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eman 皈依源頭
Coleman 皈依源頭
Coleman 皈依源頭

史上最偉大的賺錢秘密 3

2010/07/08 06:33:05 網誌分類: 閱讀
08 Jul

15. 布施帶來150萬
By John Milton Fogg


許多作家都給自己的作品冠以“最暢銷”的名號, 唔... 也許是的,不過可能只是在Ain't Words Cool 書店(他們老家的一間小書店)裡是最暢銷的. .. 而真正能銷出100萬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也是John Milton Fogg 對他的《世界上最偉大的網絡》一書的要求。他又是如何實現這個目標的呢? John 的回答是...

我把這本書免費送出去。

我是在1992年寫的《最大的網絡》。那個時候,我有一個名為Upline 的刊物,也是該刊的編輯;這個刊物主要面向網絡營銷行業。當時我大約有幾千個訂戶。

我沒有錢來開版出書。我的一個在這個領域的朋友兼導師,人稱“老大”的 Tom Schreiter 建議我將這本書“預售”給那些有能力賣書的人:圖書批發商,網絡市場的賣家,或者是有雜誌或產品目錄可以用來做廣告賣圖書、磁帶和工具的人 們。 Tom 讓我用最低的價格來和這些人作交易,以讓他們能賺得多點(這樣他們推銷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支付印刷費用,同時積累利潤來印更多 的書。 Tom 本人以每本3美元的價格買了1000本。

我問他要怎麼來賣這些書。他告訴我,他不賣,他要把這些書白送出去。

這引起了我的注意,因此我問他,“為什麼?”

Tom 解釋說,他要培育市場(它稱之為“下種子”)。他覺得會有很多人喜愛這本書,他們將會回來買更多的來 送人或銷售。同時人們又會口口相傳的為這本書廣告,這就意味著他和 我將會賣出更多的書。

Tom 又對我解釋“超值”禮品的意思:他會提供這樣一個優惠:把《最偉大的網絡》等作為免費禮品與某產品捆綁贈送,以此作為刺激購買的一個激勵措施。顧客得到的是一個價值10美元的禮物,而Tom 只為之花了3美元。

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易,可以幫他賣更多的產 品。

對大家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交易,他們得到了免費的 禮品,感覺很好,也更願意繼續買他的產品。

雖然我不知道這幾年Tom 到底賣出了多少,但我知道他不僅賺回了他的投資,並且還額外賺了許多。

當我看到一個好主意時,我會立即敏銳的捕捉到它。因此我開始把《最偉大的網絡》送給所有Upline 的訂閱者。

我的訂戶收到了免費的禮物,就更願意來買這本雜誌。而我的書也被最有可能宣傳或幫著我賣的人閱讀。

當我們的網站成立時,我把《最偉大的網絡》放到網站上 贈送。

這些年來,我總共送出了大約40,000本書,成本大 約為50,000美元。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布施了50,000美元。

但是,(無論是誰)每賣出一本《世界上最偉大的網 絡》,我都可以獲得一美元的版稅。這還不包括我自己在批發和零售中的“額外”贏利。

你算一下。

我的估算是:總共我會有150萬美元的淨利潤。

所有這一切,只是因為我把自己的書給布施出去了。

下面是另外一個關於布施的力量的真實故事:

你知道 Seth Godin 是誰嗎? (他是除Joe 以外的另一個網絡營銷大師) Seth 寫了一本書,叫《思想病毒》。這本書發起了一場革命。 Seth 把這本書放到網上提供免費下載,大家都說他瘋了。這本電子書的下載多達150多萬次。然後,他又出版了精裝版本,標價45美元,並在銷售中 獲取了巨額的贏利!你自己去想想這件事。

我有一次有幸為《網絡時代》雜誌採訪Seth Godin。他給我講了一個“布施營銷”的故事,我聽了感到非常震 撼—— 真的是非常精彩!

Seth Godin 認識一個出色的民間歌手,她為孩子們作音樂。她有5張 CD,並準備自己銷售。當時Seth 已不再做顧問工作了,但是這位女士是他的私交,因此當她問Seth 有什麼辦法可以賣更多的CD 時,這位“許可營銷”先生(“許可營銷”也是他寫的一本書的名字)同意為她出主意。

Seth 問她的CD 售多少錢一張;她說15美元。 Seth 又問,生產一張CD 加上包裝成本總共是多少?她說只有80美分。因此,Seth 說:

“你瞧,每次人們買1張CD,給他們2張。第二張對他 們沒一點用處,因為兩張的音樂都是一樣的。那他們拿第二張會怎麼處理呢?他們會把它做為禮物送出去。一個孩子把一張CD 做為生日禮物送給另一個孩子,後者可能就會再買兩張、三張、四張或更多,因為父母們討厭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聽同樣的歌。”

就像我剛剛說過的,“太精彩了”。每送出一張CD,都能帶來一個額外的銷售,使這位歌手 增加14.2美元的利潤。正如Seth 指出的那樣,父母們可能會再買兩、三張,甚至全部的五張碟。每次購買,他們都會得到額外的一張免費CD,他們會把 這張免費碟送給一個朋友,並且肯定會說類似的話,“這張唱碟非常好。您的小Harry 一定會喜歡的。”

哦,通過這種贈送CD 的方式,這位女歌手的事業成兩三倍的增長。

-------------------------------------------------- -------------------------------------------------- -

John Milton Fogg's website 的網站在:

http://www.GreatestNetworker.com/is/jmf  

16. 永不失效的定律
By Dr. Robert Anthony


兩年前,我收到了一位朋友發給我的電子郵件,她告訴 我:“我剛剛上了一個網站,這個網站的主頁引用了你書本上的一句話。”。

我察看了一下,確實如此,這句話來自我的一本書《完全 成功的高等公式》,而且在主頁很明顯的位置。

我察看了這個網站以後,對這個網站所提供的服務印像很 深。我聯繫他,並且告訴他我對他所提供的服務印像很好。除了引用的那句話外,我又給他寫了一篇短文稱讚他的服 務。他簡直難以相信,我會不提任何要求地為他做這些事情。

我的目的就是支持他,並幫助他成功。在這件事上,我根本沒有想到要求任何回報。我知道宇宙會來負責所有的“報償” 的。

我的支持的結果是,我發現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他的網站 的銷售有明顯的增加。那段時間,我們從來沒再聯繫過,我也的確把這件事忘得 一干二淨。

大約一年多以後,他給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有人在 我網站上看到了你寫的讚詞,他們想和你聯繫。他們說這很重要,但你同意我把你的私人電子郵件地址給他們嗎?”

很奇怪的是,我當時毫無猶豫的就說,“可以,讓他們和 我聯繫吧。”

這是自從一年多以前幫助他後,我和這個站長唯一的一次 聯繫。

接下來我就聯絡這位給站長去信的人。這次聯繫改變了我的生活。

最後,這個人成為我的親密朋友,也是我新的業務經理和 市場主辦。在他的幫助下,我的業務增加超過500%!

所有這些都只因為我免費的提供了幫助,而沒有要求回 報。這也是“互換(布施/獲得)定律”在起作用的一個直接 結果。

這是一個永不失效的定律。

-------------------------------------------------- -------------------------------------------------- -----------

Robert Anthony 博士是幾本暢銷書的作者。參考他的網 站:www.drrobertanthony.com

17. 布施確實必致獲得
By Bob Burg


每當我說到“網絡”的時候,我總是要強調我所說的“網 絡”的含義。

一般說來,“網絡”這個概念總是被人們所誤解—— 很多人先入為主地把一些負面的意義和它聯繫在一起(例如,在參加一個只有一小時的商務/社交聚會的時候,盡可能多的把你的名片塞到別人手裡;滔滔不絕的向別人介紹你 的公司和你的產品等)。

但我將“網絡”定義為:對互利、互惠、雙贏關係的培 養。

如您所見,這裡面強調的是“布施”。

“等一下!”你可能會問,“這豈不是那些盲目樂觀者的 天真思路,在現實社會中根本行不通的那種嗎?”

你錯了。 “布施”行得通。

我再說一遍:“布施”真的行得通。

這裡面絕對沒有任何“過分樂觀”的成分。不論是在精神層面,還是在物質層面,“布施”都行得 通。不過,我們現在還是先看看“物質”層面吧。

有一條我稱之為關於“網絡”的“黃金定律”,即:“在 所有條件等同的情況下,人們傾向於和那些他們熟悉、喜愛和信任的人做生意,或推薦生意機會給這樣的人。

當我們向某人布施—— 或者為其服務—— 的時候,我們就是在朝向“熟悉、喜愛和信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常說,獲得生意機會和推薦的最好途徑,就是給予他人 生意機會和推薦。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對方知道你對他很關心,甚至要推薦生意機會給他 時,他會對你有良好的印象—— 更確切的說,是“極好的印象”,並願意為此而回報於你

當然,也不是說你只能布施“生意”,你也能布施別的東 西,例如信息,不管這個信息使有關對方生意的,還使有關對方個人、社交、甚至娛樂的。

你也可以向別人推薦(或贈送)書籍,只要你確認那是對 彼真正有價值的。

也許你得知某人的孩子正在謀求某個公司的一個職位,而 你恰巧認識該公司的人事經理,你可以打一個電話過去,向對方推薦這個孩子,幫助他獲得這個工作機會。

具體“布施”什麼並不重要。請允許我與您分享一則我自己經歷的一件事情。那時我已經專職從事主題演講好幾年了,有一位我一直想 接觸的客戶—— 他管理著好幾個分支機構—— 但我卻找不到一個切入的機會;可以說,我連如何去找這樣的機會都不知道。

後來,在一次演講者的會議上,我認識了一個老資格的演 講專家。我設法與他及其家人結交,並儘量找機會和他們接觸。

那時,雖然我知道他是一位成功人士,但我從來沒有向他 索求過什麼;我只是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力的幫助他。有好幾次,我都已經和商家約定好了,但我最後還是推薦 他與商家合作。

因為我常在雜誌上發表文章,所以我還經常向編輯們推薦 他作為投稿者——這對我來說並不損失什麼,但對他來說卻是一個極好的宣傳。這就是布施的奇妙之處:它對任何人都有好處,卻不會有 損任何人的利益。

幾年後我通過其他人知道,那位我一直想接觸但不得其門 而入的客戶,正是這位演講家的主要客戶之一。

也許我現在可以直接向這位資深演講家提出引薦的請求, 但我覺得這樣做不太好。我不想讓他感覺到由於我超乎常情地幫助他而使他“欠” 了我什麼。不過,我可以向他請教與該客戶交往的最佳方法和途徑。

我對他說:“我知道這是你的一個大客戶,我並不是想讓 你引薦我。不過,我確實想知道,如果我想和這樣的客戶聯絡,最佳的途經是什麼;我想起碼要讓他們知道我是誰,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以為將 來進一步發展關係打下基礎。”

唔...長話短說吧,他根本沒按我說的來——

他說:“我讓我經常聯繫的那個傢伙給你打電話!”

他說到做到。

這位客戶,連同我幾年來一直企盼他的公司的業務,給我 帶來了數百萬元的銷售業績。

這件事不是第一個,當然更不是唯一一個“提前布施將帶 來豐厚回報”的例子。這是我運作我的生意的方式。這是我運作我的生活的方式。

提前布施真的很靈。

不過請您一定要警惕:您不能以直接或間接的利益互換的 心理而進行布施。

實際上,如果你這樣想:“他/她能給我什麼好處?”帶 著這樣的心理去布施,布施法則就不靈了

並不是說你不會得到回報,而是說,你得到的可能只是 一種“一次性”的東西,是一種出於“義務”的行為;它不大可能激發人們對你的“熟悉、喜愛和信任”的感覺,從而不能引致人們樂於看到你的成 功

布施——僅僅因為它是我們應當做的、正當的事情;免除 對直接利益交換的期望心理,你會發現,“布施/回報”的法則,是最為真實和普適的。

-------------------------------------------------- -------------------------------------------------- -----------

Bob Burg 是跨國專題演講家,他的主題是關於“商務網絡”和“正向說服技巧”。他還著有《無限推薦》和《無脅而勝》,其銷量都超過 100,000 冊。如果你希望註冊他的免費電子周刊,請訪問 www.burg.com。

“愛是一切布施的總導。”

——James A. Decker, 《高尚的決定》

18. 布施與回報——沒人告訴過你的細節
By John Zappa


關於“布施與回報”的宇宙法則,各種文章討論已經夠多 的了。但是,在我和很多人交往的過程中,我發現在如何實施這 些法則的細節上經常有不少的誤解。

一般的說法是:你布施得越多,獲得的回報也越多,正如 俗話所說的“有耕耘就有收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種說法本身並沒有錯,但我認為,有關這個奇妙法則的 誤解可被該法則的一個簡單推論所清除;這個簡單的推論就是:關鍵不在於你做了什麼,而在於你為什麼去做。你的意圖和動機才是最重要的

這意味著你應該以“布施的快樂”為你布施的動機反過來說,如果你期待著“獲得”,你就破壞了布施的動 機——宇宙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欺騙的

以期待“獲得”的心理去布施,這本身就是“貧乏”的表 現,它向宇宙發出這樣的信息:“我需要'獲得',因為我擁有的太少”。你的這個信念會很快得到確認——貧乏的能量震動只會吸 引更多的“貧乏”

這才是真正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我知道有不少人在布施的時候很不情願,或在奉獻了自己 的時間或金錢後感到貧乏。如果你是出於不得已的“義務”而布施,或者將布施看成 一種“犧牲”,你深層的感覺其實就是“貧乏”以“慷慨”的面具裝扮貧乏的感覺,最終只能導致失望 —— 因為,在因果關係中,“果”的關鍵在於你做事的動機(“因”)

不要將布施看成一種可以獲得回報的投資,那隻會浪費你 的時間——上帝不是一隻你可以在納斯達克股市上進行交易的股票(代碼為GODD)。 “如果我布施,我最好能得到回報或什麼的”——這種想 法根源於“我很貧乏/貧窮”。

有些人懷著隱晦的動機去布施,而另外還有些人則根本不 去布施;他們是這樣想的:“我布施不起”。 Henry Ford 經常說,有這樣兩種人—— 一種認為他們能行,另一種認為自己不行;他們都是正確的。你的信念每時每刻都在創造著你的現實世界。

上面說的都是關於布施的“不要”的部分;那“應該”怎 麼做呢?

以我個人的經驗,我建議:等待和生活合拍的時候。我們都有情緒的波動,有時候我們會感覺良好,有時候又 會心情很糟。當你感覺很好的時候,抓住這個機會,分享那本來就屬於 你的富足——布施。

要常懷感恩之心,感激你眼前的一切,這樣你就會更易於 和別人分享你目前的好運。這時你就會體會到,“美好”裡面還會有更好的來到。

我第一次真正的布施的經歷(起碼在我記憶中如此)發生 在幾年前我癌症復發的時候。當我從最初得知診斷結果的震驚中恢復後,我的心靈開始 覺醒,並開始清點我所已有的福祉。

經過幾個月的化療後,我得以在聖誕節去紐約遊玩,因為 我的醫生認為,給我一個小小的假期,讓我從化療中解放出來幾個星期,輕鬆的玩玩,對我更有好處。紐約城的聖誕燈光、冬天清新的冷風、以及我現在還活著 這個事實,都讓我情緒很好。我感到充足和感激。

在一次和妻子、兄弟一起去晚餐的路上,餐館外的一個流 浪漢向我祈求能否給他一個美元。我當時的情緒很好,因此我給了他20美元。這個舉動讓我感覺很好;讓我感覺更好的是:我使他的今 天成為好運的一天。對我來說,一個重要的細節是:我是在等候我的妻子和兄 弟進餐館的時候給他錢的;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這件事,也不想給任何人機會來質疑我的行為(畢竟我的收入有限,而且還是在重病治療當中)。如果我還需要向任何人解釋或辯解,我就會喪失布施的喜 悅和樂趣。

雖然在當時,我不知道未來將會是怎樣,但那一時刻對我 來說簡直就是完美的。我感覺很好,不想讓任何人破壞這個感覺——如果有人來 和我理論我的行為是否明智,我的情緒就會完全的被破壞了。看來,等待一個沒有人看見的機會去布施,是布施最好的 方式。

這是一個雙贏的形勢。那位流浪漢感覺很好,這種情緒至少會持續到晚上。這是我的秘密。我感到富足,並使那位流浪漢也感到富足,因為他得到了 20倍於他的所求。幾乎是偶然的,在那一刻我和生命的潮流合拍了,那是一 個布施的絕妙機會

過了幾個月,我原本以為不可能有變化的疾患補償金莫名 其妙地增加了20%。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也沒有問。

我那時還不懂什麼“布施/回報”法則;我只是跟著自己 的感覺衝動走而已。後來當我開始學習精神領域的有關知識的時候,我才了解 到這個原則。結合我新學到的道理,我認真地反思了這件事情,才看到 其中的隱含的微妙因果聯繫。

對我來說,這個原則最重要的、而且反復被證明如此的一 點就是:布施的動因比布施的行為本身起著更為關鍵作用如果某天你的運氣不好,或者情緒很差,就不要選擇這樣 的日子去布施上帝那裡沒有額外的財富點數,在這種情況下對你或別人 都不會有太多的益處。

相反的,應該等一等,等到你感覺陽光燦爛的那些日子, 選擇你心情愉快的時機,讓自己進入狀態,愉悅的布施,然後靜心觀察那美妙的結果以萬古不易的規律向你走來而如果你還在費心算計你的錢數,還要思前顧後的考慮別 人的看法,那就乾脆別布施了,因為布施的美感已經被你弄丟了。

要等待你重新置身於宇宙富足繁榮的大潮中時候,並根據 你最初的那一瞬間的靈性衝動決定你布施的錢數決不能因為布施而感覺自己的錢包或銀行賬號中少了那麼點錢——不要有“貧窮”的意識

這個宇宙規律理解起來並不困難,但想真正掌握可能需要 畢生的時間。從現在起你就可以不斷的實踐,並在這樣的實踐中獲得樂 趣。去作吧,你自己的經驗就是最好的裁判。

-------------------------------------------------- -------------------------------------------------- ---------------------

John Zappa 是德州Austin市的公關顧問。他曾經在大名鼎鼎的Coporate America(美利堅公司)工作,但他現在選擇要自己創造自己的工作。

19. 如何得到你想要的
By Susie and Otto Collins

這乍看起來是一個相當奇怪的概念—— 把你想要得到的東西布施出去,你就會得到的更多

我們(作者指他們自己:Susie 和Otto 夫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原因如下:

我們之間的關係充滿了愛和激情;我們也體會著和造物主 之間的深刻聯繫。

但我們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實際上,我們過去的關係在很多方面簡直是我們所不希望 的東西的一面鏡子。

在我們走到一起之前,我們各自獨立的做出決意:我們一 定要盡一切力量,創造一種我們所夢想的關係。

懷著創建一種不可思議的美妙關係的激情,我們閱讀了每 一本相關的書,參加所有可能的短訓班,聆聽所有能買到的磁帶,並花了無數的時間討論和探索創建美好關係的方法。

我們最終找到的方法是什麼呢?

我們布施愛。

發自我們對愛、親情和擁有美妙關係的激情,我們開始與 他人共享我們的發現。

通過我們“布施愛”的行為,和與人分享我們關於愛、關 係和幸福的心得,不僅我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深刻和密切,我們銀行賬號上的積蓄也在不斷增長。

人們開始向我們詢問:你們是如何創建美好關係的呢?

於是,從1999年開始,我們創辦了一個主題為“關係 和個人成長”的在線電子通訊。

我們與大家分享我們關於創建美好關係的心得和體會。

換句話說,我們在布施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愛。

現在,大約已經有20,000人每周可以收到我們的 《黃金關係》電子周刊。

我們還寫了三本關於“關係”的書,包括《溝通魔術》, 《你應該走還是應該留? 》,以及《創造關係的魔術》。另外還有兩本書在計劃之中。

我們不是諮詢師或治療師。我們只是真誠的將我們關於愛和關係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我真的希望我早幾年就知道這些方法——他們太奇妙了,所以我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知道和應用這些心得。

我們發現,就和金錢一樣,無盡的愛正等待著我們。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敞開自己的心靈去擁抱它。

我們對深切的關愛關係的需求,超越於我們所有的其它需 求之上。

我們現在可以幸福的說:我們相互之間擁有這種我們所想 要的關係。

作為“布施愛”的結果,我們不僅僅收穫了“愛”,我們 還收穫了金錢的富足。

我們生活在一個富足的宇宙。

布施,布施,布施。

從那來源之處,必將湧出更多。

-------------------------------------------------- -------------------------------------------------- -----

Susie 和Otto Collins 夫婦,是Ohio 州的關係學導師,作家。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他們的著作、音帶或短訓班,或註冊 他們的《黃金關係》電子通訊,請到:http://www.collinspartners.com 或http://www.RelationshipGold.com

20. 沒有錢時如何布施
By Christopher Guerriero


大約在兩年前,雖然當時我從事的是高收入行業,但我的 個人實際收入卻很少—— 雖然我仍有布施的激情—— 我只是沒有什麼東西去布施(至少我是這樣想的)。

後來我停止了上繳“天課”(即停止布施“什一稅”), 那個月的收入變得更糟了—— 實際上,一些過去曾經成功運作多次的營銷策劃也開始不贏利了。我經常感到有一團烏雲籠罩著我。

從過去數年的經驗,我知道:布施得越多,獲得的也越 多。但是,我基本上沒有什麼(金錢上的)東西去布施,連支 撐我的生意和我的員工的錢都很緊張。在那些早期的日子裡,我學到這樣一個道理:我的“布 施”不一定要來自我的銀行賬號。我學到,在艱難的日子裡,我不需要布施金錢;但我一定 要堅持布施,以建立我未來獲得福德的“儲蓄”。

我學到,如果我停止布施,我就阻斷了上蒼為我準備的 “善”的倉儲因此我開始布施我確實擁有的東西—— 時間,祈禱,以及幫助那些需要我的專業技術的人們。

回首往事,那些艱難的日子就像是一場考試,來測試我是 否已經學會:即使在布施做起來很痛苦的時候,也不能夠放棄。回首往事,我還要感謝上蒼,感謝我的這個經歷和它所教 給我的—— 也就是—— 永遠不要停止布施。我可以改變“天課”的形式,甚至改變布施的數量,但我 永遠不會停止繳納自己的“什一稅”。

現在,我先盡我的財力進行布施“什一稅”,然後再在其 他的一些項目中補齊差額款項。我經常是先交“什一稅”,因為為了達到我生活中的目 標,我和我的生意需要有大量的金錢來周轉。

而以我的經驗,為了讓金錢、成功、健康、愛和幸福在你 的生命中永不停息的周轉,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

-------------------------------------------------- ------------------------------

Christopher Guerriero,暢銷書《最大化你的新陳代謝——30天內倍增你的新陳代謝! 》的作者,參 見:www.MaximizeYourMetabolism.com

21. 我用了30年的時間才認識到這個真理
By Richard Webster

我總是布施,不過滑稽的是,我是出於恐懼而布施。

如果有人向我要錢,我總是會將手伸進口袋裡去。但如果他們沒開口,我就會昂首走過,只當沒有看見。

我的想法是:如果有人向我要錢,我就必須作出回答: “是”或“否”。如果我布施了錢,就意味著我總是有錢;相反,如果我說 “不”,就會在潛意識裡吸引“貧窮”。

所以說,我是出於恐懼而布施的。當然,我布施的也總是小數目。

“Richard Webster 通俗小說獎”改變了我的一生。這個主意源於一次我和一些作家朋友們的午餐;當時大家 都喝了點酒,然後都在抱怨通俗小說的作家們很難得到發表的機會,更難以得到社會認可;嚴肅作家們有很多機會,而商業寫手們卻什麼也得不到。於是我宣布:我要為通俗作家設立一個獎項,獎金為 1000美元。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然後我們又談起了其它的話題。

但是,“設立獎項”這個念頭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我決 定去實施這個想法。我必須承認,我的出發點是很自私的。我只是想:如果有一個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獎項,會大大的 提高我的知名度,當然也會大大有利於我的著作的出版。

我找到了一個願意發布獲獎作品的出版商;2年前,我們 正式推出該獎項。我將一等獎的獎金提至5000美元,另設一個1000 美元的二等獎。這還真是一筆不小的布施支出。

讓我高興的是,這個獎項的設立,確實讓我的知名度提高 了不少——我被邀參加了數十次的報紙和電台採訪。我想,可能是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作家贊助作家”的獎 項,所以新聞價值比較高吧。我很喜歡這件事,但除了感覺良好以外,我也沒有什麼別 的期望。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這個獎項為我打開了一扇噴湧金錢的 閘門。

我的書的銷量增加了。

我的著作的外語版稅成倍增長,且不斷收到從世界各地來 的合作意向。

我的收入(全部來源於著作)在最初的12個月裡就翻了 一番。

當然,我也比以前更為慷慨。我喜歡布施,而且我布施得越多,就會越寬裕。

我真希望我30年前就學到這個訣竅。

-------------------------------------------------- ------------------------------

Richard Webster 現在居住在新西蘭,他有很多著作,包括《你的寵物有心靈感應嗎? 》參見他的網站:www.psychic.co.nz 和www.richardwebster.co.nz



“讓你的行為表現出富足,讓你的言談顯現出繁華,你要 成為一條通向富裕的自由大道。世界需要學習關於富足的心靈科學,讓你的家成為這樣的課堂。”

——Annie Rix Militz:《富足和榮譽》

22. 布施和“交換”得來的被動式收入
By Larry Dotson

那是2001年的9月,當時我剛剛寫成一部電子書,名 為“催眠作家的寶書”。 “寶書”(swipe file)是一些廣告文作家生造的一個詞,它是作家們收集的一些成功的廣告文中的典型詞彙和文句,以用於新的廣告文的寫作。

我的問題是:我不知道如何來銷售我的書。我那時也沒有一個目標客戶群。於是,我聯繫Joe Vitale,問他是否願意和我合著這本書,同時分享收入。我還願意與他分享著作權及其相關利潤。

我知道,Joe 的“催眠”系列電子書已經很有名了,簡直成了一個品牌。只要你提起催眠寫作、廣告文、營銷等等,你就會想起 Joe——“世界上第一個催眠作家和營銷專家”。

Joe 同意了。他為該書寫了一個極具“催眠魅力”的介紹,還增加了不 少他自己的內容。我們在那年的晚些時候發行了這本書。

剩下的事情已經成為歷史:從這一本書開始,我和Joe 又共同著作了另外的7本催眠電子書。

後來,Joe 打算寫一本有關“催眠故事”的電子書—— 他當然有實力自己來寫—— 但他問我是否願意與他合寫。他真太好了;因為我與他分享,他也與我分享。這種分享的結果是一本美麗的電子書:《催眠銷售故 事》。

我布施給Joe,Joe 也布施給我,我們都大大獲利。我們每個月從電子書中的收益都極為可觀,我們之間的友 誼和業務合作夥伴關係也越來越緊密。直到今天,我們彼此還沒有真正的見過面,甚至也沒有通 過電話;所有的合作都是通過電子郵件進行的。

所有這一切都始於布施。

 

轉載:

http://hi.baidu.com/danielliulove/blog/item/fde9d810afc37379ca80c490.html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

最新回應

萬大有商量
萬大有商量 2021/03/13

很不同的見解 {#icono0_3},不過我覺得冠狀病毒厲害過吸血殭屍.

吸血殭屍咬頸後才傳染一人,冠狀病毒可以一次過傳染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