊下,電影節主辦單位說,對是否放映此部電影正在進行謹慎評估。

大陸遊客本月大量取消高雄市的酒店訂房,雖然高雄市觀光局認為可能是受此前洪災與新型流感影響,但台灣媒體指出,這是受到北京方面的指示。

高雄市不久前才邀訪達賴喇嘛到訪為洪災災民祈福,此一訪問引起北京的憤怒反應,受狠批的對象包括民進黨的高雄市長陳菊。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九月份大陸游客觀光團取消在高雄市訂房逾三千間。業者直言,除水災因素外,「達賴效應」是陸客團抵制高雄主因,市觀光旅館公會決議,將正式行文高雄市府,要求高雄電影節不要播映熱比婭紀錄片,以免對觀光產業雪上加霜。

高雄市各家大飯店自九月初開始,陸續接到旅行社取消陸客團訂房通知,九月份各飯店陸客團取消訂房數少則二、三百間,多者上千間。

高雄市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十五日召開會議,與會者包括高雄多家飯店的代表。與會者紛大聲哀嘆,各飯店九月份取消陸客團訂房總數超過三千間,客房營收損失逾新台幣六百萬元,還不包括餐飲、交通、購物在內■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8 11:04:16 回覆
民工受傷害不願外出 沿海勞工荒

內地沿海地區多個城市爆出「用工荒」,據報道,是因為農民工認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企業首先犧牲的是農民工的利益,傷了農民工的心,加上薪酬待遇低,致使農民工不願外出上工。

訂單回升企業措手不及

《中國青年報》昨天報道,沿海地區多個城市幾乎同時爆出「用工荒」。浙江省人力資源市場七月的供求報告顯示,企業總需求人數六十萬三千人,求職總人數三十五萬四千人,用工缺口達二十五萬人。深圳市早在四月起就從年初的崗位缺口轉為用工缺口,當時用工缺口二萬三千人,到六月用工缺口超過六萬人。

先前中國外貿降溫使眾多沿海外向型企業訂單數跌入谷底,一些企業只好減薪、裁員以求「過冬」。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中國一億三千萬外出就業農民工中,約有二千萬人因經濟不景氣無法找到工作而返鄉。這不禁讓人詫異:「訂單荒」怎麼這麼快就轉為「用工荒」了?

「用工荒」的直接促因是訂單增多。訂單回升讓這些受到全球金融危機衝擊的企業看到了希望,也讓其中沒有勞動力儲備的企業措手不及。

遇危機先犧牲民工利益

但今年外貿整體前景仍不樂觀,訂單增多也被普遍解讀為「有限回暖」。今年前八個月外貿進出口統計數字顯示,儘管出口環比有所增長,但與去年同比仍然下降百分之二十二點二。廣東省一至七月出口的聖誕用品更是比去年下降百分之四十六點三。

與此同時,企業也陷入招不到人的尷尬境地。因為企業訂單多為短期訂單,不少打工者不敢貿然前往。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打工者已不像早期的農民工那樣「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一名返鄉農民工表示,「少數老闆的做法傷了許多人的心。這些人回家後,在一段時間內肯定不會再出來了。」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很多企業遇到困難,首先犧牲的是農民工的利益。

據悉,去年廣東省因工廠主欠薪逃匿引發的三十人以上員工上訪事件達三百三十三宗,同比增加百分之八十一■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8 11:00:48 回覆
將錯就錯

《老子》明確指出「治國」與「用兵」的原則區別:「以正治國,以奇用兵」。用正規、正常的方法治理國家;用不正常、出奇的方法指揮打仗。

治國對人民而言,對人民不能用詐;打仗是對敵人而言,對敵人必須用詐。對人民不「正」,無信不立;對敵人不奇不詐,無能,無能必被消滅。故此《孫子兵法》擺明車馬地說「兵以詐立」。「兵者,詭道也」。

不是每個人有機會去指揮打仗,但現代人天天接觸到各種訊息,從新聞到評論到資料到分析,而現代訊息傳播也無非是訊息戰,特別是有關軍事、政治及經濟的訊息。

儘管有種種中立客觀的包裝,但可看到是為利益集團服務的。

這從香港的地產新聞到華爾街股票員的分析;從蘇丹的紛爭到達賴的出行……,都可見強烈的政經宣傳目的。

當報章大字標題講尖沙咀所謂豪宅三萬元一呎時,朋友問看法,筆者說,香港地產商及炒家正在步華爾街的後塵,自己玩死自己。千呎單位,衣櫃連西裝都放不下,房間狹小,而稱豪宅,不怕恥笑,地產商們贏得了銀紙,失去了人們的尊敬,香港政府袖手旁觀,不敢監管,市民辛苦供樓,把收入奉給地產商,這已是香港的大問題。

一個八百呎單位,二千多萬元天價,是香港的自豪,還是香港的恥辱?是香港繁榮的標誌,還是香港沒落的象徵?

難道不值得思考嗎?警鐘還不震耳欲聾嗎?

本來想說軍事、新聞如何分辨真偽。軍事轉到香港地產商離題了。將錯就錯。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8 10:57:52 回覆
二月河:以史為鑒 人文建設任重道遠

二月河博覽典籍,對中國上下五千年浩瀚無垠的歷史文明、歷朝歷代的興衰起伏熟諳於心。作為一位歷史小說家,他擅以歷史為借鑒,審視中國的社會現實;而身為全國人大代表,他又常以犀利的文筆評析中國人文環境。

甲子國慶之際,二月河用歷史的視角俯瞰中華文化,點評當前人文建設,在肯定六十年文化發展的同時,他提出,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的人文建設並未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

「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對於建國後的中華文化發展,二月河首先肯定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和進步,他稱八十年代初期的教育恢復重建,八五至八九年的教育體制改革,讓九年制義務教育全面展開、大學教育制度得到革新,對國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做了不小的貢獻。

精神文明遭經濟發展拋離

然而,二月河尖銳地指出,當前中國社會的文化發展水準,仍然滯後於經濟發展,人文建設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還未適應經濟的高速增長。

「改革開放讓老百姓迅速走向溫飽、小康,甚至發家致富,然而人們的精神文明、文化素養卻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同步到位。」二月河表示,人文建設不及經濟發展直觀,容易被社會忽略。

二月河曾在全國人大上直言,中國社會存在「文憑在提高,文明素質在退步」的現象。他毫不諱言地指出,社會的文明程度應與國民的文憑對等,拿什麼學歷,就該有相對應的人文素養。然而在中國,不少人過於看重文憑,忽略思想品德的提高。「往往拿着大學文憑的人,卻只有小學生的素質。中國社會的人文素養目前有待提高。」

社會文明質素堪憂

二月河認為,中國的腐敗現象歸根究底亦與文化質素有關。他舉例說,武則天治天下時期,不僅國民經濟達到鼎盛,百姓的文明程度也相當高;加之武則天實行匿名舉報制度,整個社會未見腐敗之風,「所以國民素質的提高,是防止腐敗的根本手段」。二月河呼籲政府多管齊下,建立完善的自律系統,將反腐鬥爭變成一個全民行為。

回顧古代社會,二月河希望,今天的中國社會可從歷史上的很多現象中汲取營養。他引經據典,講古人為官、為商的忠誠與誠信之道,值得今人好好學習和繼承,「當年朝廷一道令下,將林則徐發遣邊疆,他二話不說,獨自帶着行李,騎着毛驢,從廣州走到烏魯木齊,忍辱怒吞西域雪,但這是他對國家的忠誠。」二月河歎息,古代社會人對事物的信念、人與人之間的忠誠,並未延續至今,以致即使目前政府實行各種監督機制,社會風氣依然堪憂。

今昔對比 民族復興夢啟

以史為鏡,二月河進一步形容,唐朝開元年間,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一,整個國家無論在國民經濟、社會風氣、文化建設等各方各面,都處於當時世界各國之首,甚至超過今天的美國,當時不僅社會穩定空前,文化的滲透力也是驚人,所以唐代宗教、詩文才能一直延續至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他笑言,若將中國置於世界歷史的長河中來看,如今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尚不及唐朝在歷史上的輝煌時期。

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用歷史的眼光去審視當今中國,二月河認為,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已遠超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中國亦延續、傳承了完整的歷史文明。

他續指,當前「和諧社會」理念強調社會、經濟、人文的同步發展,就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文化,雖然現在的中國還不及歷史上的輝煌時期,但二月河表示,他欣見成長六十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正走在一條努力崛起的民族復興之路上。

採訪 撰文:張聞文

 

中國文學風雨六十年

1945年出生的二月河,自小就懷揣文學夢想,卻因為六十年代的一場文化大革命,與大學失之交臂,他和一背囊的文學書籍一起走進山西兵營,經歷了一個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三十多歲的二月河終於從部隊轉業,在當時思想大解放的萌動下,習慣於苦讀喜寫的他,開始文學創作。身為一名作家,二月河可謂經歷了新中國六十年來文學發展的風雨歷程。

二月河憶述,從1949年至1966年,即文革之前,文學作品相比三、四十年代的戰爭時期,已經豐富許多,除本土文學外,不少經典外國文學翻譯本在民間廣為流傳,只不過當時的作家都以階級鬥爭為綱進行創作,作品中但凡國民黨、日本人、地主、資產階級都是反面角色,貧下中農、工農兵、人民革命戰士、軍人都是正面形象,文學創作較受約束。他認為,這是新中國文學發展的第一個繁榮階段。

隨後文革十年,二月河感到中國的文學發展戛然而止,文學作品極度匱乏,只出現了《豔陽天》、《歐陽海之歌》等官方出版的小說,作家創作備受種種束縛。「那時候的文學是為工農兵服務、為政治服務,沒有這兩條,就是垃圾。」老先生歎息,文革對建國初期的文化進行了顛覆性的否定,使整個民族處於極度的精神饑荒中。

1976「四人幫」被粉碎,二月河認為,中國文學開始一個撫平傷痕的階段,尤其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令中國文學發生轉折性變化,「中央否定了文革,也就否定了文革對文化的顛覆,從此中國的文化事業開始恢復,創作環境開始自由,逐漸地,作家寫文章不再有顧忌,不再擔心寫錯了會被打成右派。」

正值此時,二月河有了創作帝王小說的機會,並且在創作理念上,大膽取消了帝王人物的階級屬性。他感歎地說,編輯曾要求他把康熙寫成陰險、毒辣、虛偽、殘忍的暴君,但他斟酌再三,最後堅持將康熙寫成「大帝」,「對我個人來講,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決了這個創作理念的問題,否則即使我過去讀了再多的書,也寫不出現在這個《康熙大帝》。」

進入九十年代,二月河激動地看到,中國的文學已從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發展成為人民服務,文壇呈現一派朝氣蓬勃的景象。二十一世紀後,媒體和科技的介入,使得創作載體無限擴展,「一種不可遏止的發展態勢在中國文學界蔓延」。

二月河感到中國過去六十年的文學發展,如同在風雨中的孩子,終在雨露陽光下茁壯成長。

 

盛世落霞內蘊昇華 不在借古諷今

二月河自八十年代中開始創作清帝王系列小說,以一年一卷三十多萬字的創作速度,把清朝康、雍、乾盛世一百三十多年既空前輝煌又行將沒落的歷史晚霞畫卷,描繪得淋漓盡致。

就在這十三卷五百多萬字的煌煌巨著紅遍大江南北之時,小說中描述的種種社會現象、朝政興衰,讓世人聯想,作者是否在借古諷今;時值「中國盛世論」在坊間流傳,不少人亦猜測二月河筆下的「康乾盛世」,是否隱喻當今中國。對此,二月河明確表示,他的作品「不含沙射影」、「不牽扯現在」,若小說對當今政治人物有所啟迪,則為他創作之福。

封建王朝 日薄西山

被譽為「帝王作家」的二月河,把他的三部長篇歷史小說統稱「落霞三部曲」。他形容,康、雍、乾三朝盛世,是中國封建制度和文化達至頂峰的時代,亦是兩千年封建王朝的迴光返照,它就如同傍晚落霞一般燦爛華美,卻也渾厚、複雜,終究日薄西山不可逆轉,走向沒落。

「康乾盛世的黃金枷鎖制約了它的進取,乾隆之後,墨守陳規、故步自封的封建思想,讓封閉的盛世不可逆轉地走向了衰落。」二月河說。

所以,他在創作《康熙大帝》之初,即使在當時階級鬥爭思想還未在完全消散的大環境下,毅然把康熙寫成雄才武略的「大帝」。他認為,凡是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有所貢獻,對促進生產力、改善百姓生活水準有所貢獻,對社會和諧、文明創作有所貢獻的帝王,就是值得歌頌的「好皇帝」。但他也指出,康熙沒有發展國家生產力的意識,封建社會亦沒有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給予他一個思考的基礎。

「儘管康熙的博學多才遠超歷史上同一時期的彼得大帝,但後者卻在德國引進西方工業革命的先進思想,讓德國走入工業化時代;康熙則害怕外界先進思想和生產力的流入,最終重新啟動『海禁』政策,這必然導致社會落後於世界。」因此,二月河用「落霞」二字,把三部小說的內蘊昇華。

忠於歷史 啟迪今人

《落霞三部曲》一經推出,雖然好評如潮,也引來爭議不斷。對於小說內容,「人們總是喜歡對號入座」。二月河認為,歷史和現實往往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大多數優秀的歷史小說,也都有強烈的現實意義,但他強調,作家本身並非抱着借古諷今的態度來創作,他在落筆撰寫歷史小說之前,就要求自己忠實於歷史的真實性與藝術的真實性,絕不影射現實。

他舉例,《雍正王朝》開篇就描寫黃河泛濫,貪官橫行,民不聊生,那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是塑造雍正的典型環境。不過有讀者認為,那是影射九八年長江洪水一事。實際上,直至小說創作完之後,才發生洪災,「我只是如實地將歷史的趨勢、走向,用藝術手段在小說裏呈現出來,這就是我創作的目的。」

他意味深長地說,《落霞三部曲》描摹的是一場內蘊豐富的歷史悲劇,一幅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含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等範疇的風景圖畫,今天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們,也許可從歷史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得到歷史的啟發。

「讀者會各取所需地去吸收小說的內容和理念,倘若作品真能給當今中國領導者們一些為政之道的啟迪,我已倍感滿足」。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7 09:36:35 回覆
人秧

少年時代,頗為某種招魂巫術所困惑,接「人秧」之術是也。秧是客家音,讀yong第六聲,有時寫作「人養」。此事元朗山村也聽過,但不及東莞鄉里春光叔講的詳細。夏夜悶熱難眠,鄉里來訪及留宿,一家人在庭院閑話,遙看外面星空燦爛,一二螢火蟲飛過,不由得人不信。

土族巫術

春光叔說,年輕人或孩童病危,精魂仍在,晚上若看見一團白光飄蕩,那就是「人秧」,可用竹竿將之迎下,再用毛巾或衣裳包裹,不使之落地,帶返家中,病人即可復命。此事大概本於秦漢時期、佛教入華之前的本土魂魄觀念,即是相信人有三魂七魄,道教《雲笈七籤》說的「三魂歸於天,七魄歸於地」,源於《禮記》「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之說。道教依照先天八卦方位中的火與水而作三(火)與七(水)之數字附會而已。火(魂)主上升,水(魄)主解散。因此民間受此說影響,也認為人死七日之後魂魄始散,不可復生。七日之後亡者回魂,向家人辭別。

往昔村中小孩無端發燒或得急病,夜夢難醒,囈語不止,除了請醫生開藥服食之外,也相信是魂受了惡鬼驚嚇或誘迫而離開軀體。離開軀體之魂,在外界飄蕩,稱為人秧,閃光微弱,日間難見,夜晚現身,團團如絨球,或拖曳如長羽,其光黃綠,其性近水,多從池塘邊竹樹深處飄起,劃過夜空,又聚到另一處竹叢之中。是故夜晚勿近水邊,以免驚擾游魂或鬼魂而惹禍。

路口喊驚

心地善良之婦人見到人秧,如要積德行善,可向之大聲呼喊數次,其詞曰:「好轉囉!好轉囉!」客家話「轉」是返回之意,即是叫游魂返回家中,復歸本身。有時即是不在外邊迎回人秧,主家也會請巫婆或仙姑來為病者「喊驚」,人秧自會認路歸來。長大之後,遍查道教典籍及風俗誌,都不見此風俗記載。思想應是南方土族信仰。客家人在東晉南遷之後,居住於南蠻之山區,漢人魂魄之說夾雜當地土族信仰而產生此事,屬於混合風俗,甚至是風俗創新。

以前追隨法國人類學家李穆安(Jacques Lemoine),知悉在苗、瑤(猺)、黎、畬、僮(獞)、僚(獠)諸族之中,無「接人秧」之信仰,恐怕是南方諸土族在宋元期間信仰道教之後,其古俗反而轉了帳,在客家族群之中流傳。土族方言,往往有音而無字,是故「秧」字乃漢族之外的土話,其意略近漢字的「魂」。此文用禾秧之「秧」字表之,取秧字的種子、生長之意,猶如人之魂。以前我曾用「養」字表之,雖然同音,如今再思,其意不合。內地有風俗網誌寫為「人殃」,其義猶如「人禍」,不通。

由於村中無人試過接人秧,對於魂魄之說,只有「喊驚」的巫術可以應驗。喊驚可以找巫婆或仙姑,然而村裏的婦人都懂得此術,不假外求。遇上兒童在路上受了妖邪或怪事驚嚇,如碰見喪葬哭鬧、目睹車禍等,兒童回家面青唇白,說話不靈,客家話叫「發驚狂」(「發」字念如bott),母親便可拿兒童的汗衫等日常衣服在大路口繞幾個圈,使魂認得衣服氣味而跟隨衣服返家。然後將衣服在沸水來回燙,再加入冷水,調溫水給兒童洗澡,一邊用母親穿過的衣服蘸水給兒童擦身,重複喊孩子的名字,念「唔狂唔驚,童人仔返來就本身……」的口訣。喊驚一般在孩童受驚之地施法,若原因不明,則會就近在家門口或附近巷口,或小孩最常玩耍之地。

魂兮歸來

童人是來自「童」的觀念,「童」字也是南亞土族之土語,乃靈魂上身的狀態,漢族學了此字,借用作魂魄。「童人仔」是土語及漢語的夾雜複合詞,兒童之魂魄也。喊驚巫術,小時候母親也為我做過,當時我在外面受驚(原因記不得了),回家之後發高燒,受術之後,徹夜發燒。夢見屋變大,人可以在裏面亂飛,最後穿空而出,到稻田和竹林亂闖。身體好像壓扁了般痛苦,一遊就是幾個小時,醒來一身大汗,病便好了。後來聽人類學老師講述容格(Carl Jung)的釋夢術,認為是兒童出世之時,經歷子宮頸所受的痛苦,銘刻心中,是故兒童發燒做夢,常有腦部壓扁之感。

廣東說的喊驚,是漢族的古老巫術,古籍稱為「招魂」,其術見於《楚辭.招魂》。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判斷乃宋玉為屈原招魂之詞,後世深信不疑,直至明代學者黃文煥反駁此說,在《楚辭聽直.聽二招》中,提出《招魂》乃屈原自招其魂,古人一向有自招其魂之術,不必一定是為亡人招魂的。《招魂》記載楚人為生人招魂之古風,其中描述的招魂術,文白對照如下:

魂兮歸來,(魂啊歸來,)

入修門些。(進入郢都的修門啊。)

工祝招君,(太祝之官來招君王,)

背行先些。(翻過背走路先行啊。)

秦篝齊縷,(秦制竹籠、齊產絲線,)

鄭棉絡些。(鄭人縫結衣服囉。)

招具該備,(這些招魂的道具齊備,)

永嘯呼些。(長聲吹哨大聲呼囉。)

魂兮歸來,(魂啊歸來,)

返故鄉些。(回到故鄉囉。)

據鄉里傳聞,惠州客家人的喊驚術與《楚辭》之招魂術相類。例如用筲箕替代竹簍,用麻絲束紮「絲茅」懸於門上辟邪。此術必須使用病人穿過的衣服,而且是「削竿掛衣」,即是削尖竹竿插在地上或屋瓦之上,猶如《禮記》說的「以其上服升屋」。省事的可以掛於屋簷或放入筲箕,或有神婆手持作法。明代田汝成《炎徼紀聞》卷四記嶺南之獞人風俗:「半年而後歸,夫家人遠出,而歸者止於三十里外,家遣巫提竹籃迓之,脫歸人貼身衣貯之籃,以前導還家。言為行人收魂歸也。」這也是生人自招其魂的風俗遺留。人類學家認為,派遣知識豐富的神巫迎接歸人之習俗,有防疫之功。神巫在三十里外迎接,順便觀察遠方歸人帶病與否,如親人帶病,則治療之後始歸也。

舊衣禁忌

由於舊衣服沾染靈氣,往昔只有親族之間才會互相借贈舊衣服,一般在親兄弟姐妹之間,絕少施予外人。有時即使是窮人,也寧願購買新衣送贈貧民,也不會送人舊衣。招魂喊驚之術,乃昔日兒童夭折頻仍而母親無計可施之時的風俗,可安慰兒童及母親之心理,總有些事情可做。危機當前,不至於一籌莫展。如今香港的兒童大都可以健康成長,喊驚風俗乃成陳年舊迹。風俗信仰淡化之後,加上環保思想,近年才興起捐贈舊衣濟貧之舉。醫療進步,物質豐盛,有時捐贈的衣服,連招牌也未脫下,根本是新衣,絲毫不沾靈氣,只是沾染物欲與貪念而已。

靈異檔案‧十九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7 09:20:29 回覆
中國汽車業的歲月風雲

本報研究部7月22日有一文分析內地汽車業,基本思路是中國汽車銷售在本已甚高的基數上更上層樓(上半年同比上升26%),但增長集中於邊際利潤微薄的經濟型轎車身上。文章建議投資者考慮既能得益於中央振興政策、受邊際利潤下降衝擊也較小的汽車零件生產商。

在各行各業不同營運商之間分出良莠,研究部同事優為之。老畢嘗試從較宏觀的角度,分析內地汽車業近日的連場好戲。

走出去.走進來

走筆至此,剛收到吉利汽車就停牌一事的交代。公司表示,正待發出一項有關建議發行可換股債券及認股權證的公告,惟尚未敲定金額、換股價等細節。吉利又就近期市場盛傳收購瑞典富豪汽車一事作出若干澄清,指上市公司並沒有收購富豪的計劃。彭博社則引述富豪發言人說,在剛過去的周末,吉利母公司向目前擁有富豪的美國福特汽車表示,從未說過有意競購富豪。

吉利股價連日急挫,四個交易天累計下跌15%,集團既發聲明否認有重大收購事件,也就無謂亂作猜測。不過,《金融時報》上星期還言之鑿鑿,指吉利乃唯一已證實的富豪潛在買家。事態發展疑幻似真,但純為討論而討論,老畢認為未嘗不可。

吉利汽車的產品雖在五十三個國家行銷,出口市場遍及東歐、中東、東南亞、非洲和中南美,但大都為周邊小國,對提升業務和打響國際知名度貢獻有限。集團本來雄心勃勃,打算於2008年進軍北美市場,但在多項汽車測試中未能過關,今年能否如願尚在未知之數。

至於傳聞中吉利的收購對象富豪,目前由深陷財政困難、急於套現自救的美國福特汽車全資擁有。在許多有車階級心目中,富豪出品是信心的保證,但集團主要生產基地在瑞典和比利時、最大市場卻在美國。金融危機令花旗民眾學懂由豐入儉,高檔汽車銷情慘不忍睹;產品滯銷之餘,富豪還須承受弱美元造成的滙兌損失,單在今年第二季,集團便錄得2.31億美元的虧損。

假設《金時》的報道並非空穴來風(即使雙方真的有意進行交易,福特與吉利仍須就富豪未來的零件供應和知識產權等複雜問題討價還價,當中確實存在不少變數),吉利看中富豪什麼?這個瑞典名牌在歐洲和世界各地的生產設施嗎?應該不是。

吉利若要自設平台打造品牌,成本估計不下於《金時》報道中收購富豪所需的15億至20億美元,且費時失事;直接把在國際汽車業早具信譽且擁有先進科技的富豪整家買下,再重整組合各自的高檔次型號以迎合內地急劇增長的中產市場,也許才是整件事的關鍵。

大家不妨留意另一宗內地汽車製造商的海外併購,事件涉及國有獨資企業北汽控股向美國通用汽車購入瑞典紳寶的少數權益。這宗涉資2.75億歐羅的交易,表面看是內地車廠透過入股西方汽車公司「走出去」,但在通用控制下,紳寶於中國每年只售出數百輛汽車;根據雙方協議,北汽向收購紳寶的財團注資並取得少數權益後,這家瑞典汽車公司第一步將在內地推出旗下歐洲型號,繼而在中國自設廠房生產,以壯大日後在神州的銷售。

顯而易見,內地汽車業的海外併購,既有「走出去」的元素,亦有「走進來」的概念。中國市場不僅已成為外國車廠未來的增長源頭,任何大型併購也少不了內地資金的參與。也許,年前那齣據說以吉利經驗為藍本的電視劇《歲月風雲》,今天真的在神州上演。

禪一
禪一 2009/09/17 09:20:17 回覆

憂國憂民. {#icon7}空悲切!

這公司何時才能步入正軌.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7 09:09:29 回覆
朱鎔基擔憂 七年後垮台

新書《朱鎔基答記者問》,是近期北京的暢銷政治書籍,雖然前總理朱鎔基沒有出面說什麼,他的部屬卻說出一些決策內幕。中新社於十六日引述前財長項懷誠的訪談錄,說到朱鎔基對七年後「會垮台」的憂慮、有時也「忍氣吞聲」。

中央財政 危在懸崖上

朱鎔基在一九九三至一九九八年任常務副總理,主管財稅、金融等方面的工作,一九九八至二○○三年當總理。劉仲藜(九二至九八的財長)、項懷誠、金人慶、樓繼偉,是朱手下主要的財、稅主管幹部。

項懷誠在八六至九四年任副財長,九四至九八年當稅務總局局長,九八起當財長五年,參與朱鎔基主導的財稅体制改革。他現在對朱鎔基決策過程的談話,北京政界和財稅界人士認為具有「相當高的內幕性、權威性」。

項懷誠談《朱鎔基答記者問》一書時,提到一九八九年至九十年代初,國務院面對中央財政「嚴重不足」之困,手頭能運用的錢很少,「被人稱為懸崖上的中央財政」。

項懷誠透露,一九九三年,朱鎔基以副總理身份主持全國財稅工作會議,對出席者說:「在現行体制下,中央財政十分困難,現在不改革,中央財政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如果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到不了二○○○年(中央財政)就會垮台!」

據項的敘述,朱鎔基派十三個部長到二十六個省考察、調查,並研究對策。返國務院後合寫一份文件,每位部長寫一條。朱鎔基開玩笑:「十三條不吉利,要加幾條。」後來出台的文件共十六條,稱為中共中央第六號文件。

設小金庫 地方有財路

項懷誠還提到朱帶隊到各省「分財稅」,與省領導人談判,隨行的官員「經常加班加點」。項透露:事後朱開玩笑說:「那段日子是東奔西走,南征北戰,苦口婆心,有時忍氣吞聲,有時軟硬兼施。」

朱鎔基推展財稅体制改革大体成功,國庫漸漸充實起來,與前一任總理不同的,朱留下一大筆外匯儲備和充沛的財政稅收來源。

但是,財稅体制改革和其它專項改革,並未徹底理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許多地方的黨政領導人片面追求GDP超趕式高增長,常使中央的宏觀經濟調控大打折扣;而地方的固定資產投資盲目擴張,又導致資源浪費、產能過剩和環境污染加劇。國務院環保部(前身是環保總局)官員多次表示,地方對抗中央命令,加大環境保護的難度。

中央政令之難通,原因之一是各級地方政府都設有「小金庫」,這種中央財政預算之外的資金多,預算外的投資和公款吃喝玩樂,都來自「小金庫」。「小金庫」成為集体腐敗的財源。

最近,中共中央紀委再次提出整治小金庫,但實效仍令人懷疑■

蔡京揚.北京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7 09:00:52 回覆
美將中國伊朗同列威脅國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昨天表示,美國在《國家情報戰略》報告中把中國和俄羅斯、伊朗、北韓一道列為挑戰美利益的四個主要國家,這是誤導美國民眾、有損中美互信的言論。

姜瑜表示,中國始終是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堅定力量,中國的發展不對任何國家造成威脅。我們敦促美方摒棄冷戰思維和偏見,糾正上述報告有關錯誤,停止發表誤導美國民眾、有損中美互信的言論。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十五日發布了二○○九年《國家情報戰略》報告。美國每四年發布一次《國家情報戰略》報告,是美國十六個情報機構的工作指導性文件。

最新的情報戰略報告列出了當前美國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網絡戰爭、恐怖主義、球經濟危機、氣候變化等。

報告同時指出,部分國家有能力從傳統和新的方法挑戰美國的國家利益。

報告稱,雖然中國與美國有很多共同利益,但前者日益加強的能源外交、以及軍事現代化,都帶來了挑戰。

最新的戰略還指出,美國的對手更希望竊取美國的秘密,因此美國的情報機構要加防範對美國電腦網絡的間諜行為■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7 08:43:26 回覆
傳湖北省長李鴻忠被雙規

有接近官方的可靠消息人士透露,前任中共深圳市委書記、現任湖北省省長李鴻忠【圖】可能已被中紀委「雙規」。該傳聞尚未獲官方證實。

據多維新聞社報道,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已在九月十五日正式召開。李鴻忠是中共第十六、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有資格參加十五至十八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共第十七屆四中全會。湖北官方網站最近一次報道李鴻忠,是他十二日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並通過《湖北省扶貧條例》和《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兩個修正草案,確定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李鴻忠是在二○○七年十二月由深圳市委書記任內調往湖北省,二○○八年當選為湖北省省長。任職深圳市委書記期間,擔任市長職務的是今年六月被免去領導職務的許宗衡。

此前有海外媒體報道稱,嚴重違紀正在被調查的前深圳市長許宗衡被審訊時透露李鴻忠也「不乾淨」。許宗衡今年六月案發後被免去領導職務,正在按程序辦理該案。但六月份以來,官方媒體未就許宗衡案披露更多信息。

公開履歷顯示,李鴻忠一九八二年在吉林大學畢業後進入遼寧沈陽市政府辦公廳任職。一九八五年在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秘書任上調進北京,被任命為電子工業部辦公廳秘書,直接上司為電子工業部辦公廳副主任黃麗滿。

李鴻忠於一九八八年南下廣東,曾任惠州市委書記、廣東省常務副省長。二○○三年起擔任深圳市委副書記、深圳市市長。二○○五年一月黃麗滿改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後,李鴻忠接任深圳市委書記,許宗衡被提拔為深圳市市長■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7 08:37:00 回覆
回歸12年 多了22萬窮人

回歸十二年,香港窮人的數目是多了還是少了?這個數字,關心民生福利的當然重視,但窮人的數目反映的不僅是多少市民需要援助,還顯示很多社會現狀,包括國民收入的分配、不同家庭和年齡組合人士如何生活、政府給予低下層市民所需支援是否足夠等。總的一句,窮人數目的起跌,反映我們對弱小的愛心及社會對亟須幫助市民顯示的關愛。

政府統計處於去年八月發表了《一九九七年至二○○七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統計數字》專題文章,我加上今年七月的綜援最新數字,作了一些分析。我這樣做,目的並不在看回歸以來多了多少窮人,而是正如以上說的,是想知道過去十二年,社會起了什麼變化?對收入不多的市民產生了什麼壓力?政府的綜援是否起着保障市民基本生活的作用?另外,對回歸以來貧窮情況多了了解,我再來討論人口政策,相信更能指出問題的癥結。

領綜援市民急增

至於貧窮的定義,過往有不少討論,但最實際和有用的,應是指那些生活在綜援水平以下的市民、或更實際一點,是指那些正在領取綜援的市民,他們應是不折不扣的窮人。數字顯示,回歸以來,窮人的數目確實是多了,而且增幅遠超過人口的增長【表】。

二○○九年七月,綜援個案的數目達二十九萬宗,雖較二○○五年的最高數字少了八千宗,但較回歸那一年增加了十萬三千宗或百分之五十五。若以人數計算,二○○七年依靠綜援維生的市民共四十九萬六千多人,較一九九七年增加二十一萬四千人,增幅百分之七十五。換言之,領取綜援市民的人數在過去十二年(今年七月領取綜援的市民約五十萬,但我手頭沒有準確資料)急速增加,令香港現有七百萬人口中,超過百分之七必須依靠綜援過活。

為什麼這十二年來多了這麼多窮人?再看表一,若以個案類別分析:可見年老綜援個案雖仍佔一半以上,但比例明顯持續下降;其實,除去回歸最初幾年年老個案有較大增幅外(主因是董建華增加了年老綜援金額),自二○○○年開始,每年增加的個案只有三、四千宗,近兩三年且穩定在十五萬二千的數目-這是非常重要的數字,顯示愈來愈多退休人士早有預備,他們未必需要申請綜援。貧窮老人的數字若維持穩定,對安老政策有什麼影響?以後再討論。

年老與失業個案不可混合

綜援個案增幅最顯著的,依次是低收入、單親及失業。低收入個案九七年時是四千多宗,到了今年七月是一萬五千多宗,每年平均增幅約為百分之十五;單親綜援個案在九七年是一萬五千多宗,到了今年七月是三萬六千多宗,每年平均增幅約百分之九;失業個案變化較大,九七年時約有一萬七千宗,二○○三年時一度超過五萬宗,現在維持在三萬四千宗之間。

增幅最大的低收入、單親及失業個案,共通點是一旦符合資格領取綜援,家中多超過一個成員;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過去十二年,綜援個案增加不到十萬宗,領取綜援的人數卻增加了超過二十萬。此三類個案的另一共通點,是家中都有成員可出外就業,但由於收入微薄、找不到工作、或須留在家中照顧幼童,所以他們才合資格領取綜援。

有工作能力的與沒有工作能力的(如年老、永久性殘疾、健康欠佳)應否在同一制度下接受援助?問題討論多年,我也曾提出把兩者分開:因受助者除都需要綜援維持基本生活外,其他就沒有什麼共通點了!舉個簡單例子:年老綜援個案多是單獨居住的長者,除金錢外,他們最需要的是護理等醫療服務,而失業和低收入綜援人士需要的,是提高他們技能的訓練及找到合適工作—處理這兩類性質迥然的個案怎可混在一起?

出生率低窮童比例升

再看領取綜援人士的年齡組合,資料顯示,回歸首十年,十五至五十九歲而領取綜援的增幅最大,從九七年的九萬四千多人增加至二○○七年的二十萬二千多人,即一倍有多;六十歲及以上的,十年來只增加五萬七千多人,低於老年人口增長的幅度;十五歲以下的兒童,增幅也頗顯著,特別在期間香港出生率偏低,所以比例上貧窮兒童多了。其實,多了單親家庭領取綜援,家中兒童也不情願地加入貧窮行列。

以上是從整體綜援數字看貧窮在香港特區成立以來所起的變化。總的來說,香港現有三十萬個家庭依靠綜援過活,其中三分之二屬於年老和傷病個案;若以人數計算,香港有五十萬領取綜援的窮人,其中二十一萬年齡介乎十五至五十九歲之間,是可以出外工作的,屬於人力資源的一部分。

這五十萬綜援窮人,背後都有令人傷感的故事;我們的社會能做的,就是給他們溫飽嗎?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6 12:00:11 回覆

 

紫砂陶記            

「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搏黃土作人。」

若華夏子女真的由女媧以黃泥捏成,那麼,宜興人可說是盡得真傳。早於七千年前,宜興人已懂得用泥土製作立體裝飾的陶器,孕育出的紫砂陶製作技藝更是舉世無雙。

宜興位於江蘇省太湖西岸,古稱陽羨,是中國著名的陶都。在其市中心南面約二十公里的丁蜀鎮,是紫砂泥的產地。在六百多年前的宋元時代,精於陶藝的宜興人將這種「黏中帶砂,柔中見剛,富有韌性,顏色鮮艷」的泥土製成陶器,技藝於明代更趨成熟,故紫砂陶逐漸在宜興陶瓷中脫穎而出。

匠心獨運 雅俗共賞

紫砂泥是一種天然礦土,主要分為紫泥、紅泥和本山綠泥三種。由於以紫砂泥製成的茶壺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透氣性能,用開水沏茶,冬不易冷,夏不炙手,而且泡不走味,貯不變色,盛夏不易發餿,因此紫砂壺又有「世界茶具之首」的美譽,成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成品以茗壺為代表,一般來說可分為光貨和花貨兩大類。光貨,有時又稱素器,即是在造型上以點、線、面結合的不加捏塑或象形裝飾的產品;花貨,又稱塑器,是指在整個造型或局部均採用象形的雕塑工藝為裝飾的產品。紫砂器一般均不施釉,以純天然質地和肌理為美。由於塑器壺的裝飾性強,可看性高,而又雅俗共賞,目前塑器的產出總量已佔九成以上。

偌大的工作室中央,放置着一張朱紅色的木桌,背後的飾櫃整齊地排列着小巧的紫砂壺,令工作室加添了幾分儒雅。在木桌前低頭工作的老婦頭髮斑白,但精神矍鑠,氣度不凡,靈巧的雙手,不徐不疾地將紫砂泥料拍打成片、塑壺身、捏壺嘴、雕壺蓋……輕談細語中,一個充滿大自然之美的《紅聖桃壺》已然塑好。她,就是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的傳承人汪寅仙。

別以為汪寅仙拿着紫砂泥這裏一壓、那裏一捏就能把茶壺塑好,要製作一把稱心如意的紫砂壺絕不容易:打泥片、圍身筒、上口蓋、裝壺嘴、塑鈕捏嘴、均須壓好表面肌理,理清浮雕圖案,再合成一致,最後還須按照壺的紅泥、紫泥和綠泥的比例調較燒陶溫度,這些工序都是數百年來無數紫砂陶製作者的智能結晶,缺一不可。

「能選到自己這麼喜歡的一種工藝,我這輩子也感覺到非常幸運。」生於丁蜀鎮陶瓷世家,注定了汪寅仙與紫砂陶的不解緣。然而,這場緣分還得靠汪寅仙的主動。她上小學時偶然看到學校旁邊操場的一個陶業展覽,一件件精美的紫砂作品打動了她幼小的心靈。小學畢業後,她就報考紫砂工藝廠的學徒班,從此踏上紫砂陶創作的道路。

努力不懈 悟性極高

憑着努力不懈的性格,加上對紫砂陶創作的悟性,汪寅仙以十七歲之齡當上了紫砂工藝廠的輔導老師,但她認為學業未完成,在多番積極要求下,又從師朱可心、顧景舟等大師,最終成為當代紫砂工藝美術大師。

與一般的陶器不同,紫砂陶由於材料特殊,不能用機械成形,也不能以模型成形,是以紫砂陶也最能表達製作者的藝術風格和特徵。汪寅仙以女性獨有的眼光、情感意識去把握造形、色彩,使作品更富感情,更有靈性,更具風采。她善於將自然生態注入紫砂茶壺藝術之中,將自己實踐中形成的藝術心得付諸於每件作品之中。她創作的《神鳥出林壺》,壺嘴似鳥頭,壺身和壺把則猶如神鳥展翅,簡單的線條帶出生動的形象。作品《曲壺》則以蝸牛的曲線作構思藍本,《桃聖壺》、《南瓜壺》、《梅椿壺》等均是她的代表作。

創作路上 獨當一面

紫砂陶製作技藝雖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豐厚的歷史卻並沒有使它褪色。紫砂陶除了本身的創作具藝術特性之外,也是各種各樣藝術形式的載體,無論書法、繪畫、雕塑甚至各種立體幾何概念創作也可以在紫砂茶壺中看到。這種多樣性,令它成了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民間藝術。

「現在,我已經六十多歲了,如果我能活到一百歲,算一算也做不到一百年,所以現在我很想把自己的技藝傳到下一代,讓他們把紫砂技藝發揚光大。」汪寅仙並無虛話─她的兒子、女兒、媳婦、女婿全部都是紫砂工藝師,每一個都從小被汪寅仙培養,致力將現代的造型元素融入紫砂壺藝術之中,現在都在創作路上獨當一面。

血脈相承,汪寅仙就如紫砂陶製作技藝的女媧,將紫砂陶的藝術生命和中國文化延續下去。

 

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文化長河─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第九集〈宜興紫砂陶〉,9月20日(星期日)中午十二時五十分於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港台網上廣播站提供視像直播及重溫 http://tv.rthk.org.hk。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6 11:46:41 回覆
美國豈敢跟中國打貿易戰

所有政治都源於國內問題,即使它牽涉到環球貿易。美國商務部上周三宣布向中國進口鋼管加徵臨時關稅,不足一周後,美方再針對中國進口輪胎徵收特別關稅。面對華府連番出招,北京政府迅速回應,不僅對美國進口雞肉及汽車產品展開反傾銷審查,又向世貿組織提出抗議。不過,中美互擺姿態,很大程度只為安撫老家的觀眾,因此雙方的爭拗預料不會升級。

貿易爭拗大多只能惠及一小撮業界利益。以輪胎風波為例,就連美國製造商都反對向中國開火,因為被徵稅的是低質輪胎,難以跟美國貨競爭;再者,部分受影響的中國輪胎廠由美國公司擁有。開徵鋼管及輪胎關稅無非為巴結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安撫這個奧巴馬政府的主要支持力量,好等醫療改革方案能順利通過。

《斯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陰魂乍隱乍現,一度令股市心慌。這條引致災難後果的法案於1929年美股大崩盤一年內實施,是國際貿易其後陷入癱瘓的原因之一。雷曼兄弟倒閉一周年之際,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有可能爆發貿易戰,確實令人膽戰心驚。不過,整體而言,當前經濟不景氣並沒有保護主義的特徵。

中國以雞肉及汽車零件作出反擊,並不算過分。就以雞肉為例,縱使北京政府已撤銷對美國進口貨的禁令,但美國仍舊將中國家禽拒諸門外。另一方面,中國出口美國的輪胎銷售額達10億美元,徵收關稅將令約四成銷售面對威脅,即使這對整體出口來說微不足道,但北京政府也不能坐視不理。

作為美國刺激經濟方案的關鍵融資者,中國手上有遠比貿易手段更有效的武器。奧巴馬為了討好國內支持者,不惜在貿易上搞破壞,但卻不會跟自己過不去,與最大債主全面開啟貿易戰■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6 11:41:14 回覆
記者寫貪腐 竟頭破血流

內地媒體記者揭露地方官貪腐真相、報導相關事件,並不一定順暢,踩上地雷早已司空見慣。即使是規模比較大的官方媒體,也常遇上記者被毆打、刁難的事。

倒吊毆打記者

像《第一財經日報》和《民主與法制時報》,在內地算是「有地位」的傳媒,但也有記者因「負面報導」被地方公安局關押。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傅樺在北京被吉林省公安廳直屬的公安局和吉林民航公安局神秘追蹤逮捕,原因是曾發表一篇關於吉林新機場的「負面報導」。官方《新華月報》的文章表示,傅樺的遭遇「令人氣憤」;它透露,在首都機場公安局內的一個辦公室,來自吉林的公安局人員「當場把他打得血流滿面」,「到長春後,審訊人員把他懸空倒吊起來,邊打邊審。事後檢查肋骨也被打斷了。」

《南方都市報》是廣州的官方大報,屬南方報業集團,母報《南方日報》是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但記者在深圳等市採訪新聞也常有難處,如遇上地方官認為「負面」的事件,就常受到阻撓。

《南方都市報》兩名記者在深圳羅湖採訪一宗女子墜樓新聞,竟被警察以「妨礙現場勘查」為名,強行以手銬鎖住帶返派出所。事後,因報館出面交涉,記者才獲釋,相關警察「送素質提高班離崗學習反省」。

在一些縣,縣委書記、縣長是土霸,對記者的「負面報導」秋後算賬是平常事。最引起媒體關注的,是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委書記張志國,指令縣公安局派警察到北京,打算把《法制日報》記者朱文娜捉回遼寧西豐「審判」,原因是朱在《法制日報》的雜誌《法人》發表採訪稿,報導西豐縣迫害上訪者的事實。

張志國這個縣土霸,膽子可真大。《法制日報》是與國務院司法部有關的官方大報,張志國竟隨便編造「誹謗」的罪名,想闖入報館把記者捉回去。

張某的秋後算賬雖未得逞,但遼寧省和鐵嶺市對他並沒有真正追究責任,所謂問責制,只是說一說而已。

權力膨脹 法律不算事

地方官吏和民警、武警毆打或秘密逮捕記者的事頻頻發生,是因為地方官權力膨脹,市、縣的一把手都把公安局當成其附屬品,任意出動警力對付上訪群眾、接觸「負面事件」當事人的記者,以暴力恫嚇他人,以「穩定壓倒一切」為名阻撓記者的正常採訪,或對「負面報導」展開報復行動。

不少地方官吏和民警、武警的素質差,不熟悉法律也不想了解法律,靠暴力、手銬行事,討好當權官員,以致許多法律變成沒有效力的東西。如法律明文規定,民警和武警要依法行事、文明執法,禁止毆打或刑訊逼供,但他們不當一回事,地方黨政機關並未有效防範或追究■ 上官慧敏

慳妹
慳妹 2009/09/16 09:32:31 回覆

「所有黑社會都是由白社會包庇的。」這句話放諸四海而皆準。

2009/09/15 22:34:18 回覆

做實事者少, 撈油水者多.

大家都把自己的家當成偷搶騙錢的地方, 搞到了錢, 大不了把外面的地方當家...

唉...

看好文吧. 轉自思想花園

三个东北来的男人和中国黑社会
一,孔二狗

东北来的孔二狗说,当他决定从事网络写作时,用管理顾问的方法来分析什么题材最有市场价值。结果他选中了黑社会题材。

“东北黑道二十年”是今年最红的网络小说,孔二狗大发了一笔。中国真是人才鼎盛。

这本小说,明写东北黑道历史,实际上是在写整个中国改革开放历程,重大事件,权力的演化;更试图去破解中国政治的规律,笔力万钧。作者才不过27岁,是一个小小的上海滩谋生的管理顾问。孔二狗连六四也敢写进去。(不过我想出版书中已经已经删了。)孔二狗的人生理想,在三十岁前,写一本书,赚一千万,看来已经完成了。

不过也有运气的成分。今年是中国的“打黑年”,两个东北来的男人在重庆正在缔造历史,全国对黑社会题材的热情正是最为高涨的时刻。

二,王立军

东北来的王力军,空降来重庆当公安局副局长,真正掀起一场风暴。

王力军,是那种真的只有在小说中才看到的人物。他是全国教授级的法证专家,空手道高手,全国唯一仍生还的“公安部十大英模”,东北黑道以五百万价钱买他的人头,他自承和下属共把五百多个黑社会送上了刑场。

目前,重庆公安局有两百多个专案组,17000多个民警,日夜混战,内部打黑,抓自己人。

八月以来,三十多个公安局处级以上干部被抓了,包括前任局长和副局长,很多干部都是在开会的时候,当场宣布,当场扒掉警服,当场拘捕的。这些都是在全国警界响当当的人物,有些还是传奇人物。熟悉内地的人,会知道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

东亚社会的黑社会,多数有政治背景,所以无法根治。重庆是否能把黑社会完全治理,已经不是一个治安的问题,更有文化和政治上含义。

三,薄熙来

背后的导演,当然是薄熙来,他以一个政治家的风范,来运作整件事。

薄熙来自己也是小混混出身,文革时是曾经的“京城四大少”之一,对社会底层的运作,自然深有体会。

孔二狗小说“东北黑道二十年”中的主角赵红兵,本身也是高干子第出身,深谙中国的政治规则,所以才能在腥风血雨中,打败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坐上东北黑道第一交椅,发财立品。

王力军是薄熙来从东北挖过来的(薄当过辽宁省委书记),整件事,那么多高层的落马,没有薄熙来策划,是不可能成功的。

薄熙来上任时,提出十大口号,”平安重庆”是最后一项,非常低调。尽管重庆治安非常严峻,黑社会横行,但他举重若轻,以免打草惊蛇,从外面找人来处理,非常高明。

如孔二狗说的,中国黑社会的规则和中国政治的规则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治理黑社会,也必须用中国政治的方式来处理。

如果薄熙来能成功,那真的足以对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黑社会,是日本,台湾,香港,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中共将来自己就有黑社会化的最大危险,如果他能解决,找出一个模式,那真是很了不起。
慳妹
慳妹 2009/09/15 22:18:56 回覆

可以怎麼做呢? 無疑這場大競跑的起步點是極端不平等,但開倒車回到均窮年代肯定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惟有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以便讓更多人掌握到更多機會;而法制的完善和執行亦是刻不容緩。 仇官、仇富的心態演變成官二代、富二代和窮二代的新階級矛盾只會令社會不安,於事無補。

2009/09/15 19:14:36 回覆

有法而不依,見不到的就為乾淨.

死人塌屋,較大大鑊的才會受關注.(幸好社會進步有亙聯網的功力)

山高黃帝遠,官官隻護,到處楊梅.從打記者事件,可見一班.

走后門,向錢看,重特權.要成為一個廉潔的政府,談何容易.

人治大過法治的官場,只能祈望多點如"包青天"的官吧!

不然,都是 一雞死,一雞鳴.

 

 

2009/09/15 11:49:38 回覆

牆倒衆人推, 中共用粗暴既方法冶國, 冶貪又不力, 出事是遲早, 英美日印等好耐,我對中共無好感但又怕佢倒台, 一倒誰能保証不分裂, 不內耗, 內戰都是可能, 如果高層真的想反貪(但本身都有問題我懷疑其決心), 最好從外引進人材, 用更大利益打倒既得利益(如抄家分賬, 在港/台/新/其他地方招年輕人等)

前蘇聯官員在倒台時很出力, 過程中文件很多消失, 但又有新的出現, 國家資產合理合法轉移, 而過去文件記錄消失有更改有但就完美得找不出任何可疑, 貪官才是最想執政黨倒台, 亂可承機, 新政府上台又可承機, 政府才是冤大頭(套用潛規則其中一節皇帝都是冤大頭)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9/15 10:18:08 回覆
保護主義虛招 美國不願得罪中國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九.一一」宣布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實施限制關稅,美國將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徵收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百分之三十五,第二年為百分之三十,第三年為百分之二十五。所謂「特保」,是「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簡稱,是西方國家對他們進口產品「數量激增」的貿易制裁手段,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曾承諾,中國產品在出口有關世貿成員國時,如果數量增幅過大,以至於對這些成員國的相關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構成「嚴重損害威脅」時,這些世貿成員國都可以單獨針對中國產品採取保障措施。

這次輪胎案涉及的金額並不高,根據中方統計,去年中國對美輪胎出口約為二十二億美元,而中國輪胎年出口量佔總產量約四成,如果削減輸美輪胎半數產量(即失去約十一億美元出口額),即意味中國會出現百分之十二的剩餘輪胎產能,中國在金錢上的損失雖然不多,但相關產業可能會有十萬工人失業,衝擊內地的就業市場。

金錢和就業崗位受打擊只是有形損失,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是否會掀起金融海嘯之後新一浪的保護主義浪潮,而中美被稱為主宰全球經濟的G2格局會否毀於一旦?推而論之,中美表面上友好合作和諧共處的格局,是否悄悄出現變化,又再跌向互相攻擊各懷鬼胎的日子?貿易戰以外,奧巴馬政府已決定派遣國務院官員赴印度會見達賴喇嘛,此舉肯定又會觸發另一場外交糾紛……。中美輪胎戰,是否兩國關係另一次轉折的序幕?

奧巴馬的決定,和其前任布殊有所不同;布殊政府曾經對中國發起六次特保調查,但結果都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其中有四次更遭布殊本人直接否決;這次輪胎案跟過去美國的貿易決策有明顯差別:過去美國對華制裁都直接由美國商務部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處理,但輪胎特保案則由奧巴馬親自拍板,顯示是總統的個人決定,也反映奧巴馬認同制裁、「回歸」民主黨傾向保護主義的「傳統」。據《華爾街日報》分析,奧巴馬的決定有美國國內政治的考量,因他不願失去美國鋼鐵工人的支持,而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是民主黨的票倉,為奧巴馬當選總統立下過大功;與此同時,奧巴馬在未來幾個月會全力推動醫療改革,此議在美國國內阻力甚大,奧巴馬正急需鋼鐵工人及民主黨基本支持者聲援;衡量得失,最後還是以犧牲中美貿易關係作為代價。

自去年九月開始金融風暴惡化以來,全球主要經濟大國都呼籲切勿為了刺激內需振興經濟而限制外國貨入口,向保護主義招魂以保住國內的消費,因為國際貿易陷於停頓,其產生的連鎖效應將會觸發更大規模的蕭條,害人不利己。但是,從去年開始中國跟歐盟和美國在汽車零部件、玩具、原材料、禽肉等項目上都爆發過貿易紛爭,美歐國家指中國對它們的產品設下入口限制,中國也不斷指控歐美針對中國貨阻止正常貿易。換言之,貿易糾紛和保護主義在金融海嘯前後仍然持續發生,並未間斷,以輪胎案作例子「預測」中美關係出現根本變化,相信與事實和現狀不符。中美在金融海嘯之後建立的緊密關係,尤其是債權人和借債者之間的「互動」,並沒有任何轉變迹象。

美國聯儲局上周三發表的褐皮書指美國的經濟出現復蘇,但動力不足,消費者和企業仍然不願借貸,而今年第二季的政府刺激計劃令美國的經濟下滑速度大降,可以說,支持當前美國邁向復蘇的主要動力仍然來自政府的刺激經濟計劃;而奧巴馬的錢從何來?答案自然是發債融資、向中國等「富國」促銷。有求於人,美國又怎會跟中國鬧翻?

2009/09/15 00:20:25 回覆

怎會是不該說的話呢,應該要說大聲一點 !

2009/09/15 00:20:01 回覆

人兄,同意!

我自己都的孩子剛出世,這一年都不停思考究竟敝公司出了什麼問題。

內子,外父家中都是"新"火箭發射部附近的居民,有部份親友的居所成了犧牲品。

雖然發展是好事,但是,是否為面子,就一定要一種建築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的發展??

東邪

user

最新回應

立 冬
立 冬 2018/07/16

怪不得人哥幾年沒上來頭條呢.  {#icons_cat9}

WongHD
WongHD 2015/07/21

平凡兄,我沒有這個情況呀。

住家小男人(政见不同请勿拍砖)

long time no see {#icono0_45},你地可以打牌,吾准食糊 {#icons_boy4}

WongHD
WongHD 2015/06/17

係呀,真係甘,我會守多陣。 之前,我見到1788升到8蚊,所以無追入,後悔中... 你呢個post嘅兩條問題,我未遇過,所以答唔到你,希望有些網友能幫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