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懷琳
歐懷琳
歐懷琳

丐幫中衰的罪魁禍首

2010/07/19 08:00:43 網誌分類: 經人讀金
19 Jul

那時節張無忌冷笑道:「百年來江湖上都說『明教、丐幫、少林派』,教派以明教居首,幫會推丐幫為尊,各位如此作為,也不怕辱沒了洪七公老俠的威名?」所以我們丐幫直到元朝仍是武林的領頭羊,不過丐幫是衰落了,聲勢和天龍時代是沒法比,金大俠借張無忌之口說那是數十年來主持非人,丐幫聲望大非昔比。實際上大俠是在保護導致丐幫中衰的一位大人物,因為丐幫中衰不是起於數十年來主持非人,而是源自他們的內部鬥爭——淨衣、污衣兩派之爭。射鵰中對這二派有過介紹——「原來丐幫中分為淨衣、污衣兩派。淨衣派除身穿打滿補釘的丐服之外,平時起居與常人無異,這些人本來都是江湖上的豪傑,或佩服丐幫的俠義行徑,或與幫中弟子交好而投入了丐幫,其實並非真是乞丐。污衣派卻是真正以行乞為生,嚴守戒律:不得行使銀錢購物,不得與外人共桌而食,不得與不會武功之人動手。兩派各持一端,爭執不休。」

問題其實很簡單,丐幫是乞丐組織,起碼在天龍時代是沒有這兩派的分別的,淨衣派是天龍時代之後的丐幫幫主為了和少林爭一日之長短引進的,這個派別本來應該是個暫時組織,但是引進者沒來得及把淨衣派分拆融入丐幫的大集體中去就掛了,後任的幫主才幹不足也辦不來這事,於是時日一長淨衣派就變成永久性組織了。丐幫期待一個能把淨衣派歸建的領袖,千呼萬喚之後,這個可能的人物出現了,而這個人竟然未能完成其歷史使命,成了丐幫中衰的一大罪人,這個人就是北丐洪七公了。

詩曰:

位尊五絕更無倫,性好佳餚愛出巡。

未解內爭成後患,雖任長老似嘉賓。

少林已被邊緣化,馬鈺何曾做至遵。

嘉靖不朝明黯始,丐幫中落賴斯人。

關於淨衣、污衣兩派的源起書上沒有說明,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合理推斷出一點來源的。起碼在天龍時代末的哲宗(1086年—1100年在位)時丐幫是沒有分派的,分派那是射鵰時代的那些事了。射鵰時代開始於公元1201年左右,開篇有秦檜這大奸臣運氣好,只可惜咱們遲生了六十年之句,講的是紹興十一年十二月(1141),岳爺爺被害,郭楊生的遲殺不了秦檜。又過二十三年黃蓉十五歲在君上接任幫主,淨衣、污衣兩派已經在爭鬥了,其間隔大約是一百三十年。同時我們見到在君山,丐幫四大長老淨衣派佔了三個,明顯處於優勢地位,由出現到佔據領導地位,沒有兩三代人的時間是做不到的,一代三十年,如果三大淨衣長老是第三代,則應該是射鵰時代前六十多年丐幫就出現淨衣派了!那時發生什麼事?沒錯靖康之恥!金人的入侵,導致大量的北方移民南渡,這批人包括了加入丐幫的江湖豪傑,他們需要有一個能夠讓他們維持影響力和地位的組織,而他們和丐幫又共同的目標——抗金,很快的他們找上了丐幫,同時南渡也削弱了丐幫的力量,丐幫的建制被打散了,實力受到嚴重的削弱,為了維持第一大幫的地位急需吸收大量的新血,所以雙方一拍即合。

那麼兩派的爭端又是什麼?爭端出在淨衣派除身穿打滿補釘的丐服之外,平時起居與常人無異,這點違反了丐幫不得行使銀錢購物,不得與外人共桌而食,不得與不會武功之人動手的戒律。這是戒律之爭,本來如果丐幫的建制沒被打亂,那麼丐幫有護法長老在,則淨衣派的嚴重違規是會受到懲罰的,可是建制已亂,戒律沒人監管,這才給淨衣派提供了生存空間。爭端其實是不可調和的,污衣派屬於丐幫的原教旨主義者,而淨衣派則是改良主義者。問題在於丐幫的戒律有無改良的必要,由於大多數的基層幫眾都是乞丐,這部分人對戒律是自願或不自願的遵守的,沒討到錢花什麼錢?作為社會最底層,又如何有外人和你共桌而食?不過加入丐幫的江湖豪傑頗有一部分是有錢人,這些人又是丐幫在江湖上的主力,有錢又出力,搞點特殊化在他們就是小菜一碟了,這樣也就引起基層幫眾的不滿使丐幫出現分化。在基層幫眾看來這是原則性問題,戒律就是幫會的法律,這都可以違反還有什麼不可以違反的?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彭長老就違反了民族大義當起漢奸來了。同時基層幫眾最大的不滿是淨衣派是空降部隊,憑籍經濟能力和武功,一進幫就身居領導層,可是污衣派的人則必須從基層做起,一袋一袋的打拼才得以進入決策權,就算為丐幫貢獻最高的黎生也只背八個袋子,就因為他是污衣派的。

洪七公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魯有腳道:「幫內分派,原非善事,洪幫主對這事極是不喜,他老人家費過極大的精神力氣,卻始終沒能叫這兩派合而為一。」不過洪七公的處理方式就出問題了!戒律乃是原則性問題,如何可以和稀泥搞合而為一呢。對戒律發生異議歷史上是發生過的,只是不在丐幫而已。佛陀入滅百年之後,印度東部跋耆族的僧侶對戒律發生異議,提出十條戒律新主張,引起了諍論,而導致第二次的結集。論爭起因於嚴持戒律的波利城比丘耶捨,在毘捨離遊化時,看見當地跋耆比丘於布薩日接受信徒的金銀佈施,認為這是非法的行為,提出異議,卻遭毘捨離比丘擯逐出城。耶捨被擯逐後,前往西方,得到波利城比丘及商那和修的贊同,又赴僧伽 國取得離婆多的支持,於是集合七百位比丘,往東回到毘捨離。於是東、西雙方各推派代表四人,由耶捨長老主持,會中由離婆多就十事一一提出詢問,薩婆迦眉一一作答,會議進行數月之久,最後一致判定跋耆等比丘所行的「十事」是非法的。這就是第二次結集,或稱七百結集、毘捨離城結集。同樣是對戒律發生異議,佛教搞了次人代辯論會,一次性解決問題。可以肯定洪七公沒想過搞這麼一個辯論會,只是要求雙方各讓一步。

當然不搞辯論會大概是怕輸了的一方(比較可能是淨衣派)脫離丐幫,影響丐幫的實力和名譽。不過仔細看一下淨衣派,他們其實有點類似後來少林的俗家弟子,在少林,俗家弟子是不參與少林寺的運作決策的,丐幫同樣可以將淨衣派變成丐幫的俗家弟子。只可惜淨衣派已經加入到決策圈,不但是既得利益者,而且在決策圈中還佔大多數,再要他們脫離決策圈是不可能了。但是洪七公其實是有這樣的機會的——那是君山大會之後,彭長老叛幫,洪七公大可以前幫主加長老身份消減淨衣派的權力,甚至使之退出決策圈,從此以後作為丐幫的外圍組織存在。不過洪七公並沒有這麼做,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洪七公本身就是個淨衣派的!污衣派嚴守:不得行使銀錢購物,不得與外人共桌而食,不得與不會武功之人動手的戒律。洪七公尚未收郭黃二人為徒就和他們同桌而食,即使是後來收他們當徒弟,他們也是丐幫的「外人」,這不得與外人共桌而食一戒是犯定了;洪七公上桃花島,那是坐船去的,坐船去漁夫不敢去的地方勢必要花錢的,這不得行使銀錢購物一條又是犯的死死的了。洪七公華山論劍前已經通曉不少武功,在江湖上大大有名,如果他是污衣派的,從底層幹起,每天乞討謀生活,哪來的時間練武?所以洪七公這個淨衣派是逃不脫的了。作為淨衣派,起碼是淨衣派出身的洪七公當上了幫主,現在回過頭來取締淨衣派,那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洪七公只能要求污衣派不要逼的太緊,接受淨衣派存在的事實。這點洪七公未能取得污衣派的諒解,同時為了防止杏林子事件重演,洪七公提拔了三個淨衣派的人當了長老,目的很明確是要壓制污衣派,當然為了平衡各方勢力,老好人魯有腳也當上了長老。不過洪七公費了極大的精神力氣,只是將衝突憑他的威望暫時壓制,空降部隊和組織本身人才的爭鬥只是由明轉暗而已,並沒有得到解決,到了後神鵰時代衝突就全面爆發了,最後是淨衣派取得勝利,史火龍連老婆都娶了還不是淨衣派的?為示公正無私,洪七公無奈之下採取第一年穿乾淨衣服,第二年穿污穢衣服,如此逐年輪換的策略。這一表面的公平,使大家對洪七公好感大增,洪七公一看位置穩固了,同時還在華山上博得五絕之名,志得意滿,開始耽於享樂,假巡遊之名尋找美食,將所有事物交給長老處置,可是四人中只有一個污衣派的,你想丐幫的政策會向那邊傾斜呢?

這個逐年輪換看似公平,其實不公,淨衣派的行為其實是違反幫會法律的,這是原則問題退讓不得,現在洪七公第一年穿乾淨衣服,第二年穿污穢衣服是將淨衣派合法化,導致淨衣派成為後來丐幫分裂的源頭。這點上他就不如黃蓉來的高明,黃蓉以淨衣派的事實當上了幫主,卻把一應大小事務交給污衣派的魯有腳處理,淡化了兩派的矛盾,耶律齊未能解決兩派問題恐怕和他以淨衣派的身份當上幫主,卻又獨攬大權,同時任用淨衣派的人有關(當然我們沒有看到耶律齊任用淨衣派的人的記載。)洪七公巡遊各地,不理幫務這一逃避責任的行為其實是丐幫中衰的開始。

為什麼這麼說?其時也少林方經火工頭陀之亂,另一對手王重陽已死,全真教絕對不是丐幫對手,而丐幫竟然未能乘時而起難道這不是洪七公的錯失嗎?即使不能調和矛盾,但只要給丐幫找到一個共同的目標,大家也可以在共同的目標下放下爭執共謀發展的,這個目標由誰來訂來領導?當然是洪七公了,可是洪七公就這麼撒手不管了近二十年。這個不作為正是丐幫中衰的起點。論者說明朝由盛到衰,嘉靖當政是重大的轉折點。紅朝太祖對嘉靖皇帝很不以為然,說他「煉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幾年天下,就是不辦事」。嘉靖初登大位時曾大刀闊斧地革弊圖新,裁汰特務機關,廣行寬恤之政,頗有明君氣象。但不久便玩弄權術,耽於享樂。他倚重嚴嵩等奸臣殘害忠良,經常廷杖大臣,又特別崇信道教,醉心於齋醮、方術、祥瑞等無聊之事。嘉靖的事體看起來和洪七公是不是很像?既然我們同意明朝由盛到衰是嘉靖的問題,那麼我們也應該承認洪七公就是丐幫中衰的罪魁禍首!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

最新回應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1/02/10

新年好,估计大侠也是要过年的。

巧茹與小泡泡
巧茹與小泡泡 2011/02/01

{#1004880687oc3.gif}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12/25

圣诞快乐!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09/22

也祝各位老少爷们过上一个快乐的中秋节!虽然下雨,但----

明月时刻在心头,便可愉悦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