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前的 幼苗-反英抗暴說六七(14)
日本戰敗,新中國成立前,幼苗的命運,個個不同。
今天介紹三位上海苗,明天客家苗,後天四位香港苗,全部真人真事,有血有淚。
第一位出場的是董建華,他有一位好父親,懂得用脚來投反共票,
在 1949前來港時董伯伯才只十二歲,父親董浩雲在越戰及韓戰時大力恊助美軍運送補給物資,死後傳位給董伯伯後,公司陷入經濟困難,祖國出手相助,董建華從此祖國好,香港更好了。
董建華來港時,只得十二歲,得到港英政制的保護,上海苗健康成長,假如繼續留在上海,雖然父親是大慈善教育家,但走資派,曾援敵的歷史,兒子肯定是牛鬼蛇神了。
第二位是李先生,他是上海的大地主,國共內戰時己準備遷冊,曾親自來港、實地視察,他發覺香港貧窮落後,建築殘舊,和上海比,天淵之別‧况且作為中國人,理他共產乜產,共同建設國家,天公地道。
故此一家全留。
可是,共產政權到手,他所有財富被共產去了。傍偟無計間,上天給了他一個机会。
医生証實他太太患了重病,而國內沒有特效藥,申請出國就医。當年的國策,是要留下長子作人質,以防人民到港後便說真話。
但通過相熟公安的安排,1958年,全家一同出國。
可憐李先生一家人,過羅湖橋時口袋只有六元港幣,冇錢又不懂廣東話,唯有掉那媽、頂硬上。
所以到子女學業有成時,自己欠下了一屁股債。
李先生的辛勤沒有白費,兒女個個成材,一個在美國做大學教授,另一個考到警察幫辦,他也不准做,寕願在土地署做小職員,遠離政治也,六七暴動一起。這次學乖了,立即全家移民多倫多,又從頭做起了。
李家的幼苗,因父親遲走一步,過了一個清貧的童年。但他們還是幸運的,在港英政制保護下,避免了階級鬥爭,有書讀,更不用做牛鬼蛇神,戴紙帽遊街示眾,到今天兒子對我談起此事,,一直感激父母的栽培。
知感恩的人是有福的,希望他們永遠幸福快樂!。
第三位是安娜,她父親是上海富商,解放時,芳齢十二歲,因為不捨得上海的師友,獨自留在上海讀書。她 1958 年大學畢業,回港探親,父親住在北角並添了一位三歲小弟,本來她可以留港發展,但愛國一念,促使她回國建設,她後來深感後悔,因失去這來港最後机会,以後便不批了。從此便嚐盡人間酸甜苦辣。
首先,她擁有的一幢三層房子及古董被共去了。更因為她大學畢業後教中學,一有運動便被學生鬥,指為牛鬼蛇神,載上高帽遊街示眾,同事親友,冇人胆敢援手,人情冷暖、尊師重道,蕩然無存,後來改革開放,立即求當年的三歲小弟相助,急急出國了。
看看這三位上海同胞,
同是上海人,都是資本家,一個走得早,就算父親曾援敵,兒子是特首。一個走得遲,拿六元過橋。一個因愛國而留,便戴高帽遊街示眾,變成牛鬼蛇神。
是否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呢?
這些幼苗的命運,就是六七暴動慘敗的前因。.
明天介紹客家苗。
待續。
我的跳舞 blog,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7YGXBNAYWZ45743&id=126208
qq,愛國禍國一線間耳.
國是要愛,但不能愚愛 ~
高兄,
I wish you the same.
香港是福地,當代人,是好是壞,有得揀好過冇。
用選擇決定命運合適D!
這就是命運!決定決定了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