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懷琳
歐懷琳
歐懷琳

武林秘笈那方尋?

2010/09/10 05:16:03 網誌分類: 經人讀金
10 Sep

武林秘笈算是每個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了,強如鳩摩智、逍遙三老、五絕等的武林高人都不例外,為了獲得秘笈可都是拚死覓活的,不過秘笈得到了,同時秘笈也就退出了歷史舞台。這些退出歷史舞台的秘笈包括重要的六脈神劍、逍遙派的大部分武功、九陰真經、九陽真經、太玄經、葵花寶典等等一大批劃時代的超級秘笈。那麼秘笈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竟然從我們眼前消失了,向劃過天際的流星,一閃而滅!然後我們突然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按:小說是虛擬的,現實自然沒有,但是在金庸的武俠的最後時代的雪山飛狐我們確實沒有見到這些武功的出現啊!)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選來歷分明的秘笈,所謂鑑往知來也。適合這個條件的只有九陰真經、九陽真經和葵花寶典了。九陰真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是作者黃裳歸納了古來道門的武功弄出的橫空出世之作。其書就如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把經濟思想學派的優點都吸入進了自己的體系,同時也系統地披露了他們的缺點。九陽真經反其道而行,算得上是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簡稱《通論》)。至於葵花寶典大概只能以理性預期學派鼻祖穆斯的《理性預期與價格波動理論》做比了(雖然葵花給人印象不好,用作比喻有點不倫不類,但事實葵花也是一大創新,問題出在爭奪者身上,和原著無關,渡元學了葵花也並沒有為禍武林,所以是人的問題不是書的問題!)

詩曰:

武林秘笈那方尋?出世橫空數九陰。

太極流傳存絕技,葵花不覓惹沉吟。

創新不散推行晚,林岳無功滅頂臨。

剽竊前賢為己出,九陽賴此有餘音。

這幾部劃時代的著作無一倖免的失傳了。鼎革老大在他的《今風細雨話經濟》中就中國自15世紀以來科技創新衰落,最終在19世紀被歐洲全面超越的解釋中,提到過這麼一個事實——:「工匠為了維護本作坊的高效率,對這些技術公式絕對是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為了保密起見,用美央美奐的複雜紋身來記錄這些計算公式,確實是攜帶方便又美觀大方。但是,一旦社會動亂,男丁在戰場上被打死,屍體又沒幾個能裹著馬革回來,家族工匠的技術秘密就失傳了。於是中國人就要等那些閒雲野鶴(兼沒有版稅)的古代科學家把這些公式再碰巧發明一遍。」不過這個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的理由用來解釋武林秘笈的失傳還是不足的。畢竟前面提到的那幾個秘笈都有為數不少的傳人,這麼就失傳了實在是很低概率的事件。按我的看法,凡是低概率事件就有陰謀存在,就可以陰謀下!

事實上這三部書,九陽真經是最幸運的了,六陽是陽之極,都去到九了多出那三個其實是陰,陰陽調和不缺火,逃過一劫。九陰真經差點被燒(陰極陽生,好在只是少陽,沒燒起來),葵花寶典就最慘了,給燒掉了,沒辦法改錯名字了,葵花就是向日葵,既然向日不被燒就沒天理了。原來不單人不可改錯名,書也不可改錯名。只是不論書的結局如何,書的內容可都傳了下來,怎麼會百年未過九陰真經的武功就沒人知道了?(終南山後是個例外,統計學上是不算的。)

照我的看法,這些秘笈並未失傳,只是通過技術採納和技術擴散流傳下來或失傳的。武功的擴散和技術擴散一樣要有人採納,採納的人多了技術或武功就流傳起來了。按照Everett Rogers在他1995年的第四版《創新的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提出的創新的知覺特性理論(Perceived Attributes theory)創新被接納首先決定於他的可試性,然後還有效果的可見性和相對其他技術的優越性以及學習的難度。作為最慢「失傳」的葵花寶典(傳了三百多年),首先就通不過可試性這一點,效果雖然可見,但是遇上獨孤九劍,相對優越性是沒有了,學習的難度因為要自宮就不必說了。所以失傳也是很合理的。畢竟按Everett Rogers的分法,採用新技術的過程分成五個階段,分別包括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與落後者。上述五個階段的佔整體使用人數比例分別為2.5%13.5%34%34%16% 。整個武林人數雖多,真正的創新者就東方阿姨,渡遠(這個還是隱形的),以及後來的岳不群、林平之以及左冷禪和他幾個門下弟子而已,不要說2.5%,連0.00025%都及不上。所以失傳是意料中事。

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的情形就有點複雜了,作為武林歷史上第一部集大成之作,九陰真經如果真全部的失傳了,會令讀者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不過九陰真經確實經歷了幾次失傳危機,王重陽這個小人讀通了,拿來欺負故去的女友就想燒掉那次不算,全本傳人大俠郭靖的死亡才是失傳的危機。比較幸運的是九陰真經的技術採納量比較高,可能已經到達早期採用者這一階段,郭靖雖然沒能裹著馬革回來,其他人還是裹著馬革回來了。倚天中出現的朱九真是朱子柳的後人,武青嬰,是武三通的後人,屬於武修文一系。武三通和朱子柳都是一燈大師的弟子,武功原是一路。武敦儒、武修文兄弟拜大俠郭靖為師,雖也學過「一陽指」,但武功近於九指神丐洪七公一派剛猛的路子。他們都是一燈一系,一燈得到九陰真經總綱,多少會把這個加到自己的武功中,再傳授給徒子徒孫們,所以起碼總綱的某些內容是被保留了下來。同時武敦儒、武修文兄弟拜大俠郭靖為師,師父懂九陰真經,雖沒有把九陰真經背給他們,但是從九陰真經裡面融化出來的東西還是會教的。武修文一系固然被滅,武敦儒一系想來還是在的。郭芙是郭靖的女兒,也是丐幫幫主耶律齊的夫人,耶律齊沒死成,郭芙似乎不該獨死,傳承郭靖武功的郭芙也該會點九陰真經,其後代雖然沒在武林中揚名但我們不能否定他們的存在。所以以為九陰真經隨終南山後的毀滅而完全失傳的想法是很傻很天真的,九陰真經其實是變著法子以不同的面貌傳了下來的。只是因為不完全,威力不夠大,採納的人沒有再增加,後來才給九陽真經取代的。

為什麼九陰真經威力強大而未能最終傳承下來?這個就和技術擴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有關了。技術擴散是一項技術從首次得到商業化應用,經過大力推廣、普遍採用階段,直至最後因落後而被淘汰的過程。一項武功,嗯,技術創新,除非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否則它將不以任何物質形式在金氏武俠體系產生持久的影響。九陰真經的應用和推廣是一種從上到下的模式,金大俠賦予郭靖過短的生命,同時也未讓他建立一個門派,令郭靖無法完成他的推廣工作,新技術和武功都是需要時間來推廣的,電話這一發明就花了71年才達到50%家庭的採用率!古代的信息傳播太慢了,要讓武功流傳下去需要更多的時間,所以能把武功傳下來的都是些歷史悠久的門派,例如少林。

{#rateoa.jpg}

吸取這一教訓,張三豐和金大俠吵了幾架,據說當時還大打出手,終於活出個妖樣,成了不死老妖,還創立武當派,最後才把九陽真經的理論歸納傳承了下來。當然張三豐一直否認自己懂得全部九陽真經,不過依然有很多人懷疑老張剽竊,關於老張是否學術騙子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有人也懷疑這是少林派的抹黑和打壓,不過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郭襄聽覺遠所唸經文雖然顛三倒四,卻也能記得了二三成。老張離開少林時已經十六歲,也會得斷文識字,也讀得佛經,這楞伽經想來也是讀過的,自然分得出那些是楞伽經文,那些是九陽真經,老張說記了十之五六那絕對是在否定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能不讓人疑雲重重。所以我們認為九陽真經的全部內容已經被老張剽竊並當成自己的發明加入武當派的武功中去。同理無色撣師也得到足本九陽真經,但是隨著老張在少林和少林簽訂核不擴散條約,兩家都對九陽真經進行了改造,少林是加到易筋經中去,武當則改名太極罷。而九陽真經也就成了唯一一部傳下來的武林秘笈,只是經分兩頭傳,重點各不同而已。

Ref:

Rogers, E.M. (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4th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

最新回應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1/02/10

新年好,估计大侠也是要过年的。

巧茹與小泡泡
巧茹與小泡泡 2011/02/01

{#1004880687oc3.gif}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12/25

圣诞快乐!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09/22

也祝各位老少爷们过上一个快乐的中秋节!虽然下雨,但----

明月时刻在心头,便可愉悦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