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在<謙讓>中批評哪些不當行為?

2007/05/11 17:26:25 網誌分類: 閱讀
11 May

作者:Anniewh

 

梁實秋在《謙讓》中,諷刺人的虛偽。文中描寫人們參加宴會,眾人準備就座時就「最容易看見類似謙讓的事情」(i.P21)。客人們互相讓座,「不肯放過他們表現謙讓的美德的機會」(同上)。使得本來「彷彿是一種美德」(同上)的謙讓禮節走了形,變了樣,令得「當時的聲浪和唾沫星子卻都表示像在爭座。」(同上)作者對虛偽的謙讓禮儀明確表示討厭,他說,每遇到這種場合就想起聊齋中因讓座而令一個駝背人無辜被撞掉兩顆大門牙的故事。他挖苦說「樂極生悲」(同上),而每有這類場合便乾脆「躲得遠遠的」(同上),剩下無論首座還是末座都無妨,所以他對假意的謙讓十分堅決地表態:「我不謙讓」(同上)

 

作者對讓座之風行還詳加分析出「一般人處世的一條道理」(i.P22):可無需讓時,無妨讓一下,因「於人無利,於己無損;」(同上)在該讓時反而不讓,如進出公車售票處時仍以個人實際利益為重,「以免損己;」(同上)在不該讓時,就必定讓,如西方天主教會選任主教時的儀式時,既「於己有利,於人無損」(同上),又有「潛移默化之功」(同上)

 

作者批評社會上「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i.P22)的假謙讓風氣,認為人類文明史還短,所以「露出原始人的猙獰面目的時候要比雍雍穆穆的舉行謙讓儀式的時候多些。」(同上)實質借以批評自私自利是人的弱點。

 

參考書目:                                                                                         

 

 

i.《梁實秋經典作品選》梁實秋著  2002.3.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