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了不可得〈一〉

2010/09/27 22:58:57 網誌分類: 水天老師
27 Sep

三心了不可得〈一〉

       繼續讀錢穆先生所著《宋代理學三書隨劄》中的朱子四書集義精要隨劄。

      (七)朱子曰:「心不可有一物,外面酬酢萬變,都只是隨其分限應去,都不關自家心事。才係於物,心便為其所動。

        其所以係於物者有三,或是事未來,自家先有箇期待底心。或事已應過去了,又卻長留在胸中,不能忘。或正應事之時,意有偏重,便只見那邊重。都是為物所繫縛。到別事來到面前,應之便差了。

        聖人之心,瑩然虛明,無纖毫形跡,一看事物之來,若小若大,四方八面,莫不隨事順應,此心元不曾有箇事。」

       錢穆先生今按:朱子此條論忿懥好樂憂患恐懼諸情緒事,皆不可留於心中。心空無物,才能應物得當。

 

        當末學讀到這裡忽然記起《金剛經》,原來朱子這段與金剛經的「三心了不可得」相似。

       《金剛經》云: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在《金剛經》中,佛陀為何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誠然如朱子所觀察的,所有眾生,若干種心,皆係(繫)於物,有所住而生心,因之與菩提自性本來清淨的心相比,稱之為「非心」誠有理啊!

        然解決之道,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住「法相」;不住「果位想」,如是一路「無所住」時,便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如是住時的三心皆可得矣!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