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慧文
千慧文
千慧文

絮語四則之二

2011/07/22 23:15:17 網誌分類: 情感而發
22 Jul

阿修羅

 

阿修羅乃上古戰神,他擁有極高修為,只是殺戮太多,無法得道成佛,他死後照理依當時五道輪迴,然而他修行之高,遠超人類,卻戾氣太重,天界不容,諸佛菩薩唯有另闢一個世界安置他,是為「阿修羅道」,六道因此而起。阿修羅道介乎人道與天道之間,因其性情喜好戰鬥,故生於阿修羅道的眾生,性好爭鬥,直至死亡一刻。因為阿修羅眾生接近人界,所以他們很多時與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業力深重,每每淪為鬼道。

 

各道依法而行

 

為人者要明辨人道與阿修羅道的不同,人有慈悲心,故此得諸佛菩薩庇蔭,可修行得道,成正覺正果,同樣人有分辨是非的智慧,是以凡事必須觀察事實之全面,才能看得到真正的因果循環。淪為鬼道者,必與目標人物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越是糾纏不清,兩者之間的業力越是深重,唯人有修行的機緣,修妙善大法,才能徹底化解業力,達共同修行之境。阿修羅道或成人道或成天道,人類修得妙善大法,就可超脫六道,免受輪迴之苦。

 

我執不見真理

 

人很多時不知不覺陷入自我世界,受到天賦的情感影響,加上成長的環境和交朋接友,不自覺認定很多約定俗成的觀念為金科玉律,唯心而行者,要明辨何謂人為建立的鞏權手段,何為千古不變的真理,唯我者必生執念,唯隨緣者可知大是大非。切忌凡事以我為中心,我心所認定的,不一定是真理,分別心與渴求心,成主觀業力。唯心者必先修妙善大法,平常心長存,無我亦無他,凡事就不先入為主,這就是客觀,正道正法。

 

寬恕與慈悲

 

要做到凡事不唯我中心,就先要學懂寬恕他人,心中有智慧者,心湖能納百川之流,不戀棧亦不抗拒,一切如行雲流水,是非恩怨,自有因果相報,只有不存怨懣憎恨,心靈才能常保平靜,那麼,所有恩怨情仇,如流水於百川大海中融化。心中沒有怨恨,凡事不執著片言隻語、一時三刻,自不然能看清楚因果相報如何報應不爽,心生憐憫,有惻隱之心,就會發菩提心,讓受苦的眾人脫離怨怨相報之苦,同得善果。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