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剝皮寮老街

2010/04/12 16:51:35 網誌分類: 經行偶拾
12 Apr

 

坐捷運在龍山寺下車
右彎在龍山寺的右方向走, 可以看見
懷古知性行程約需慢慢磨蹭三小時才能走完
走進走探索令人忘了今夕是何夕之感

古今時空交錯看世界, 細觀品嚐三個時代的發展故事...
滄桑淒美看當年...
人去樓空味無窮...
.

地點:老松國小校園南側,範圍為今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
.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北區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由於在日治時代的都市計畫中劃歸為老松國小預定地而限建,因此街區仍保留了清代及日治時代開發的空間紋理。

在目前可獲得的艋舺地契資料中,嘉慶四年(1799)稱為福皮藔,道光十八年(1838)至清末,此街則為福地藔街。日治時代稱為北皮藔街,光復後則以廣州街x號及康定路173巷稱之。

在民國四十二年蘇省行的〈艋舺街名考源〉中以「剝皮寮」稱之,爾後出版的《臺北市志》,以及《剝皮寮古街歷史價值調查研究》、《剝皮.變臉:剝皮寮古街再造計畫》等書,皆沿用「剝皮寮街」的稱呼,後經報紙、新聞的廣泛使用,「剝皮寮」一詞成為普遍的通稱。

「剝皮」一詞的由來眾說紛紜,目前仍舊沒有確切的答案,或以字解釋著眼,認為「剝皮」之名來自於剝樹皮、剝獸皮;
另以發音相類著眼,認為「剝皮」即是「北皮」各家說法莫衷一是,仍待進一步的資料加以考證釐清。

3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舉辦「剝皮寮的童畫」剝皮寮歷史街區寫生比賽,
以剝皮寮歷史街區之自然、人文、建築及活動等各種風情樣貌為題,
以寫生呈現剝皮寮豐富的文化資源,鄉土教育中心免費提供四開圖畫紙,

歡迎本市國小中高年級組及國中組學生來自由揮灑屬於剝皮寮的色彩,最高獎金有圖書禮券3,000元喔。
http://59.120.8.196/enable2007/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13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