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究解碼(十五)

2011/01/10 10:26:07 網誌分類: 專題探究解碼(星島日報)
10 Jan

 

專題探究解碼(十五)

 探究計劃書 啓示錄二

 (探究計劃書2)

3/1/2010

 承上期分享,探究計劃書還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這部份的啓示,除了參考官方樣本外,也加入了教學觀察,及考評局刊於網上的常見問題︰

 http://www.hkeaa.edu.hk/tc/sba/sba_hkdse_core/dse_subject.html?3&6

 

以簡單概念圖展示整個計劃書內容,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中一份計劃書以簡單概念圖展示整個計劃書內容,很概括地展現研究題目與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等等之間的關係,能以非傳統方式表達一些很傳統的內容,乍看之下,的確印象分大增,令人眼前一亮。加入概念圖,時間成本不大 (明顯不多於一個小時),過程中更可以重新檢視整個計劃書是否完備,看來加入概念圖是一個既化算又美觀的項目,值得考慮。

 

當然,我們不應「讀死書」,概念圖對我們的啓示是:我們應積極尋找方法以增加計劃書的「表達力」,研究內容本身若非異常創新,多造一點「門面工夫」,也無可厚非。舉例︰研究方法可以表列方式表達、研究日程以時刻表形式出現。

計劃書長短(參考樣本)一般約為3A4

有了樣本,終於可以比較「安心」地回應同學們的問題︰應該寫多少?參考了所有的樣本,一般3頁便足矣,太少則可能令人有不足之感,太多則浪費時間精神,令人覺得「死唔斷氣」。

考慮研究方法時,一手資料與二手資料︰一視同仁

考評局網上常見問題當中有一條明示︰「問︰進行獨立專題探究時,學生是否必須使用一手資料?答︰不是。只要是與探究問題相關的,一手和/或二手資料都可以使用。」

有一個學生,研究題目是︰比較上海及香港的土地用途分佈。題目不俗,加上她個人感到有興趣,我大力支持。但她總是顯得憂心忡忡,於是我關心問道︰「怎麼,你的研究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麼這樣擔心?」「bosco sir,我的題目做二手地圖資料研究,是否不夠好?因為大部份人都會訪問,觀察,又或做問卷,都是使用一手資料,我的「二手」資料研究!會否只得二等分數?」

原來香港學生除了感染了「問卷是硬道理病毒」外,更被傳播了「一手資料比二手資料好」傳染病。相信是香港學生長年受「問卷病毒」的影響,久而久之,便誤信研究一定要走出街問,做土地用途分析一定要「愚公移山」式親身帶軟尺量地方可,研究一定要建基於第一手數據,緃然收集到的第一手數據有多不濟,也比分析研究優質二手數據要好。

現實是,這世界上有成千上萬套數據欠缺深入的分析,就像未經雕琢的玉器般被閒置,分析二手數據或文字,以一個新的角度重新檢視存在已久的資料,為資料注入新生命,同樣可以為人類帶來很多極具震憾性的發現。

這是我給學生的回應︰「不要誤信一手資料比二手資料好。切記︰只要能從中找到有意義的發現,便是好的研究方法。另外,既然已經有現存的電子二手地圖可供分析,為什麼仍要親身到現場量度呢?網絡普及化,令大量可供分析的二手數據湧現,這正是前所未見的。時代變了,我們做事的方法也隨之改變。」

在此要感謝考評局,他們的「網上常見問題」反映了對待研究應有的態度,希望有助「治療」學生對IES的一些偏見。

###如有任何有關IES的疑難及意見,歡迎電郵bosco.woyeung@gmail.com,我會盡力為大家一一解答。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