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將期數做標籤

2011/04/21 09:28:21 網誌分類: 健康
21 Apr

Rachel 2008 年某天發覺乳房有硬塊,自問向來身體健康的她刻意不去深究,更按照計劃去了外地旅遊一趟。直至2009 年中,她的下顎無緣無故腫起來,才去看醫生,醫生於是著她到醫院排期檢查。

「醫生抽組織化驗時,已預告應該是『惡細胞』。」取化驗報告時,醫生告訴她是第四期乳癌,癌細胞已擴散到骨,這情況病人僅三成可以存活五年以上。

「第四期是什麼意思?我全無概念,也不懂得問,感覺只有驚慌。護士告訴我應該馬上開始休假接受治療,我自覺沒有什麼異樣,有點不明所以。」Rachel 回憶確診時的反應。

突然被判患上晚期癌症,Rachel 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自責延誤檢查,自稱平日「好驚青」的她竟從容面對:「這大概是上天安排吧。」

由於癌細胞已擴散,醫生建議先做化療,再進行手術。打了三枝化療針,情況反而轉差,令她情緒低落。化療的副作用在她身上不算太厲害,但滿口口瘡、下顎又腫痛,似乎給了她警號──情緒愈差,身體也愈差。

她決意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後來,她轉服另一種藥,又接受了六次打針注射,腫瘤縮小了,醫生認為是時候動手術。手術後Rachel 又接受了荷爾蒙治療,開始適應定期的覆診和大大小小的檢驗。

「我曾經很擔心自己在接受治療期間,會變得瘦骨嶙峋、要坐輪椅,失去自理能力……」不過,這些戲劇性的畫面在現實中並沒有出現。她漸漸發覺,其實可以抱著不擔憂的心情過日子。

Rachel 開始看書,學習如何調適心靈和認識癌症。「心靈書籍教我要有正面思維,例如想像自己康復過來後怎樣計劃生活,要到哪裡旅行。」酷愛旅行的她說,透過這種想像中的旅程得到抒懷,對病症的驚惶少了,人比以前開朗。

患病讓她停下來,認真檢討自己過去的生活。以往雖然沒有遇到什麼挫折或大風大浪,工作也算順利,只是刻板而時間長;但這卻令Rachel 長期處於悶悶不樂的狀態。那時她潛意識的宣洩方法是暴飲咖啡,一日三杯也視作等閒。

單身的她豁達地說沒有什麼包袱。Rachel 選擇重整心情和生活,開心度日。「從好的方面看,我現在不用上班,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遇到心情不好的時候,她會找投契的朋友傾談。在醫生介紹下,她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參加香港乳癌基金會的晚期病人支援服務。「最大得益是情緒上得到抒發。我第一次見姑娘,跟她說出了內心的感受時,平日忍著的淚水一下子都傾瀉出來。」

「我知道家人很關心和痛錫我。例如我覆診或取藥的日期需延期,他們會很著緊,指責醫院不是,這教我也緊張起來。我不想在他們面前哭,不想他們擔心,而且他們也未必明白我的感受。」

「一些朋友又寄電郵給我,有人建議我不要做化療、有人介紹我試吃健康食品……這些好心的提議有時亦會令我更混亂。」

Rachel 認為照顧者不一定要給意見,卻要多聆聽,多鼓勵,簡單一句「你做得幾好」,反而令病人更舒服。

在晚期病友支援小組裡,她認識其他晚期患者,看見她們熬過治療,外表也無兩樣,她便更有信心。反過來,Rachel 也會將自己的經驗告訴同路人──化療其實不是太恐佈。

作戰一年,Rachel 感到自己在進步,勇於面對癌病。訪問時,她正計劃學畫畫和去旅行。

「可以活多久?」這類問題,她基本上不會問醫生。對死亡,她毫不忌諱,她還樂意繼續為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當義工。

「不要標籤自己是哪期數,開心能醫百病,最緊要是生活快樂。」Rachel微笑而堅定地說,這也是她希望與其他晚期癌症病人分享的說話。

 

Blog內容,輯錄自《乳癌不可怕》一書

各大書局有售,每本$68

 

本書內容由香港乳癌基金會提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