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民與政治現實

2011/07/22 19:03:18 網誌分類: 未分類
22 Jul

網絡暴民與政治現實

 
孔子曰:「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程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他們都是一代大哲, 是知識分子,不是純粹的政治家,更不是政客。

哲人討論社會政治問題,多從道德著眼,而非政治利益。知識分子,各來都是社會的良知,談的都 是理想主義,討論應如何處理問題,應如何建設社會云云。在大是大非前,亳不含糊。知識分子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五四運動的新青年、台灣美麗島事件 的社運人士、1986年學潮與六四天安門的學生,都教人好生敬仰。

政治人物卻不然,1989年「六四事件」後,美國總統老布殊發動西方國 家制裁中國,另方面卻派密使來華與鄧小平會面,為恢復正常外交關係作準備。與此同時,更恢復對西藏分離分子的資助[1],以及推動台獨勢力[2]。美國對 華邊打邊談,不久之後,中美關係也走向「正常化」,現實中的利益絕對大於什麼主義、什麼原則的口號。

社會需要知識分子對道德的捍衛,對不 平等之事大聲斥責。可是政治卻是殘酷的,並從實際利益出發。1951年以後,中美長期交惡,然而到了70年代,美國為了對付蘇聯,不得不向中國示好。戰 後,港英與國民黨也甚不咬弦,「六七暴動」時卻與國民黨合作,聲討「土共」。2008年立法會選舉,公民黨遭受社民連的連番攻擊,二年後又走在一起發動五 區公投。

政治,從來是妥協的藝術,中外如是。妥協並不醜惡,只要對市民大眾有益,人民很快就會忘記,有些人甚至記起你是如何「委身成 仁」。中共建國後,一直向民眾宣傳「美帝敵人」的口號,70年代為了打破蘇聯交惡的局面,不得不轉向「中美友好」。兩國人民也沒有說些什麼,史書也不會大 肆撻伐。此可供香港的議員投票時作參考。

社會需要知識分子,歷史也離不開政治家。兩者內裡亦非水火不容。
 
惟網絡憤青 (甚至憤中或憤伯)卻不然,他們活躍於高登、香港人網、facebook等地(a是p不等於p是a,活躍那裡的不一定是憤青),口說公義,卻對不同意見施 展惡毒的人身攻擊,亂扣帽子,大有「非我朋友,即我敵人」之勢。討論問題不愛提出理據,甚至沒有推論。有人說「香港難以在中共專權下達致真普選」,就把他 為打為親共,連分析、評論和意見都分不清楚。當然,無名無性之網民,質素也不必深究。然而,香港的政治生態一旦為他們所主導,走向民粹主義,後果就不堪設 想。

知識分子可敬,政治人物也不可悲,惟獨暴民卻「言不及義,好行小慧」,孔子這樣的大哲也說「難矣哉 !」

 

趙 善軒書於民國九十九年四月廿一日
刊於成報2010年4月23日

[1] 見香港《亚洲時報》2009年3月26日。
[2] 鮑紹霖:《「台獨」幕後:美國人的倡議與政策》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1992.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