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本息末」與「跡冥說」兩者的差異如何在「自然名教之辨」當中反應映出來? (5)

2007/06/02 09:32:47 網誌分類: 哲學
02 Jun

作者: Anniewh

最後再看王弼關於「名教」之觀點:「夫禮也說使,首於忠信不篤,通簡不陽,責備於表,機微爭制。夫仁義發於內,為之猶偽,況務外飾而可久乎。故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老子指略》﹚(k)

王弼認為世界萬物都會不斷地變化,孔夫子所謂禮法教義對人是一種束縛,而「禮法只是一種外表的行為顯示,」(同上)所以禮法教義也要順應其變而能應其變才能有真正的仁義道德

再看王弼的另一個觀點:「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皆下德也,仁義理德是也(《老子三十八章注》)(l.見馮達文著 )在這, 他又明顯地貶低名教甚至還踩上一腳:皆下德他的「凡有皆始於無。」﹙《老子-二十一章注文》﹚(m, 見韋政通著 )「無」是天地萬物的本,而「萬物以自然為性(同上);「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同上)順藤摸瓜:王弼所說的「自然」就是「無」, 「無」就是本﹔他把名教看成是外在的﹑人為的﹑非自然的,是用來約束人們手腳的,可改變的,是相對次要的。

所以有「名教出於自然」之論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