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13《讀曾國藩家書》之修身篇(13)

2011/08/13 00:52:19 網誌分類: 寫作
13 Aug

 

 

書中說:「致九弟·言凶德有二端 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則達於面貌。以門地言,我之物望大減,方且恐為子弟之累;以才識言,近今軍中煉出人才頗多,弟等亦無過人之處:皆不可待。只宜抑然自下,一昧言忠信行篤敬,庶幾可以遮護舊失,整頓新氣,否則人皆厭薄之矣。」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同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能力,而站在同一起步線上的年青人,有的含著金匙出生,有的只生於小康之家,也有的成長在三餐不繼的陋室之內,但各人在終點線上取得的成就,卻不單單計算本身的能力高低,除上文提到的「恆心」外,亦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個人價值觀,以及奮進不斷的志向。

 

志向的遠大往往容易讓人誤解為「傲氣」,因為他們會訂立別人難以達到的目標,以別人想像不到的付出,包括金錢、時間和閒息來實踐理想,甚至乎他們會鄙視那些游手好閒之徒,認為與他們共處是自貶身份。

 

惟具有傲氣者並不全是志向遠大的人。因為有的人會自視過高,認為身周的所有人均不及其「等級」,別人的成功只是「好運」或偶一而得,並非自己般聰明才智兼備。這種人會輕視別人,但卻喜歡與「才能低於自己者」為伍,藉此凸顯個人的能力。但當他們面對真才實學者時,他們的自大便顯得愚昩和無知,陷於尷尬不堪的困境。

 

事實上,傲氣運用得宜,亦可作為推動自己進步的元素。若看著別人感到不服氣,實在昃反映內心有一股傲氣,希望能超越對方。面對這種環境,我們便應將「傲氣」作為推動自己上進的能量。更何況,世上永遠的敵人只有自己,我們只需每時每刻抱持超越自己的信念,又怎會得不到進步的空間。

 

如何令別人接受本身的傲氣,答案十分簡單,就是將個人的天賦視為上天的恩賜,凡事心懷感恩,以及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努力,才可得到別人的肯定和支持,最終成就自己的偉大事業之餘,也為社會及他人作出貢獻。

 

若然我們將「能力」視為必然之事,在坐言起行間便不會珍惜自己的才能,做起事來自以為,或是目空一切,不單未能接受別人批評,也不會檢討個人的言行舉止,這種人又怎能得到別人的幫助。縱使你有過人之力,但很多事情並不能單是一個人便可取得成功。所謂「失道寡助,本是事半功倍的工作卻因「傲氣」而弄得事倍功半,由「天才」變成「蠢才」,實在得不償失。

 

曾國藩在致其弟的信函中提到,切勿心裡有所依仗,因為心裡有了依仗就會現於臉上。他說軍隊裡鍛煉出來的人才很多,勸喻其弟必須抑然自下,講話中信,行事敬謹才可以遮蓋過失,否則別人都會討厭看輕你。此外,曾國藩在信中亦提到個人的缺點,並以身來言教,內容十分坦誠。他說自己生平有執拗的毛病,性格高傲而又不多言,容易重蹈歷代名公鉅卿「長傲」的覆轍。他希望弟弟不應持傲而欺凌,更不能言語傷人,或以難看臉色而欺人等行徑,真的是至理名言。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