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06《讀曾國藩家書》之修身篇(12)

2011/08/08 22:29:46 網誌分類: 寫作
08 Aug

 

書中說:「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恆心 來書謂「意趣不在此,則興會索然」,此卻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坐犯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時,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他書,以紛其志;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即水軍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當以為鑒戒。」

 

早前陪同不足六歲的小侄兒習泳,在自行更衣時縱使不是十分順暢,但仍用他的一雙小手一步一步地解開衣鈕,換上泳褲開開心心地走進泳池。待泳畢後,小侄兒在成人看管下,亦懂得調節水溫沐浴,其後更能用毛巾抹乾身體穿回衣服。然而,期間小侄兒身旁的一雙父子,小的足足較侄兒高出一個頭,相信已有近十歲,但全程由父親操控,高舉雙手任由父親協助抹乾身體。究竟這是「愛」他,還是「害」他呢。

 

觀乎現今香港社會,父母愛子之心近乎溺愛,不懂蘋果有核、公仔麵要拆開膠袋來煮的可悲之事成為坊間笑話。或許,有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百般武藝俱備,但卻忽視了人類在大自然界生存的必需,就是克苦耐勞的本質。城市人的生活條件越優厚,這種本質便越脆弱。一旦發生天災人禍,以至社會動亂或戰爭,這些新生代的生存機會,有可能較之非洲飽受饑餓煎迫的兒童更低。

 

「克苦耐勞」也在個人的恒心上反映出來,父母若真的為孩子著想,便要多在恒心的層面下功夫。今天,不少父母都爭先恐後為孩子提供各式各樣的培訓,歲半孩兒已接受不同的外語訓練、步履仍不穩便要學琴跳芭蕾舞、更要在上學前教育前,先行「操熟」一年後才讀的課文生字,以及參與儀態應對課堂,以期取得一席幼稚園名校的學額,務求在起跑線上取得領先的地位。然而,這種「似是而非」的各式培訓中,卻完全沒有成長歷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就是「學習」的恒心。

 

為周遭可見的年青人,套用曾國藩致弟弟信中的自責說法,「做這件事,想那件事,坐這山,望那山」。當父母看到別人孩子參與「英文學前班」後英語瑯瑯上口,便「怕蝕底」般一窩蜂報讀;當別人孩子不滿七歲便考得八級鋼琴成績,便怨責孩子的不長進。殊不知各人現有的成績,除有賴天份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學習上的恆心,持之以恒,努力不懈換來的成果。

 

人無完人,更何況「天份」。我們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一名,四肢健全,能看、能寫、能讀、能嗅,較與生俱來的殘障人士幸福得多,感恩還來不及,還要嗟怨上天沒有給予這些或哪些,實為「庸人自擾」的悲歌。因為「有得必有失」,凡生來天才者,由於「與別不同」或「正邪一線之隔」,容易孤寂一生外,也有損壽或不得善終的惡果,絕不是身為人母者所樂見。

 

曾國藩以自身經驗鼓勵弟弟做事必須投以全副精神,自始至終不能鬆懈。他說自己當翰林時本應留心詩字,但卻喜歡涉獵其他書籍,分散了心志;在外帶兵又不竭力專心軍事,仿如掘井九仞而不及泉,最終百事無一成功。

 

孩子諸般武藝俱學,但卻沒有學懂「做人的道理」,那有什麼作用。若然父母老來無力,孩子又百無一成,真的是悔之也晚了。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