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10《讀曾國藩家書》之修身篇(17)

2011/09/10 00:03:22 網誌分類: 寫作
10 Sep


書中說:「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 吾平生頗講求惜福二字之義,送來補藥不斷,且蔬菜亦較奢,自愧享用太過;然亦體握大弱,不得不爾。胡潤帥李希庵常服遼參,則其享受更有過於餘者。家中後輩子弟,體弱學射,最足保養,起早尤千金妙方,長壽金丹也。」

 

近日從維基解密披露的文件中有不少涉及香港的「機密」,反映不少外表義正嚴詞,掛着「自由民主」羊皮的政客、學者、政黨和組織,私底下有着另一個面孔。他們在美國駐港領事面前的一言一行,究竟是為「香港的整體利益」,還是「自我本身的需要」,實在令不少人「開眼」了。

 

維基解密文件再次讓人想起前港大學生會幹事梅懌熙「誰『滲透』了港大學生會?」一文。筆者上文已提到,究竟現時香港有多少的「會」已遭「滲透」?上至大律師公會、下至小公司的工會能否確保獨立性?甚至乎猜疑記者協會是單純的傳媒組織,還是為個別傳媒老闆或個人發聲的機器?

 

根據記者協會網址http://www.hkja.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1-450&lang=zh-TW,現屆執行委員會十二人中,包括主席麥燕庭、委員唐納德及岑亞志均為自由撰稿人(麥燕庭名字旁加設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來自明報的亦有三人,分別為榮譽秘書曾錦雯、司庫陳健佳及委員盧曼思,共佔委員會成員一半名額。若再加上來自蘋果日報的委員雷子樂,便已取得記者協會的大多數投票權。(八月二十九日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其中一名出席者為記協總幹事莊曉陽,與網上資料不符,或許記者協會成員已有更秩,還望記協網頁能適時更新,以提高透明度)

 

一般市民並不認識記者協會的運作,執行委員會如何組成,但對於過半數成員來自同一傳媒機構或同一屋簷下,特別是依賴「報章專欄」和「外國媒體」的自由撰稿人,眾所周知要得到編採人員的關顧殊不容易,難免令人對他們聲稱的「獨立性」存疑。

 

當然,自由撰稿人亦有具出色的新聞操守,例如曾擔任戰地記者的張翠容,不單在報道立場堅守中立原則,亦多次在個人報章專欄上,在主流輿論中提出「逆思考」的看法,讓讀者能更具深度反思事件的因由和對錯。

 

張翠容為何得到讀者歡迎和支持?怎樣才能確立其自由撰稿人獨立和具操守的性格?如何得到編採人員的支持和接納?本人認為這是來自她的國際視野,行文言有理,不但對世界各地文化、習俗,政治模式,以至歷史均有深切認識,以及多番的「親身感受」,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不單從官方途徑取得資料,更重要的是透過到訪世界各地民居,由當地人親口述說事件的始末,較之那些只懂看着電腦熒幕,便對着別人說三道四的傳媒工作者來得更真實,更具新聞價值。

 

記得報章報道梁家榮在離職時勉勵同事要繼續努力,緊守崗位。他說:「一定要記着,我們服務的是社會大眾,我們是有社會責任新聞操守守不住,就沒有資格做新聞。」這番話得到大部分傳媒工作者(少部分者是指傳媒機構老闆、任職大眾化媒體、掛上不知名機構名義而自稱為記者的人)和全港市民的認同。

 

壹傳媒轄下的報章及雜誌在新聞編採上屢遭詬病,除不時傳出買新聞、弄虛作假的報道外,最近又有「中大迎新營玩死女生作家之女留遺書跳樓亡」的失實報道,惹來中大三間書院迎新營籌備委員會聯同學生會的譴責、即場撕毀《蘋果日報》洩憤,以及呼籲同學罷看《蘋果日報》。

 

由此可見,蘋果日報可說是傳媒公信力的負資產,然而,在記者協會中便有着一名蘋果日報記者雷子樂。究竟雷子樂是何許人也?筆者並不知道,只知雷子樂多年前曾任職經濟日報,然後轉職蘋果日報。奇怪的是,該報石鏡泉老師亦於相若時間曾語重深長的撰文,指任何離開該報的記者,必須秉持傳媒應有的操守和風骨。或許,石老師所指另有其人,但其肺腑之言卻是金石良言,聽者終身受用。

 

既然新聞操守守不住,就沒有資格做新聞,為何卻能容於記者協會內?既然傳媒自由和採訪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為何記協不在傳媒操守上多下工夫,建立起堅固的橋頭堡,而卻讓杤木之蟲寄居深間?當然,我們不能因任職某公司來推斷某人的品性,但張翠容和梁家榮的良好例子經已說明,新聞操守是發乎內心,道不同便不相為謀。

 

曾國藩自言平生很講求「惜福」,主因體質中氣太弱,不得不吃得稍好一點。但他勸勉家中後輩子弟,必須早起和學射擊來保養身體,才是健身的千金妙方、長壽的金丹啊!同樣地,媒體必須在具有高度的公信力,才可確保他們口中的新聞自由,採訪自由實無私心而獲得市民的支持。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