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 佛教修行的方法=在心

2010/03/14 20:54:05 網誌分類: 練功修行與神奇醫學
14 Mar

迴響: 佛教修行的方法=在心

=======================

fox 淨: 建議 {練功不是佛教修行方法}

有網友在講說神異事蹟
還有 '無極神功'
不過這不是佛教修行方法哦
很多外道比較喜歡這樣講哦
好像離開板題了哦?
Sleep Rest :他可能是針對身體的部份吧
不過跟修行應該沒什麼關聯
---------------------------禮敬的善知識
法界吉祥
謝謝您的寶貴建議
起初末學從友人在美國博士後研究寄來電子檔
大略看了一下
針對您的問題, 淺見回答, 敬請指教
1. 佛陀說三藏十二部49年, 所開示的主題, 不外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2. 佛陀強調法門無有高下, 八萬四千法門, 門門皆是法
3. 這位作者是佛教徒, 他深知行醫後遇到障礙後, 深知因果所致
   大悲大仁心故, 勸導病患要深修金剛經, 六祖壇經, 了凡四訓, 道德經,
   密勒日巴大師傳等等....靠自悟自度, 雙管齊下, 心與身的修行, 康復在望
4. 佛陀是人類的導師, 亦是大醫王, 諸多經典亦詳載, 病由於心病故, 引或導,
   皆能使身與心順入淨土安樂, 唯必須賴眾生躬身行踐, 止息無明妄心與不當習慣,
5. 打坐, 氣功, 太極拳, 經行, 誦經, 等等, 皆是引人止念入定的方便法門
6. 佛經亦有【無極】二字
請見
(1)大明度無極經
釋文: 凡六卷。又稱大明經、大明度經。
吳.支謙譯。收於大正藏第八冊。內分三十品,有:行品、天帝釋問品、清淨品、不可計
品、守空品、強弱品、囑累阿難品等。
大明,即摩訶般若之意譯;
度無極,即波羅蜜之意譯
本經之同本異譯經較重要者有:後漢支婁迦讖所譯之道行般若經十卷、後秦鳩摩羅什所譯
之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十卷、唐玄奘所譯之大般若經第四分等〔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
紀卷五、開元釋教錄卷二〕p799 
(2)無極尊 
釋文: 
為諸佛之通稱。無極,為涅槃之異稱。佛證涅槃,一切萬德皆無窮極,故稱無極尊。
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讚歎迦葉佛之德(大二六‧四四上):「眼如雙蓮華,弱拘樓陀
樹,於下成佛道,三界無所畏,行步如象王,我今自歸命,稽首無極尊。」 
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彌陀證無極之涅槃,接引往生之人,契自內證,故特有此
。法霖之和讚望溟記闡明其十種無極,即:
(一)威神無極,十方諸佛皆共讚歎。
(二)名聲無極,十方世界皆聞其號。
(三)光明無極,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四)壽命無極,盡未來際無有滅期。
(五)身量無極,身遍法界。
(六)拔濟無極,使人一念往生,昇道無極。
(七)與樂無極,與人快樂無極。
(八)應變無極,應聲即現。
(九)
利益無極,廣度有情。
(十)施德無極,於一念得無上之功德;或為眾開寶藏,廣施功德寶。〔讚阿彌陀偈〕
.
由此故, 末學取得作者同意, 轉載廣利眾生, 諸病苦由源自自心之病生起,
唯有學習愛己愛人, 利己利人, 必能不藥而癒, 或大病變小病, 或小病變無病...
隱士淺見合十敬安
功德迴向十方法界
一念霜融悉皆清淨
敬請連結淺讀維摩詰所說經(164)菩薩追根究底

「無住」是「能」。當此「無住」一念迷時,則為凡夫,

那時的念多為「顛倒想」;又此「無住」一念悟時,則為佛,

若時時皆悟,稱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此稱「覺」稱「迷」皆從永不停息的「無住」而出。

真所謂「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因此維摩詰大士回答了「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因此這「能」 ,一時不察則稱無明;時時覺察稱「無上正等正覺」,

既從『無住』立一切法,那麼修正時,亦從「無住」處著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