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30《讀曾國藩家書》之修身篇(11)

2011/07/30 17:09:39 網誌分類: 寫作
30 Jul


 

書中說:「致九弟·勸弟須保護身體 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闕一不可。但講闊大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顢頇1,毫無條理,雖大亦奚足貴?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則器局宏大,無有流弊者耳。頃胡潤芝中丞來書,贊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余甚愛之。才報於器,良為知言。」

 

早前互聯網上一段有關「小學『雞』叉腰指罵父母」片段曝光後,坊間隨即議論紛紛,市民、學者和教育界人士均透過媒體輿論或網上討論區發表意見,泛指問題源自父母溺愛、社會價值觀的改變等因素。事實上,現今不少新生代的「驕橫任性」已不用在此詳加細表。

 

記得早前撰文提及的「老父蹲身為身高六呎孩子綁鞋帶事件」便是其中一個最佳例子,但最令人感到悲傷無奈的現象,就是現今年青人大多缺乏「感恩」和「知恩」的心,將「教」視為理所當然之事,難以養成尊師重道之心,結果便有「小學雞」現象的出現。

 

歸根究底,社會一直倡議的全人教育模式是否有不足或需改善 的地方?教育局最近提出的國民教育是否如政客們所言,只是一種洗腦的教育方法,還是有其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的功用?老師對學生「因才施教」成效有多少?《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究竟「快樂學習」,或是「求學不是求分數」等類同口號式的教學模式,是否只是一種教學理想、信念或方向,而不應視為一種既定機制,套用在每名學生身上。在現今教育制度下能否做到因應每個人與生俱來不同的特質,而在教學方式上作出針對性的改變。

 

另一方面,「教」並非單純學校和老師的責任,而家庭教育更為重要。觀乎現今香港大部分的新生代,縱使不是含着金匙出生,但也不愁「養不大」的困境。可是,戰後誕生的新生代父母,本身未曾經歷戰爭的災害,並在成長過程中遇上八十年代的急速發展,從而得以分享經濟成果。他們的人生旅程較上一代缺少「磨練」的機會,未能從中汲取教訓和經驗,結果往往令自己成為一個不稱職,或是溺愛孩子的父母。

 

眾所周知,孩子日後取得的成就,除取決於天性外,更重要的是周遭父母和親人的言行身教。稱職的父母可培育優質的孩子,因為聰穎與否是與生內俱來,並不能改變,但處世做人和學習態度的養成,卻是可未雨綢繆之舉。所謂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若新生代孩子最初站在同一起步線上,但因為父母的教導不同而出現結果相異的終點線,父母的責任便很大。相信每名父母都希望孩子日後成為社會楝梁,但為何仍可接受「樹熊一族」的出現。父母在給予孩子愛護之際,有沒有為他們建立「知恩」的生活態度。我們相信,若孩子明白到凡事非必然,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自然地會策己勤進,對所得所享深表感恩。

 

719日李焯芬在其報章專欄《活在當下》指出:「莎士比亞曾說:『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還要尖利。』今天看來,感恩既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上文所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曾國藩在給弟弟的信中提到,古代成就大事業的人,規模遠大和綜理密微兩方面缺一不可。弟弟的綜理密微,精力超過了我。但講大場面,最容易混入一些散漫分子,遇事漫不經心,毫無條理,那麼雖說大又何足貴呢?同樣的道理,香港大部分父母都希望為孩子做到「才大器大」。無奈本身差事繁多而未能達到有條不紊,導致實行起來未能持久。既然找到原因,便可以對症下藥,避免更多的「小學雞」出現。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