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
平凡人
平凡人

北韓步向解體 中日危機重重

2010/12/07 09:18:56 網誌分類: 政治
07 Dec
(摘自信報)北韓步向解體 中日危機重重

2010年12月7日

 

林行止

一、

據說由一名不滿現狀的軍人提供的「維基解密」(似乎「洩密」較符事實),洩漏了美國政府一共二十五萬一千二百八十七通「外交電報」的機密內容,這是外交人員在非外交場合表達的「內心剖白」,由於按照慣例在三十年(?)後才公開,因此許多坦率得令那些對外交官向來有一份尊敬的人目瞪口呆,因為在公開場合用詞遣字十分謹慎的外交人員竟然如此口不擇言。正因為如此,這數天來有關消息天天成為各取所需的報章的大新聞。外交官表裏不一,早是人所共知的「行規」,只因外交官的責任(邱吉爾一九四九年所說)在為本國爭取「外交方便」,因而不會惡言相向,「外交辭令」遂成為虛情假義心口不一的代名詞。這些「外交電報」被提前公開,讓讀者提早三十年了解外交官對事物的真正看法。

「維基解密」的創辦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也許「人品不端」且涉嫌曾犯下風化罪,但就事論事,向來鼓吹人民有知之權利及政府應提高透明度的人,尤其是傳媒工作者及治當代史的學者,理應向阿桑奇致敬!「維基解密」令評論者和學者不會誤信外交人員公開的片面之詞並以之剖析新聞、記錄歷史,進而誤導大眾。僅此一端,阿桑奇便功德無量。

在阿桑奇如何獲得這些「外交電報」真相大白之前,大家特別是新聞工作者不應視之為「採訪」成果,它們可能是通過「窺竊」手法而得,有職業操守的傳媒人不應仿效。

二、

僅就本報連日刊登的有關「新聞」,「維基解密」內容真的極度豐富、多元,其中筆者認為對理解當前朝鮮半島形勢有幫助的,是中國負責北韓事務官員對南韓官員所說的「北韓觀感」(詳情見十二月二日本報葉輝的〈「維基解密」與朝鮮半島戰爭〉。一句話,對於北韓,中國已沒有「唇亡齒寒」的感覺,這表現在中國可能對北韓也許會面對毀滅性軍事攻擊甚至最終「由南韓統一北韓」時,充其量只會「口惠而實不至」甚至袖手旁觀。

朝鮮半島和戰,決定東亞以至全球安危,當然對金融市場有不可估量的衝擊,因此值得倍加關注。

筆者本來對南韓被北韓打翻在地仍不還手的怯懦反應大惑不解(傳媒比對兩韓軍力,北韓在數量上壓倒南韓,但南韓質量取勝之外,尚有美軍為後盾,南韓遲遲不還手,絕非力有未逮),但看過「維基解密」的有關「外交電報」,結合西方傳媒及研究機構對北韓經濟困局的報道與分析,筆者有新想法。韓美日屯兵嚴陣以待—等待北韓在酷寒下嚴重糧荒引起民變及內部鬥爭因「傳位」問題表面化自動解體;萬一北韓作垂死鬥,假設中國堅持經濟發展,以積聚綜合國力掛帥,不在對外用兵上「有所作為」,北韓很快會被現代化軍力摧毀……;換句話說,以當前的局勢看,南韓立於不敗之地。

一向以來,論者俱指北韓是中國與南韓之間的緩衝區,中國因此會全力保護,在北韓受侵時,甚且會出兵相助,但如今大炮飛彈射程動輒千百公里(遑論可以深入敵方腹地的飛機),打起仗來根本不必地面部隊衝鋒陷陣,「緩衝區」作用消失。還有,論者又認為一旦爆發熱戰,飢寒交迫的北韓難民湧過鴨綠江進入中國,中國會吃不消,這亦是多慮,中國除在中朝邊境高度設防,亦會畫地闢為難民臨時收容所;如果戰火導致南韓統一北韓,則此一責任很快便可由南韓責無旁貸地承擔。從較深層次看,北韓之於中國,不再存「肚破腸危」的關係,以中國不會再受北韓拖累。在這種情形下,按照中國目前的國情,有北韓這樣一個被西方視為極權獨裁的恐怖國家為盟友,很不光彩,亦是其融入世界的絆腳石,此時讓北韓消失,結束長達六十年的父傳子子傳孫現代社會所無的封建皇朝式統治,也許正是適當時機。

三、

當今年三月間北韓涉嫌擊沉南韓巡邏艦「天安號」時,舉世指斥,何以中國不發一聲?復旦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副所長沈丁立認為是「北韓命不久矣」(North Korea is dying),即指斥聲討已沒意義沒必要。事實上,北韓已陷入內部政爭白熱化(金正恩及其叔父與姑母各據山頭),而由於走私猖獗(官員貪污有以致之),北韓精英分子了解南韓、中國、日本以及西方國家的情況,早已不相信政府「北韓世界第一」的宣傳;一般人則因糧食配給不足而令「金正日政府成為世上最少同情者的政權」。美國《國家評論》(《The National Review》,網址同名)十月四日有長文〈邪惡遁世矮人國的黃昏〉,作者根據學術機構的北韓研究,加上對逃進南韓的北韓難民的採訪,對北韓現況有相當詳細的分析。事實顯示今年洪水成災,不僅令農田失收,煤礦亦停產,北韓又出現十年未遇的饑荒,「有病容的農婦拔草餵牲口但她已絕糧」,今年缺糧的數目起碼五十萬噸,其對延坪島開炮,是過往亦曾用過的無賴手法︰「你不給糧食我們便開槍」,過去求和心切的南韓政府,遇此情況,都以糧食援助解決「危機」,但右傾的李明博政府顯然另有計謀。

多年前筆者曾在這裏引述一項消息,指北韓降低入伍條件,四呎九吋高便算合格;如今情況顯然進一步惡化,在營養不足的條件下,北韓人體高日矮,「北韓軍人的平均高度比南韓的低十一吋……」。電視上所見參與閱兵儀式的軍人,都是千挑萬揀的「高大威」,絕對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去年的貨幣改革導致大貶值,一窮二白的普通百姓根本一無所有,幣值升降對無幣的人,沒有影響,但包括秘密警察在內有儲蓄的精英階層,則損失甚大,他們因而對金正日政權大有微詞。這真是「意想不到的結果」。

北韓發窮惡,擊沉「天安號」又炮轟延坪島,可能導致其覆亡。今天六方會談的三方美日韓在華盛頓開會商討如何回應中國提出的六方團長會議。以肯開會不會開火的設想,筆者當然希望三國能達成同意開會的決議,這雖縱容北韓,卻是避免大打出手的先兆;不過,即使拒絕北京的提議,料亦不會爆發戰爭,以有關各方—起碼是美日韓和中國—都在靜待北韓「和平」解體!

以筆者之見,目前亞洲最危險的反而是中日關係。美日的軍演精銳盡出,人所共見,但由於政治制度不同,其「假想敵」中國的軍事實力則高度保密。這即是說,美日的軍事實力及未來部署都「眾所周知」,比如日本如何增加飛機大炮而不增加軍人數目以至國防開支多寡等,均公諸於世,但對中國的有關情況則一無所知,在這種「不知彼」的情形下,領土主權紛爭若不降溫,軍事意外便很易闖出大禍!

回應 (6)
我要發表
欽差大臣
欽差大臣 2010/12/08 00:07:50 回覆

中国好像得罪了不少人啊!会不会变成纳粹中国呢? {#icons_cat7}又独裁,又强大,又孤独,又激愤,又疯狂······· {#icons_panda27}

平凡人
平凡人 2010/12/07 14:53:30 回覆

 

當祖國有10個航母戰鬥群的時候,美日韓就不敢像今天這樣在我們的家門口耀武揚威。

中國今天爲什麽還有受這個窩囊氣?因為,真的軍力不如人啊。

本次美日軍演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兵力50000人,軍艦數百艘,軍機500架。如果是打朝鮮,3天內就可以朝鮮炸回原始社會。所以這是表演給中國看的,也是表演給希望買先進武器的國家看的。

平凡人

平凡人
平凡人 2010/12/07 10:40:50 回覆

2010年12月7日

維基解密風波

李克強傳不信GDP數字

維基解密(WikiLeaks)周末期間公開的美國外交密件中,包括了中國總理接班熱門李克強和國家主席接班熱門習近平私人談話。李克強表示他不相信GDP統計數字,習近平就不喜歡張藝謀的電影。

這兩篇外交電文都是涉及二人在2007年3月分別與美國駐華大使進行的晚宴,現任副總理李克強和現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當時分別是遼寧和浙江的省委書記。根據電文,李克強表示,衡量遼寧省經濟狀況時,他只視GDP統計作參考之用,因為那數字是「人造的」(man-made),他反而依靠耗電量、火車貨運量和貸款額這三個數據,指出後兩者涉及實質收費,因此較準確。

有外資銀行經濟師表示,中國GDP不可靠,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數字,已非新聞,官員在耗電等涉及量的統計上做手腳誘因較低。該經濟師指出,這類數據對了解重工業或有用,但是對了解經濟全貌作用不大。

習近平不愛張藝謀電影

習近平就透露喜愛美國電影,尤其二戰電影,很愛看電影《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和《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尤其欣賞美國電影對價值觀看法清晰,正邪分得清楚,永遠邪不能勝正,反而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令他一頭霧水。

習近平嫌中國電影拍攝時太討好外國人,點名批評張藝謀,《臥虎藏龍》等功夫電影就全部一式一樣。他又說,聽過講述中國愛滋孤兒的紀錄片《潁州的孩子》,導演賈樟柯一齣電影剛奪得威尼斯金獅獎(即《三峽好人》)。

習近平又說,中國股市和投資基金業都未成熟,富有中國人找不到投資保本的渠道策略。他亦對自己治下的浙江省經濟發展十分有信心,形容是國家經濟領頭羊。

李克強說,遼寧人歸根究柢是不滿貪污,而他的解決之道就是創造透明的規則制度,而且有足夠監督,令官員難以貪污,並盡快公布貪污惡行,甚至讓官員多參觀因貪污而坐牢的前官員。習近平認為,除了上述民生問題,部分政府和黨官員的作風,以及有官員浪費公共資源及追求奢侈生活,亦是問題。

維基解密還有很多涉及中國的電文,如有人形容中國管治有如一家公司,政治局是董事局,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就是董事局主席兼最大股東;河南三年前不斷阻撓多年研究愛滋問題的高耀潔赴美領獎,最後要出動副總理吳儀不斷插手才令河南省放人。

平凡人
平凡人 2010/12/07 10:24:09 回覆

如果沒有上千人鬧事,政府會迅速組織調查組嗎?這是城市居民,還溫和一點。近年來的農民鬧事,就不是這麼溫和了。

2010年12月7日

 

 

江蘇醫患糾紛千人與警衝突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5日上午發生一宗因醫患糾紛引發的千餘名群眾集聚事件。當地政府出動逾千武警,截至當日下午,醫院就醫秩序基本恢復正常。

新華網報道,五歲男童患兒夏臣森因為頭暈、嘔吐,11月28日晚在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就醫,女醫生診斷後稱「是感冒」,為他輸液,但他突然翻白眼暈厥,父母想找孩子的主治醫生,醫院表示醫生已下班,所以沒能參與搶救和會診,夏臣森搶救無效後當晚死亡。12月5日上午9時許,孩子的父母在醫院舉行拜祭活動,數千群眾自發到場悼念,場面卻失控,上千武警到場戒備,雙方發生衝突,有民眾受傷。

報道稱,省市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及時妥善處理相關事宜,防止事態擴大。張家港市主要領導趕到現場,組織力量對現場群眾進行疏導。在各方配合下,截至當日13時,聚集群眾陸續離開現場。

醫療糾紛發生後,當地成立「1128」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對值班醫生、值班護士等18名當事人進行調查。同時,啟動行政調查程式,組織專家就診療和搶救過程進行調查。目前,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名副院長、兒科主任已被暫停職務,當事醫生、藥師暫停醫療執業。

另根據網民發帖表示,在醫院舉行的拜祭活動有人情緒激動,手持磚頭衝入醫院打砸,醫院大門玻璃被完全打碎,一樓大堂一片混亂。據了解,激動的人群不停地起鬨,警察的帽子、盾牌、醫院大門上拆下的鋁杆,被人們當做戰利品拋向了空中,有人將原本要用來悼念的菊花扔出,但有人扔的是石塊,場面非常混亂。

另據了解,十天前,該醫院已發生一名53歲的男子在輸液後死亡的悲劇。

平凡人
平凡人 2010/12/07 09:50:40 回覆

李小加就是有判斷力,他的話怎麼就沒有香港官員敢說呢?

2010年12月7日

 

 

李小加:央視報道不代表中央

內地中央電視台有關熱錢囤積香港的報道,在中港兩地翻起千重浪,金融市場議論紛紛。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呼籲,毋須為有關報道反應過敏,相信內容不代表中央意見,希望市場以平常心對待。

毋須反應過敏

李小加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出國前曾擔任《中國日報》的記者,該媒體與中央電視台同屬國家喉舌。昨天李小加出席本報主辦的「香港經濟峰會2011」時,多次被問及對該報道的看法,只重申「不需要反應過度」,要以平常心對待。

根據報道,高達10萬億元熱錢伺機進入內地市場。由於消息由中央喉舌傳出來,甚至言之鑿鑿,因此令不少人認為真有其事。

李小加指出,市場不用為央視該段報道作出過多演繹,相信報道內容不代表中央意見。他說,沒有算過近日來港的熱錢有多少,香港最重要是維持「自由港」的政策;否則,假如像冰島一樣(金融海嘯期間國家瀕臨破產邊緣),現在根本沒有人敢去投資。

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出席同一活動後向傳媒表示,市場所謂的熱錢,不少是由內地流出,然後準備回流內地,故在港囤積或衝擊內地的說法並不成立。

他說,經過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在處理熱錢進出方面已累積不少經驗;不過,美國首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1)所產生的額外資金,仍有不少還未流出當地銀行體系,加上最近的次輪量寬(QE2),估計未來將有更多資金流入香港。

至於面對全球資金泛濫,中國是否需要放緩人民幣國際化,李小加認為,有貨幣升值的預期才會有人願意持有人民幣。換言之,目前是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好時機、不能縮(減小規模)、不能退(走回頭路)。

他重申,發展人民幣產品的關鍵並非首個產品何時出現,而是推出之後能夠有持續的需求,就算現在本港人民幣規模可以支持發行一兩個產品,也是沒有意義的。

平凡人
平凡人 2010/12/07 09:25:48 回覆

2010年12月7日

社評

 

反駁熱錢囤積 正視金融安全

繼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提出反駁之後,行政長官曾蔭權昨天出席由本報主辦的「香港經濟峰會」致辭時,再次重申內地有關「熱錢囤積香港準備回流內地炒作」的報道「毫無根據」;據行政長官指出,不少內地企業在本港集資後把資金調回內地,是正常和可預測的,也是內地資金市場邁向國際化的必然趨勢。出席同一場合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持相近觀點,認為所謂十萬億元熱錢囤積香港之說有誇張之嫌,金融中心是一個開放市場,根本毋須強分囤積的是「熱錢」還是「冷錢」。

香港官員和金融市場高層管理人員對於大陸媒體把本港描繪成對準內地的熱錢囤積中心之所以如此緊張,一而再地澄清、反駁,主因應是避免香港在內地同胞眼中淪為一個對國家金融安全構成威脅的基地,而眾所周知,香港是內地企業集資上市的主市場,也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最活躍的境外中心,大有可能晉身成為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如果香港被內地媒體說成是任由炒家在此部署興風作浪的後勤基地,威脅內地金融市場穩定,甚至提供方便協助外資大鱷飽食遠颺置國家利益於不顧,試問中央政府怎能安心讓香港處理人民幣業務?怎能讓大批企業的財富放在香港管理?

行政長官在昨天的演辭中,特別提到「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是為國家開放作貢獻,而前提是保障國家的金融安全。」在開放金融市場、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金融安全一直是國家領導人反覆強調要慎重處理的主要議題,特區政府固然要反駁內地媒體不符事實的指控,但無可否認,如果香港發展成為中國境內的國際金融中心而對國家金融安全的課題掉以輕心,香港的「特殊地位」很難長期維持,北京也不會放心讓香港處理大量的人民幣業務。

中國提出金融安全的概念,源於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當年的危機令幾個在九十年代初經濟欣欣向榮的亞洲國家一夜之間土崩瓦解,而它們的「死穴」都在於管理不善而對外開放程度又偏高的金融體系;由於外資突然大規模撤走,令這些亞洲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儲備化為烏有,結果要由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出手收拾殘局,而國基會開出的藥方卻如火上加油,令部分國家如印尼的民生大受影響,社會動盪,最終導致蘇哈圖政府垮台。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面,令中國領導人把金融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次。中國在九七年仍未開放金融市場,是免於一劫的主要原因,但自二○○○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國家金融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外資大量湧入,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監管水平不足,逐漸成為國家門戶大開的隱患;如何在開放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防範金融風險、防止爆發金融危機、確保中國的金融安全,成為了北京決策層制定金融政策時首要的政策目標。

○八金融海嘯未波及中國,同樣是因為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有限,在資金進出的渠道上,中國政府仍然設下重重限制及監控措施,炒家雖然可以循地下渠道進入中國,但只能循非法途徑,中國政府可以隨時介入加以打擊;不過,縱使「國際級」的大型金融風暴可以避開,內地在○六、○七年間仍然爆發了諸如海南發展銀行、廣東國際信託、中農信等金融機構的經營危機(如存款擠提事件),直接威脅銀行體系的穩定。

香港人視「大鱷」為金融市場的一部分,屬「必要之惡」,但在中國政府眼中,如果香港不能「管住」這批大鱷,放任它們上下其手令國家金融安全受損,北京未必放心讓香港「代管」全國的金融業務。內地媒體指控香港「包庇」熱錢的風波應會逐漸過去,但金融安全的議題卻剛剛冒起,特區政府必須認真應付,才能令北京完全放心。

user

最新回應

立 冬
立 冬 2018/07/16

怪不得人哥幾年沒上來頭條呢.  {#icons_cat9}

WongHD
WongHD 2015/07/21

平凡兄,我沒有這個情況呀。

住家小男人(政见不同请勿拍砖)

long time no see {#icono0_45},你地可以打牌,吾准食糊 {#icons_boy4}

WongHD
WongHD 2015/06/17

係呀,真係甘,我會守多陣。 之前,我見到1788升到8蚊,所以無追入,後悔中... 你呢個post嘅兩條問題,我未遇過,所以答唔到你,希望有些網友能幫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