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太,教育改革的母親

2007/06/23 23:05:20 網誌分類: 時事
23 Jun

  前教育統籌局秘書長,現任廉政專員羅范椒芬在「教院風波」事件中黯然請辭,並發表聲明指出辭職是為了維持公務員推行政策的尊嚴,所以決定不再繼續留下來。由此可見,羅太對改善香港教育環境之心不死,尤如母親面對逆子,總希望其有知錯能改的一天。

 

  一直以來,市民均認同羅太對教育充滿熱誠,亦是十分能幹的官員。在推行教育改革期間,羅太深明過程的艱巨,但仍抱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就是希望以全港學子的利益為重,對那些既得利益者提出的阻難,仍顯出一副無畏無懼的信念,勇往直前。

 

  《呂氏春秋.誣徒》:「視徒如己,反己以教,則得教之情矣」。羅太為更深入對教育工作的了解,以及設身處地感受教育工作的真諦,毅然決定在公餘時間,親自修讀有關教育的碩士課程,是羅太對教育工作的熱誠和不懈,這有如母親對子女,處處無私奉獻個人的時間和心血,以求「子女」健康成長,學業有成,成為社會上有為的楝梁。

 

  同樣地,正因為母親愛護子女之心,旦見子女行為偏差,難免出言警戒,以求子女見過有改。遺憾的是,這種「苛責之言」,雖為善意,卻在畸型的政治環境下被視為「干預」,除使母親有錐心之痛外,更助長逆子誤判是非,把指鹿為馬看成正確的事。

 

  進一步來說,教院風波中涉及的大章,是「教員」本着學術而寫,還是基於教院本身的利益,教員暫代「職員」之責,調查委員會並沒有詳加探究。當然,我們堅守及認同「院校自主」及「學術自由」是教育界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範疇,但「教員或學者」的工作本是學術層面的探討,知識的追尋,從而灌輸給入讀院校的學生。

 

  發表有利於院校本身的文章,然後貼上「學術自由」的標籤,難免予人有「利益衝突」之感。羅太若因是政府高層官員而不能對教院政策提出「善意」的指引,那麼學者亦不能發表支持本身院校的文章,以免惹來「公器私用」的指責。這種爭論最終豈不導致政府高層及教育界人人自危,而官員或學者雖非敵人,但也難成為朋友了。

 

  另一方面,若然「不容反對意見」被視為學術自由的絆腳石,那麼所謂的學者發表意見後,又有否坦誠地接受別人的批評。教院風波調查委員會報告指出,涉事的教員葉建源和鄭燕祥於二零零二至零四年期間,多番在報章撰文批評教育改革的推行,而葉建源主辦的小班教學研討會,以及鄭燕祥參與的校長研討會,也提出反對教育改革的聲音。我們撇開有關文章及言論是否確實與學術層面有關,但若然羅太是因為上述事件而給教院校長莫禮時電話以表達不滿,亦可被看成是個人提出的反對意見。若然莫禮時最終獲教院續約校長,或羅太是以一名教育碩士生的學者身份來電的話,這種被報告形容為「過火」的行為便只是學者的交流和溝通。

 

  記憶中,現任教院校長莫禮時在教院風波發生前,教院不少本地教員亦曾發出不滿聲音,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任人唯親」的指責,凡教院高層人士,除副校長陸鴻基外,均是外籍人士,土生土長的教育導師只有受擠壓的份兒。惟當事件被政治化後,市民及輿論只專注於政府高層人員有否失職上,這種現象相信亦是畸型政治環境的寫照之一。

 

  在教院風波調查報告中強調,學術自由並不是「絕對性不受規管」,有關演繹甚至乎可引伸至近年來不斷被人濫用的「言論自由」、「集體回憶」等情況。事實上,在現今畸型政治下,任何問題都可被有心人扣上「政治白帽子」,然後再高舉「民主」的口號,無視整體社會利益的需要,以破壞和打擊政府的誠信及價值觀,企圖爭取一己或一黨的利益,但結果只是一個雙輸,甚至乎是香港全輸的局面。

 

  韓嬰《韓詩外傳》卷六云:「不能則學,不知則問,雖知必讓,然後為知」。一名有抱負,肯上進的官員,在不懂的時候去學習,在不明白的時候發問,真是難能可貴,但最終卻惹來干預學術自由的指責,實在可惜。至於那些所謂「學者」,對學問是否為「知」,能否做到「雖知必讓」,亦實在使人疑問。

 

  在今次事件中,我們只知道任何「願承擔,有作為」的官員,並不能以「為人父母官愛民如子」的心態辦事,更要攝足慎言,構做「特務式」的工作環境,以免被人偷錄偷影,否則往往因為過於投入而動輒得咎,自身受害之餘,亦難展一身抱負,損失的將是香港社會。

 

寫於二零零七年六月二十三日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