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輔導員 - 伴賭徒踏上漫長戒賭路

2007/03/26 12:21:12 網誌分類: 未分類
26 Mar
賭輔導員 - 伴賭徒踏上漫長戒賭路
文︰queenie
攝影︰martin chan

 
楊慧兒小檔

學歷:擁有新聞學學士、大眾傳播學學士及輔導學碩士學位

職位:循道衛理中心輔導員

工作簡史:曾任職大學助教及就業輔導員,現於循導衛理中心負責戒賭輔導及心理輔導工作。
外型硬朗穩建的Stevie說話不徐不疾,聲線低沉而有親切感,既有輔導員本色,亦流露著女強人氣質。
朋友家裡有成員賭得無法自拔,
常惹來大耳窿收數,
家居門口遭淋紅油,
累得家人提心吊膽,
甚至頻頻搬遷,
賭癮帶來的禍害可真嚴重。
因為工作關係,
戒賭輔導員楊慧兒 ( Stevie )
聽盡千奇百怪的賭博故事。
當大眾對病態賭徒的印象總離不開
「自私」、「不務正業」及「累街坊」
等負面詞語,她眼中的病態賭徒,
卻個個是有血有肉的人。


病態賭徒與戒賭輔導
戒賭輔導在歐美國家已有幾十年歷史,但在香港出現卻只是兩年多前的事。Stevie指出,據統計香港現時約有12萬名病態賭徒,賭波規範化以後,預計情況會更嚴重,社會對戒賭輔導服務的需求亦將會增加。

在香港,賭博情況比起外國是否嚴重?

個人認為香港情況較嚴重。中國人的賭性相當重,過時過節,大伙兒坐在一起,少不免會打牌賭幾圈;飲宴以前,必然有人打麻雀,賭幾百元是等閑事。歐美國家的社交聚會卻不一定會以賭博為樂。此外,香港居住環境擠迫,許多人工作沉悶,賭博便成為一種很刺激的調劑。而且,在香港借錢比歐美國家容易得多,沒有工作都可以申請信用咭,周圍都有街招宣傳怎樣可以不經批核便借到錢。在輕易借到錢的情況下,政府又通過賭波合法化,賭博風氣旺盛,相信本地將有更多人成為病態賭徒。

甚麼是「病態賭徒」?
當一個人對賭博已經完全失去控制力,我們便稱之為病態賭徒。所有接受輔導的病態賭徒都需要先承認自己對於控制賭博已經無能為力,才能針對問題作出改善。我們亦有問卷可以測試一個人是否病態賭徒 ( 詳見附
表 ),分辨他們是否需要接受戒賭輔導。

香港有多少團體在做戒賭輔導工作?
連循道衛理中心在內,主要有三個團體。最先做這類工作的是工業福音團契,其服務在2000年開始,另一間教會亦有類似服務,這兩個機構的戒賭輔導服務都帶濃厚的宗教色彩,他們基本上是以基督教信仰影響一個人,聚會採用唱詩、祈禱及分享等形式,就像福音戒毒一般。我們選擇不走福音戒賭路線,是因為有些人對宗教感到抗拒,不帶宗教氣息的路線比較適合他們。另外,我相信個別機構亦設戒賭服務,不過可能規模較小。

戒賭輔導與心理輔導有甚麼分別?
一般心理輔導只需為求助者處理心理問題,但病態賭徒除了有心理問題外,連債務都有問題,常欠下大耳窿或財務公司一大筆錢。在這方面,我們沒有資源,但有財務顧問可以幫助他們進行債務重整,有需要的話亦可轉介外間的財務顧問。此外,賭徒的家人常常受到大耳窿或財務公司騷擾,我們需建議賭徒家人如何應付這些情況,一般心理輔導卻不會處理這些問題。

求助者通常是甚麼人?
有七成是賭徒的家人,希望我們為賭徒進行輔導,有兩成是賭徒本人。賭徒第一次上來接受輔導可能是被家人「挾持」上來,不過很多都會慢慢變得自願。據開展服務後半年內的統計數字顯示,有七成賭徒年齡介乎30至49歲之間,超過七成經常賭馬或到賭場。半年內有75個賭徒接受過輔導,其中65人是男性,只有10人是女性。部分賭徒家人情緒受困擾,亦需要接受輔導。

有何輔導方法?
大致分為個人輔導與小組輔導。如果賭徒的賭癮嚴重,在他們願意的情況下,我會安排他們每星期接受一次個人輔導,與他們討論嗜賭的背後原因,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成長歷程和自我形象。對賭徒的家人,則會盡量紓解其情緒,並建議一些對待賭徒和收數人的方法。

另外每個星期都有小組輔導,鼓勵賭徒與家人一起參與。小組每個星期聚集兩小時,集合多個賭徒與家人一起傾談。組員找到同道中人,容易感到被認同,可以暢所欲言地分享自己的家庭、工作、財務各方面的情況。組員說到債務重組情況,其他過來人經常會提出自己經歷,給予有用的建議。小組裡,賭徒能夠聽到其他過來人的故事,組員間互相融合、支持,功效頗佳。如果看見賭徒情況有好轉,我們會將個人輔導面見密度慢慢減低,最後結束個人輔導,但仍鼓勵他們繼續返小組。

聽盡傳奇賭博生涯
說起「賭徒」,不其然會聯想到「嫖、飲、盪、吹」。Stevie指出,與很多人所想的相反,賭徒並非有齊所有壞習慣,多數除了嗜賭以外都算得上是好人,而且每人的故事都頗富傳奇性。

你對賭徒有何看法?

以前修讀戒賭輔導課程,班內不少同學曾經是病態賭徒,聽他們分享賭博生涯,發覺每人都有個精采故事,很多同學由「賭到七彩」變成一毫子都唔賭,過程頗傳奇。賭徒的境況都很悲慘,最無奈的是除了自己慘,還常連累到周圍的親友。根據統計,一個病態賭徒,平均使17個親友受累,當中包括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子女與其他親戚朋友。你可能覺得他們自私,但另一方面他們又身不由己,對於賭博已經失去控制力。我也發現求助者除了嗜賭以外,在其他方面都是好人。我處理的個案中,賭徒通常最多只食煙,除此以外很少壞習慣,很多還是愛錫兒女的好父親。戒賭這條路很漫長,我覺得能夠幫助他們,是很有意思的事。

有沒有一些難忘的輔導個案?

工作上常聽到很多千奇百怪的故事,其中有一位男士8歲開始賭博,童年時沒錢,就用花生、汽水來做賭注,賭到40多歲還在賭。他是一位有才華的商人,試過風生水起,買了幾層樓,開了自己的商店,但因為嗜賭,試過一晚在澳門輸了6、700萬元,前前後後共輸了幾千萬元,婚姻面臨破裂,最後他來找我們協助,終於都能戒掉賭癮,重新開始建立新的業務。

你怎樣量度工作的成效?
從戒賭輔導的角度來說,我們通常不會用「成功」這字眼,因為很難定義甚麼為之「成功」,賭徒兩個月沒有賭,或者兩年沒有賭,不代表日後不會再賭。在香港,賭博很方便,尤其病態賭徒身邊都有很多熱衷於賭博的朋友,很容易受誘惑而再賭。我較重視求助者情況是否有改善,能否做到他所承諾的進步。例如以前一個星期打幾日麻雀,現在每星期只打兩小時;以前每次下注200元,現在每次只下2元,我已覺得輔導有成效。

在你的經驗裡,求助者是否一般都會有改善?
病態賭徒測試
如果你/你的家人有以下情況的其中五種,就屬於病態賭徒,需要盡快尋求戒賭輔導。

1. 一賭就停不了手

2. 贏了就想贏更多

3. 輸了就想在下一注把輸了的錢再贏回來

4. 債項日益增多

5. 投注額多過正常收入

6. 開始借錢去賭

7. 花在賭博的時間愈來愈多

8. 因為賭博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無心工作。

9. 與家人的關係日漸冷淡,甚至惡化。

10. 覺得賭是唯一能夠提起興趣的事

11. 曾因輸掉很多金錢而想過輕生

( 資料來源:循道衛理中心,電話:2520 4933 )
Stevie 表示,在輔導過程中有改善的賭徒,很明顯會開心了,「因為他們覺得有自主力,有成功感,能得到周圍人的認同,家人開始願意與他們傾談,關係能夠重建,自然帶來很大的滿足感。」

如果他們有心,通常都會有改善,分別只在於速度快慢。

有否經歷過一些失望的情況?
常常有。有賭徒一直有返小組和接受個人輔導,情況穩定下來了,但突然一個月不見人,後來才知道他又再賭;有求助人突然「走佬」,原來他一直欠了許多債,卻向我們隱瞞;也有求助者一直接受個人和小組輔導,但原因只是為了滿足家人或應酬我們,其實自己並沒心戒賭,不覺得沉迷賭博有問題。

面對這些失望的情況,你如何應付?
我不會將期望訂得太高,因為我深明戒賭是一件難事,有心理準備他們可能戒不掉。我們所能做的有限,只希望互相建立信任,從而幫助他們,若他們選擇隱瞞,我們也控制不到。幸好這類情況不多,通常都會在求助期間有改善。

賭癮與家庭
Stevie說,賭癮不是賭徒的個人問題,在很多個案裡,賭癮始於家庭,對家庭有嚴重影響,能否戒掉賭癮,動力亦來自家庭。

輔導過程中,你會和賭徒討論成長過程和家庭背景,這與他的賭癮有何關係?

舉個例,我負責過一個個案,一家裡有兩兄弟,弟弟讀書讀到中五,哥哥大學碩士畢業,周圍人都常讚賞哥哥,父母也完全不擔心哥哥,對弟弟卻有很多管制和援助,連弟弟供樓,父母也出錢付首期。弟弟心裡埋怨為何哥哥可以如此獨立,自己卻事事不能自己做主?於是便去賭,希望贏了10幾萬,便不用父母幫忙,漸漸賭得不能自拔。其實父母沒有看輕他,只是做法方面使弟弟覺得自己很沒用,使他想博命贏錢證明自己。很多賭徒染上賭癮,都是為了藉賭博證明自己的價值。

你會建議家人怎樣對待賭徒?
我們有句「三不」箴言:「不離,不棄,不借」。所謂不離,就是賭徒差到極,也不要離開他;不棄,即是不要放棄他,給他機會改變;不借,即是千萬不要借錢給他還賭債。

「三不」應該很難做到吧?
很難,所以即使家人做不到,我們都能夠完全明白和體諒。你要一個太太失望完再失望,對丈夫仍不離不棄,實在不容易。「不借」更難,中國人重視血緣關係,做母親的即使用盡「棺材本」也要幫兒女還債,甚至要求其他兄弟姊妹借出錢來,這使戒賭工作難上加難。家人借錢就等於縱容,對賭徒來說,一次又一次的借到錢,欠錢又不用自己還,間接鼓勵他們繼續賭。很多時候,父母為兒子還債,還到完全沒錢了,反而會是好事。

有時父母替兒子還債,是因為紅油已經淋到門口,或經常受大耳窿或收數公司纏擾。賭徒家人面對這些問題,你有何建議?
可以報警,或告訴騷擾者賭徒已搬走,或已經與家人脫離關係。通常大耳窿不會傷害賭徒家人,因為這樣對他們沒好處,他們不會因此而收到錢。為免賭徒繼續向財務公司或銀行借錢,家人甚至可以向銀行申請將自己兒子列入黑名單。

染上賭癮,對賭徒的兒女又有何影響?
如果父親是賭徒,賺來的錢通常會輸清,沒錢給家人,兒女生活不能飽足,買不到喜歡的東西,自然會不開心。父母為錢鬧交,小孩子都會看在眼裡。父親常流連在賭場或馬場,回到家裡就看馬經,也會使小朋友感到沒有父愛,部分兒女甚至自小便看不起父親。長大後或許能夠體諒,於是便 「挾持」 父親來見戒賭輔導。另一方面,兒女是幫助賭徒戒賭的動力。曾有賭徒看見兒子在畫畫,他突然想到,「如果我繼續賭,是否想兒子有樣學樣?」又試過有賭徒看見兒子剛剛出世,站在產房外看著熟睡的嬰兒,心想:「如果我繼續賭,將來兒子會怎樣呢?」 賭徒能夠成功戒賭,很多時都是為了兒女著想。

我與戒賭輔導
很多從事戒賭輔導的人士都曾經是賭徒,想以自己的經驗幫助其他人,Stevie是一個例外。

你本身未試過沉迷賭博,為甚麼選擇戒賭輔導這行業?

我一向有興趣做與人有關的工作,大學讀大眾傳播讓我認識到傳媒對人的影響。其後曾在浸會大學做過助教,又在循道衛理中心做過就業輔導員。輔導是溝通的一種,比起大眾傳播,輔導是很前線、很貼身的工作,有清晰的target group。工作上,我了解到現代人的問題愈來愈多,也發現自己在與人溝通方面能力不錯,頗適合輔導工作,使我決定在公餘時間修讀輔導學碩士課程。

兩年前,聽說工業福音團契開設了戒賭輔導服務,一聽就覺得非常有趣,因為以前從未想過做戒賭輔導。另一方面,這提醒我香港社會裡賭博問題愈趨嚴重,便報讀了一個共12課的戒賭輔導課程。適逢香港去年年中常討論賭波規範化,中心幹事看見病態賭博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又知道我在修讀這類課程,便建議我做多點戒賭工作。現在我有一半時間在做戒賭輔導,一半時間做心理輔導。

賭徒與你的背景很不同,與他們溝通,你有何秘訣?
這涉及輔導技巧。我會當他們是普通人般與他們傾談。過往很多病態賭徒的家人打電話來查詢,希望帶賭徒來見輔導,我們都鼓勵家人不要強調賭徒是「有問題」的,盡量將他當作正常人,引導賭徒上來傾談。若太強調賭徒的行為「有問題」,基於自衛心態,他們都不會願意求助。

對將來有甚麼期望?
希望可以做多點戒賭輔導工作,幫助有需要的人,其實不單是我在幫助輔導對象,他們也在幫助我。首先,他們給我機會實踐自己所學,他們的經驗也給我學習的機會,因為他們經歷過我從來未曾經歷過的事情,與他們交流能刺激我思想,幫助我從別人的角度看事物,使我看得更全面。http://www.jiujik.com/jsexpertsdetails.php?lcid=HK.B5&artid=3000005714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