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北宋的政治改革,主要因外部民族壓力所致。」此論當否?(3)

2007/05/25 20:20:55 網誌分類: 政治
25 May
 

作者:  Anniewh

   

試論「北宋的政治改革,主要因外部民族壓力所致此論當否?

 

宋太祖建宋之初,就先著手為趙宋王朝長治久安而確定了一整套的建國立制的方針政策,對根除藩鎮割據之患更改兵制﹑官制,至太宗時,已建立起一個相對於唐﹑漢較為小些規模的統一中央集權政權。

 

根本之因:追究妥協方針的根本原因還是在宋太祖,因他對不能統一收回燕云十六州一事而耿耿於懷,所以早在宋初,他就「特地設置了一個『封樁庫』,貯積金帛,準備作為贖取燕云的費用,遼如不允贖取,就把這些金帛用作攻取燕云的兵費。」(e.)由此可見,宋統治者一開始就認為取回燕云國土是需要大量的錢銀金帛的,太宗也是一敗就想著用錢銀講和,因此發展到後期的統治者很自然均以屈辱求全為既定政策了。

建國三年進行了一場統一南北的掃平十國之戰,其財政收入根本難達至平衡,國家實際所需又日益龐大,原因在三點:(一)國家落實杯酒釋兵權策略已養起許多國家功臣及建國將領等,所耗不菲;(二)為防範藩鎮割據局面的再次出現,宋朝所做的官制改革,結果造成官職重疊,政府人員冗贅,負擔反而加重了;(三)軍制改革也因實行「守內虛外的政策」(j.)而使得禁軍精兵日益增多,從軍人數比建國時大幅攀升,軍費也隨升致使財政不負重荷。

       上述情景就正如澠池縣主簿蘇轍在仁宗策問時答卷所說的那樣:「『國家內有養官養兵的費用,外有給契丹﹑西夏的奉贈』」(k.)。而變法除了范仲淹﹑王安石外,來來去去均离不開搜刮民膏為主導,因此北宋整治措施中是有利也有弊的,其得失也是相當的,統治者方面從太祖就已有知足乏志之缺憾。

        實事求事的分析北宋之政治,統治者因長久受到外族遼﹑夏諸國的侵擾而只重刮金而缺乏鬥志,因此使政治重心常因此而失彼,很難達到平衡,因此說「北宋的政治改革,主要因外部民族壓力所致」,也是有根有據的,換句話說:從歷史的觀點去看,北宋的統治政策自始至終都是有著其局限性,不過,公正地看,北宋還是盡了一份統一中國之力,其「趙宋之統一與整治的功績不可磨滅」(c.)

 

參考書籍:

c.《中國中古史》指定讀物《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兩宋卷)》張邦煒著 /楊渭生/《宋遼金史》金毓黻

e.中國通史參考資料》上冊 翦伯贊 鄭天挺 主編 1979中華書局 

 f.隋唐史王壽南著三民書局 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1986)

g.《簡明中國通史》下冊 呂振羽 1959 人民出版社

  j.《中國古代史》香港公開大學1999單元八

k.中國通史》第五冊 蔡美標  等著 1995.9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