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語法主要管語言運用的對與不對的問題,修辭則主要管語言運用的好與不好的問題」這一說法?(2

2007/06/04 08:11:34 網誌分類: 寫作
04 Jun

作者 :Anniewh

上述說法我同意,但要略加補充,因為「修辭是從表達方式表達效果的角度去研究」(k.)語法的運用情況的,而語法僅是修辭的手段和基礎,兩者關係雖密切但卻是語言學科的不同分支,非同一層面的概念。

例二:「他倆呀,兒童時代結下的那個疙瘩,現在還沒解開呢。這你還看不出來,疙疙瘩瘩了這麼十多年,早就變成老疙瘩啦!

較特別的是一句中用了三次「疙瘩」講的卻是同一種意思:第一個名詞,「喻指不容易解決的問題(i.);第二個「疙疙瘩瘩」把名詞臨時改變成重疊的AABB形式,再帶上動態助詞「」形容強調以前沒能解決的問題被拖拉很長時間;第三個「疙瘩」前加上副詞「,突出由兒童時代的小「疙瘩」隨時間推移而變成老「疙瘩」啦

        先把名詞當動詞;又將名詞形態改變;後再用副詞來修飾名詞,諸如此類的表述手法,說明目的是為了達到修辭的效果,嚴格地說不太合語法但偶爾較有技巧地靈活地將名詞活用一下是臨時改變詞類屬性,以取特別生動的修辭效果而已,因該詞仍保持本身語法特性,並不因它被靈活使用而改變詞性,所以只把它看成臨時借用的手法為達文章辭語美妙而使用的修辭手段罷了

所舉實例說明:修辭的價值不僅是「運用語言的方法﹑技巧和規律(k.),而且通過語言還可表達出積極意願和消極意願,這是一;二是既可如例一表現出書面語特有的嚴謹﹑周密和文雅(f.),也可如例二那樣表現出口語特色的簡潔﹑活潑和自然

簡言之,修辭是屬於純語言運用的學科,通過「對語言進行綜合的藝術加工」(k.),可表現出其性質是:既能提高人們說話﹑寫作﹑閱讀﹑欣賞等語言表達水平加強表達效果,也能有利於社會更準確地傳達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等信息

 

參考書籍

f.《現代漢語通論》教學指導  邵敬敏   主編  (2004.6) 上海教育出版社

g.《廣州話?普通話口語詞對譯手冊》曾子凡 主編(增訂本) (1999.10)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h. 《現代漢語-教學說明與自學參考》黃伯榮 廖序東 主編  ( 2004.4)  高等教育出版社

i.《現代漢語規範字典》李行健主編  ( 1998. 5)  語文出版社

j.《現代漢語詞典》呂淑湘主編  ( 2001. 7)  商務印書館

k.《現代漢語》(增訂本)下冊 黃伯榮 廖序東 主編  ( 2002.7)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