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創造社作家的散文特色(3)

2007/05/30 17:59:35 網誌分類: 閱讀
30 May

作者:Anniewh

 

 

創造社散文的主要方式,是實實在在地向讀者直接傾訴自身的遭遇,對現代文明的齷齪,對官僚社會的陋規發出咬牙切齒地詛咒,但同時卻也帶著時代病的傷感。

散文風格上與郁達夫一致的抒情詩人郭沫若,他那無時不在的詩情畫意令他的散文跟小說很難嚴格劃分。

如小說散文集《橄欖》中的《小品六章》被黃修己贊為是篇「精美的散文詩」:語言較「講究雕飾,設景造境能有回味的餘韻。」(c.)

再如《月蝕》和《賣書》,雖也像郁達夫一樣:是通過個人貧困的遭際而「向社會發出悲憤呼叫的。」(f.)但除了在習慣於主觀情愫的傾瀉外,還有更多社會和政治色彩。

隨時代轉變,到二十年代中,郭沫若的創作風格發生變化,1927年寫的紀敘性散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行文雖保特「那奔放的激情、粗獷的音調,但已將個人哀怨的色彩洗去,成為正氣凜然的討蔣檄文。」(c.)特別是他在三十年代發表的很多散文創作都是「敘述參加革命歷程的自傳體作品」(f.)

 

參考書目:                                                                                         

 

a.《現代文學》單元五 現代散文,2002 香港公開大學

 

b.《中國現代文學史》蔣淑嫻編著 2002.10  科學出版社(北京)

 

c.《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 黃修已 著 1988.11中國青年出版社

 

d.《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 黃維樑編  1994.5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

 

e.《中國文學史話》現代卷主編 龔宏 1998.7吉林人民出版社

 

f.《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 溫儒敏 吳福輝著 1999.7北京大學出版社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