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24《讀曾國藩家書》之修身篇(19)

2011/09/24 00:14:07 網誌分類: 寫作
24 Sep

 

書中說:「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 沅弟以我切責之緘,痛自引咎,俱蹈危機,而思自進於謹言潮該路,能如是,是弟終身載福之道,而吾家之幸也!  昨日徽州未敗之前,次青心中不免有自是之見,既敗之後,余益加猛省、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本星期多了一份免費報章推出,隨即惹來數十個團體,包括反色情暴力資訊運動、香港基督教機構協會、油尖旺區家長教師會聯會、香港家長聯會等大表不滿,並聯合予以反對,呼籲市民「罷取」外,也希望藉不同途徑打擊該報的收入來源,特別是廣告客戶,相信可得到不少人,包括筆者在內的全力支持。

 

在今次「罷取」事件上,身為記者協會主席的麥燕庭仿如失去影蹤般,完全沒有發表一言半語。她既沒有以悍衛「新聞自由」為由,指摘相關團體藉「廣告客戶」來奪取報章的編採自主權;也沒有為秉持傳媒人應有的專業操守,要求相關報章「收起」色情渲染的資訊。

 

除麥燕庭外,同屬記者協會委員,任職蘋果日報的記者雷子樂,未知有沒有參與由該等團體發起的記者會採訪工作。若有的話,當他面對「色情不爽,拒絕淫報」的信息時有何感想。身為持份者,雷子樂能否鼓起勇氣站到前面,率領記協其他委員,接受其他行家的訪問,為所屬報章的行為提出抗議或作出贖罪性的報道。

 

罷取事件讓筆者想起同是傳媒人的張翠容小姐,於916日在報章專欄《大地旅人》的撰文。她說:「法國知名哲學家阿倫.巴迪烏指出,如果哲學不立即對不經思考的意見作出激進批評,它還有甚麼意義?他還說,不經思考的意見在極權國家,乃是由官媒所牢牢塑造的。但在自稱民主的國家,一樣可以透過企業媒體不斷宣傳而達到洗腦的作用,受影響人士便會不假思索地認同某種論調。」

 

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之地,但報章媒體的不可信卻與極權國家無異(港大民意調查顯示,市民對報章媒體的滿意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不滿意率高率百分之二十一,而認為報章是最值得信任的新聞渠道比率更低至百分之十六,較之電台和互聯網的百分之十二及百分之六稍高而已,網址http://hkupop.hku.hk/)。

 

市民縱使不是哲學家,但都明白媒體是否值得信任,主要視乎編採人員的新聞操守的高低。六、七十年代,電台是香港市民的主要新聞信息來源,電台的新聞報道,以及社會資訊廣泛受到市民認同。然而到了今天,由於科技發達,市民聽取電台節目來接收新聞資訊已不多,再加上部分電台的峰煙節目,節目主持人欠缺國際視野,又對事件詳情了解不足,卻以極其尖酸刻薄的言詞來批判別人,致令市民懷疑在已有既定立場下,如何做到持平的討論,難免對電台失去信心。

 

至於報章媒體取得如此「敗績」,也令喜愛閱讀報章的市民深感可惜。在筆者喜愛的兩份主要中文報章中,石鏡泉老師過去曾提到的操守標準實可供現職者參考,而星島日報更是筆者向大、中、小朋友推介的報章。可是,無論具操守的傳媒工作者如何努力,一窩粥內只要有一粒老鼠糞,便會拖累整個業界。面對同業無辜受累,記者協會諸君又有何改善之法?

 

我們明白到,外國主流媒體不期然會在「愛國」情況下為國家服務,但香港的傳媒人究竟為了什麼。在電子傳媒前看到「廢報」大老闆肥腫的身形,皮笑肉不笑地向途人派報,實在恨不得可走到其跟前向其「道賀」,恭喜他為自己和後人積聚更多「陰濕錢」。筆者不是算命家,但歷史告訴我們,如和珅一樣只圖一己利益的貪人,上天只有安排,或許最終弄得自己的子孫,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代代為娼。實在要說一聲,何必呢!

 

張翠容指出,歐美在利比亞的禁飛限制,根本與埃及和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很不一樣。不但示威群眾中沒有女性,而且英美兩國早已派情報人員進入反對派陣營進行訓練,甚至乎法國油商早在開戰前與反對派定明石油交易協議。對於香港市民而言,我們擔心的並不是利比亞政局的變遷,而是如巴迪烏所言,西方正利用利比亞模式以另一種方式再征服阿拉伯。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媒體不斷宣傳而達到洗腦的作用,受影響人士便會不假思索地認同某種論調。

 

 

曾國藩弟弟懂得痛自引咎,從而想步人謹言慎行之道。期望「廢報」和一眾該報記者以專業操守為先,在此基礎下高喊新聞自由,才會得到市民認同和支持,亦是取得終身自身幸福的好事,也是香港和一眾市民的幸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