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整體利益重建波鞋街

2007/03/21 16:53:07 網誌分類: 時事
21 Mar

   市建局旺角波鞋街重建項目,在多番爭議後決定以清拆方式重建,雖贏得重建樓宇的住戶支持,但現時在地面經營體育用品的商舖卻堅決反對,並提出讓現有商戶優先選用新落成的舖位、以低於市價置入或租入舖位、延長免租期,或是以舖換舖方式安置的反建議。

   明顯地,市建局這項重建計劃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面對社區發展的需要,清拆不合事宜,缺乏經濟效益的建築,本是無可厚非之舉。但在事件中,既得利益者或「理想主義者」總有反對的理由。早前的天星碼頭及現今的皇后碼頭,正是箇中的表表者。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市建局自不免成為支持及反對重建者的「磨心」。尤為甚者,市建局籌組的集思小組建議將「波鞋街」蛻變成「運動城」,「波鞋城」、「牛仔時裝城」或「電子城」等遠大目標,本意不錯,但至今清拆行動的第一步仍未邁開,這些願景便如特首候選人梁家傑的政綱般,泛民本身對普選仍未能達到共識方案,卻提出二○一二年普選的要求,實在是「未學行先學走」。縱然香港大學建築系提出只拆樓上保留樓下舖的建議,或是分階段落實重建,亦惹來費時失事的指責,最終未能取得商戶的一致支持,看來只是理論多於實際吧!

   在電子傳媒報道中,波鞋街一帶的樓宇殘舊破落,「混凝土內鋼柱外露」,「水喉漏水不斷」均涉及樓宇安全。若以「人命無價」為首要考慮,徹底清拆重建是當務之急;反之,保留「波鞋街」這個特色旅遊景點,則屬次要;至於讓「波鞋街」商舖繼續經營謀利,更不應視為理所當然的因素。

   因此,市民應支持市建局清拆重建的決定,並提出保留波鞋街特色旅遊景點的訴求,讓市建局在規劃重建時引入新元素,例如考慮將波鞋街一段所在的花園街列為行人專用區,兩旁設立臨時單層平房式的特色商舖,由市建局以業主形式(或將整項業權的管理權售予領匯)按市價及合約方式出租予現時波鞋街商舖繼續售賣運動用品,騰出樓宇用地以作清拆。若然臨時單層平房式的特色商舖深受市民和遊客歡迎,更可劃作永久性設施,配合波鞋街重建的規劃,在兩旁林立的新穎商貿大樓內設有特色景點,相信不失為一個雙贏方案。

 

   至於波鞋街商鋪業主則可採用現時市建局舊樓回收方式,按七年樓齡或測量師的估值,以及計算有否租客而須作出賠償的情況下收購有關商舖業權,以作重行發展之用。

 

   市建局在重建波鞋街項目上,必須擇善固執,堅決清拆殘破樓宇以保障居民生命安全;保留特色景點符合社會整體利益,才是市民樂意看見的。至於營商者的商業利益,只要依法而行,不讓有心者謀取更大私利,最終定能得到公眾的支持。

 

 寫於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