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憂郁與痛苦的四個步驟/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幾所福?/ 修忍辱,會不會讓別人覺得你“好欺負”?

2012/06/21 10:31:22 網誌分類: 生活
21 Jun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jpg}

 

據說,過去有一位高僧在學法的時候曾經向他的師父請教:“法與非法的界限是什麼?”他的師父回答他說:“對治煩惱則為法,不治煩惱為非法。”意思是說,如果你所學的法能夠對治你自己心中的貪嗔癡等煩惱,這樣的法就是佛法;如果你所學的法不能對治內心的貪嗔癡煩惱,這樣的法就不是佛法。

這個簡短的對話非常值得我們現在的很多學佛人去深思。我們很多人,口裡能夠說出一大堆佛法的詞匯,但是卻對治不了內心的種種煩惱,這就說明,這個人所學不是佛法,即便開口閉口用了很多佛教的詞匯,這些法對於他自己的心來說,並沒有構成真正的佛法。

相反,如果一個人,即便嘴上一個佛教的詞匯都沒有用,但是卻能夠提供一種對治煩惱的有效方法,那這種方法也是真正的佛法。

我這裡要說的“走出憂郁與痛苦的四個步驟”,出自一本英文書《Loving what is》,書名字面的意思是:你所面對的現實是什麼,就用愛心來接受這個現實。 這本書翻譯成中文之後的名字叫做《一念之轉:四句話改變你的人生》,華文出版社出版。這本書雖然一個佛教的詞匯都沒有,但是其中所介紹的去除憂郁與痛苦的四個步驟,我認為就是真正的佛法。因為其中所介紹的去除憂郁與痛苦的方法,與佛教所說的一些方法是一模一樣的,而且,如果我們能夠善加體會與利用,則一定能去除內心的痛苦與煩惱,也能幫助他人去除內心的痛苦與煩惱。這裡我們將這本書中所介紹的去除憂郁與痛苦的方法歸納為如下四個步驟。

步驟1:樹立“憂郁與痛苦起源於心中錯誤思想”的正確見解

也就是,我們必須對這樣一個道理生起定解:我們內心的一切憂郁、恐懼、痛苦等一定是由內心的一個錯誤思想、錯誤觀點或錯誤見解引起的。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對這個道理進行反復觀察並生起定解很重要。通常,很多人會認為,是外境的某個人、某件事、某種場景等導致了我們內心的憂郁、恐懼、痛苦等等,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覺。導致我們內心憂郁、恐懼、痛苦的真正原因不是外境上的某個人、某件事或某個場景,而是自己看待這個人、這件事、這個場景的錯誤態度、錯誤思想、錯誤觀點或錯誤見解。

如果不能樹立這樣一個見解,就會將自己內心的一切痛苦歸咎於外境上的人或事,而對自己內心的態度、思想在自心痛苦的形成過程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置之不理,這必然會導致自己仇恨外境上的人或事,然後就是一番較量與爭斗。最後,如果斗不贏,內心會更加痛苦;即便斗贏了對方,其實更大的危機已悄悄在彼此心中潛伏,在未來某個時候——不是今世就是來世,一定會爆發更大的爭斗和不如意。這樣,冤冤相報無有了結之時,彼此相互糾纏,漸漸就會墮入深不見底的惡趣。所以,與外境斗是下策,所謂“上士不爭,下士好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聰明的上士專門調伏自心,而不會去和外境斗,而愚昧的下士會專心致力於與外境做斗爭。《入菩薩行論》中也說,與外境上的敵人斗不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是和內心的煩惱做斗爭的人。

心中生起的憂郁、恐懼、痛苦等這些情緒在佛教中稱為煩惱,這樣的煩惱一方面如同一把利刃插在我們身上一樣,給我們的心靈制造了無數的痛苦,一方面它們卻無形無相,來無影、去無蹤。對於心中的這些煩惱情緒,我們不能用刀殺,也不能用手去打或捉,更不能用籠子去監禁,而只能用智慧去斬斷。

如何用智慧斬斷呢?就是觀察自心的憂郁、恐懼、痛苦這些煩惱情緒的起因,然後將導致這些煩惱的因給斷除,煩惱自然就不會在心中生起。譬如,對於沸騰的湯水,我們不能用手與之接觸,而企圖以此消除水的沸騰,我們只要將水沸騰的因——鍋灶下面的柴火撤走,水漸漸就會停止沸騰。同樣的道理,縱然我們無法用繩子將煩惱加以捆縛,然後關進大牢,但是一旦我們洞悉到煩惱的因,去除這些因之後,煩惱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導致煩惱的因是什麼呢?《淨心法要》中說:“三有所有諸過患,皆由煩惱力所生,非理作意煩惱因,如理作意能除彼。”意思是說,三界輪回的一切憂郁、恐懼、痛苦等過患都是內心的煩惱所導致的,而煩惱又是由內心的“非理作意”——也即不符合客觀事實的錯誤思想、觀點等引發,所以只要我們去除了內心的這個導致痛苦與煩惱的錯誤思想,代之以正確的思想,也即“如理作意”,煩惱就會消失!

《Loving what is》這本書的導言中說:“每當感受到壓力時——從輕微的不舒服,到強烈的悲傷、憤怒或絕望——我們很肯定這種反應必是某一特定想法引起的,不管我們覺察到它與否。消除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審視壓力背後的那些想法,這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只要他願意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用轉念作業的四句問話,逐一揭露我們不真實的想法。透過這個反躬自問的過程,你便會發現,所有我們信以為真或視為天經地義的想法全都扭曲了事件的真相。當我們寧可相信自己的想法,而不願去看真相時,就會承受各種情緒性的壓力,那就是我們統稱的‘痛苦’。痛苦是一種自然警訊,警告我們:你正執著於某個想法。如果我們仍是充耳不聞,不肯正視這個警訊,這時,就只好接受這個痛苦,並把痛苦當成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事實絕非如此。”

步驟2:如果你痛苦了,就找出導致你內心痛苦的那個錯誤思想

只要我們願意靜下心來觀察自己的心,我們就一定能夠找到存在於心中讓自己的心飽受痛苦煎熬的那個“思想、觀點、見解、態度、想法、念頭”。這是隱藏在我們內心讓我們受苦的真正敵人。通常,我們並不會將它當做“敵人”看,而是拼命地去維護它——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認賊作父的顛倒做法。如今,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就要向他開刀!

步驟3:用“四個反問”去拷問那個思想

當我們對心中的這個想法不去觀察時,就會認為這個想法的正確性是天經地義的、不用懷疑的。我們的心真的非常習慣於認同並維護自己心中生起的每一個念頭,而不去拷問這些念頭的正確性。現在,為了克服這種不良習氣,我們需要用四個反問來拷問這個想法:

第一反問:那是真的嗎?例如,我們心中認為:“我的孩子就是應該成績優秀的”,但是每次考試,你的孩子表現得並不如你想象的那樣優秀,於是你就開始發火、苦惱。此時,內心的苦惱就是由這個想法“我的孩子就是應該成績優秀”導致的。你要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換句話說,為什麼你的孩子一定要成績優秀,難道別人的孩子天經地義地就是要不如你的孩子?這樣一問,你就會就覺得自己的想法很荒謬。覺得這個想法很荒謬,內心便好受多了。

第二反問: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嗎?固執己見是凡夫的習氣,在這個反問之後,我們的心有時依然會很倔強,我們心裡會說:“我的孩子當然應該成績優秀。”如果是這樣一個倔強的人,這第二反問就是必要的。通過這個反問,我們向自己的內心挑戰,努力喚起內心的公正與良知,當我們靜下心來再次觀察這個觀點時,真理的光芒或許能夠在心中生起,此時我們就能觀察到這個念頭的偏頗與不公正。

第三反問:當你持有那個想法時,你會如何反應呢?透過這一問,我們就可以觀察到這個“想法”與“自己的內心痛苦”之間的因果關系。只要這個想法在,內心的痛苦就會一直存在。例如,假如我們一直持有“我的孩子當然應該成績優秀”的想法時,即便孩子很優秀了,我們還是覺得他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自己的內心一直會受煎熬與痛苦。

第四反問:沒有那個想法時,你會是怎樣的人呢?此時,你嘗試著體驗內心去除這個想法時的感覺,甚至持有相反觀點時的感受。例如,假如我“我的孩子當然應該成績優秀”的想法去掉了,我會是怎樣的人呢?我會認為,我的孩子也會遭遇失敗,考試也有可能會很糟糕,這很正常,面對孩子這次的考試失敗,我還是應當接受,不應當給他太多壓力。這樣想象之後,就覺得輕松了很多,覺得這種推翻了原來錯誤觀點的新觀點,還是不錯的。

通過上面的“四個反問”來質疑心中的導致痛苦的那個想法,這個想法的荒謬性就會漸漸顯露出來。

步驟4:將這個導致內心痛苦的荒謬想法徹底從心中剔除,代之以更加客觀公正的想法。

認識自心想法的錯誤之後,就從心中徹底摒除這個想法,用更加客觀公正的想法來代替它。於是內心的痛苦就會煙消雲散。

結語:

不要輕視上面所說的這四個步驟,而要用極大的恭敬心來學習並實踐這四個步驟,我們自然會從中得益。自己得益之後,就能讓他人得益。如果我們心存傲慢,輕視這樣的道理,我們依然會一無所獲,並煩惱如故。

愚人重視的是金錢、名聲、食物、衣服等受用,對真理與智慧不屑一顧,這樣的人會痛苦深重;智者唯一重視的是智慧,只有具足智慧的人,才有希望獲得永恆的安樂!


  

 

 

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幾所福?

 

請看這段佛經

看了這段佛經我打算戒酒吃全素了

《大方廣華嚴十惡品經》: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幾所福?

佛告迦葉:

假使有人,象馬牛羊、琉璃珍寶璎珞、國城妻子,持用布施,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復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兩金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復置是事,假使有能鑄金為人數百,持用布施,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復置是事,假使有人造作幡華寶蓋,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猶亦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復置是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圖寶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葦,上至梵天,不如有人能斷酒肉,百千萬分不如其一。

善男子,不食肉者,現世菩薩,則非凡夫。

 


   修忍辱,會不會讓別人覺得你“好欺負”?

忍辱,從世間法來說,這是一個做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修養問題;從出世間法來說,它是一個了生死、出輪回的重要的修持法門。下面分三個方面來談:

一、忍辱的重要性及其功德

我們學佛,特別是大乘佛法,就是自度度人,修菩薩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眾生的范圍很廣。所以,佛教把忍辱列為波羅密,“波羅密”就是到彼岸,即從生死此岸到達涅盤彼岸。要度過生死苦海,就要靠波羅密才能到達涅盤彼岸,即到達極樂世界。忍辱是修菩薩行重要的修行項目。

什麼叫忍辱?就是要忍受不管來自什麼方面對自己造成心理、心理上的種種痛苦、種種侮辱。包括不發怒、不結怨,心裡沒有惡意。這是一個很難的修持問題。別人罵我、打我,拿種種事情來冤枉我,應該怎麼對待?這是一個修行上如何除我執的問題。《金剛經》上說:“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我們要真正明白一切法無我,關鍵是修忍辱,才能達到“三輪體空”,即沒有我,沒有人,也沒有別人罵我打我這件事。這樣才能了生死,出輪回。否則,就被我執障礙住了。

這既是高深的理論問題,在實踐上又要下很大的工夫才能逐步達到這種境界。我們真正能離開我相,認識到確實無我,我只是四大的假合,地、火、水、風四大元素湊攏來的。這個軀殼,四大分離後,哪裡去找我?能夠認識無我,當然就無人,也就沒有罵我、侮辱我這些事了,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有我相,遇到問題,就會結怨結仇。佛教講“怨親平等”,真正懂得怨與親是互相轉化的,就不會與他人結怨結仇。這一點,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難。

禅宗裡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就是說忍辱的:宋代蘇東坡對佛學很有研究。他被貶官之後,與佛印禅師關系很好,經常向佛印禅師請教佛法。蘇東坡悟性很高,見解超脫。他的詩詞文章中,常滲露出很多禅機。有一次,他打坐下來,覺得自己好象開悟了,他寫了一首偈頌:“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天中天”就是佛,“稽首”就是頂禮,“毫光照大千”就是說佛的光明普照大千世界。“八風”就是稱、譏、毀、譽、利、哀、苦、樂。稱是當面稱贊,譏是當面譏諷,毀是背後诋毀,譽是背後贊揚,利是有利益的事,哀是倒霉的、衰敗的事,苦是苦惱的事,樂指快樂的事。實際上,我們整天都在八風中打圈子。蘇東坡當時覺得自己已經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端坐紫金蓮”,就是端正地坐在紫金色的蓮花座上。這首偈頌從文辭上看,十分出色,在歷來稱贊佛的偈頌中,也算得是傑作。香港天壇大佛落成,趙樸初老居士題詞還是用的這一首。當時蘇東坡很得意,派人過長江把偈頌送給佛印禅師看。佛印禅師是非常有境界,有證悟的人。他一看就知道蘇東坡仍有我相,自以為了不起,實際並沒有真正證悟。於是便在偈語後面批了:“放屁”兩個字,叫原人帶回去。蘇東坡一見,火冒三丈。他認為,這個偈頌這麼好,怎麼能用這樣粗魯的語言來侮辱人呢?這還了得!他立刻過長江找佛印禅師評理。佛印禅師知道他來了,就迎接上來,笑嘻嘻地說:“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這位蘇學士慚愧得無言以對。這說明他沒有真功夫,理論上說得很好,遇到實際問題就忍不下去了。

還有一個忍辱的故事是說釋迦牟尼佛的:佛陀過去修菩薩行作忍辱仙人時,當時有個國王叫歌利王。帶著妃子們去打獵。中午,他在帳篷裡休息,他的妃子們到山上玩,看見一個小廟有個青年僧人在打坐。他們就上前向佛陀頂禮,並提出很多問題。佛陀就給她們講法,教化她們。國王醒後問妃子在哪裡,聽說正和一個年輕和尚在交談。心想:這和尚肯定有壞心。他便提起寶劍來到小廟,看到妃子們跪著把佛陀圍在中間,頓時火冒三丈,沖上去一刀把佛陀的膀子砍掉。當時佛陀的第一個念頭是:如果我成佛,首先度你。歌利王當時問他:“你恨我嗎?”佛陀說:“我不恨你。如果我恨你,我的臂膀就不會再長出來。”因為佛陀沒有分別心,所以佛陀的臂膀又馬上長了出來。歌利王大驚,慌忙逃走。佛陀成道時,歌利王就是他父王的一個大臣。佛陀出家時,父王派五個大臣去追趕,其中就有這個人。佛陀成道後,首先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其中憍陳如,前生就是歌利王。佛陀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如何對待仇人,如何把仇人轉化為恩人。這一點很難做到,但至少別人打我罵我時,我們應該想到,他並沒有砍我的膀子,歌利王砍佛陀的膀子,佛陀還要度他。那麼打、罵,我們就不應該起嗔恨心了。這樣想,心量就開闊,思想境界就能提高。

二、忍辱的八大功德利益

1、忍辱有利於自利利人,自行化他

2、修忍辱有利於持戒,有利於得定,有利於開發智慧

3、忍辱有利於消除業障

4、忍辱能培植福德

5、忍辱能解除煩惱,利於修清淨心

6、忍辱有利於精進修行

7、忍辱有利於廣結善緣,有利於處理人際關系

8、忍辱能得相好莊嚴

三、如何修忍辱波羅密

1、要相信因果。因果是佛法的基礎理論,也是佛法的核心。如果我們不懂得因果,就不算真正明白佛法。如果不相信因果,就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一切都應從因果上來看待。我們的身體就叫果報身,是過去種的因,借父母的緣,因緣結合產生了我們這個身體。我們是來受果報的。我們今天所遭遇到的一切人與事,周圍種種的環境,都是果報,即正報與依報。任何人都脫離不了因果關系。

橫的關系上,你的配偶、家庭、社會是個因果關系;縱的關系上,由父母祖先到你自己,也是個因果關系。我們都生活在因果的網絡裡。因果網絡就是業力之網。身、口、意三業造作的業力雖然看不到、摸不到,但卻有很大的力量。我們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都是受業力支配。虛雲大師說:“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他用了一個“逃”字,也就是說,不管你信不信,因果從不饒人,你可以不信因果,但是,你絕對逃不脫因果。因為他是客觀存在的規律。

古話說:“天網(即業力之網)恢恢,疏而不漏。”正是指的因果網絡。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接受一切,就會接受惡報,惡報受盡,災難消除,這叫“受苦了苦”,這樣,福德智慧才能增長。所以學佛的人要用因緣觀看待問題。離開了因緣觀,就很難正確處理一切問題。

2、要有決心在今生了生死,出輪回。只有這事才是頭等大事。這個認識真正建立起來,忍辱就算不得什麼了,而且忍辱有助於消除我們修行中的種種惡緣和障礙,有助於我們了生死、出輪回。

3、應去掉小我,擴大心量。容量開闊,貪著心、嗔恨心、我慢心、報復心才可以得到逐步消除,才能修好忍辱波羅密。

佛教提倡的忍辱與世間的忍辱不同。社會上講的忍辱是強迫性的。雖然說這件事很生氣,但又不能不勉強忍下去。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就是把憤怒的火焰埋藏在內心深處,等待時機來了再報仇。這是很險惡的。這是種三惡道的因,怨怨相報,永遠無法了結。一個比較有名的忍辱故事—“勾踐嘗糞”就是講這種世間的“忍辱”。越王勾踐當時兵敗被俘,他裝著願意忠實於吳國。吳王病重,醫生說:“他的大便如果是甜的,病就沒法醫了。”當時誰都不願意去嘗大便。勾踐就主動站出來去嘗吳王的大便。吳王覺得勾踐很忠實,對他就很放心。後來勾踐想辦法回到越國,臥薪嘗膽,准備了十年,終於打敗吳國。那時吳王夫差已經死了。越王把夫差的屍體碎屍萬段,以發洩他心中的仇恨。這種忍辱與佛教講的忍辱本質不同。世間人把越王勾踐作為忍辱的英雄,學佛的人絕不能學習這種忍辱。世間人說的“好漢不吃眼前虧,”其實與越王勾踐的忍辱是同一類型。佛教講的忍辱是建立在大智慧、大悲心的思想基礎上,是用因緣觀、慈悲觀作為做人處世的基本觀點。一切事物,一切人際關系都是因緣關系,因果貫通三世,人人生活在因果網絡中。只是因為我們凡夫沒有開悟,所以不知道。

 

 

{#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

佛教視頻網,129部電影,60部電視劇,205部動畫,547部紀錄片,1435首佛樂,655部佛典有聲書,4396個佛教講座,449部公益影視大全.共沾法喜,阿彌陀佛!!!!

http://vod.fjdh.com/fjdh-va/


 

 

阿彌陀佛共俢網http://www.amtfgx.com/

 


 

一個勁正的健康資訊網

http://www.cyt.tw/CureNews/CureNews.htm萬勿錯過(以上網址,歡迎轉載,功德無量) {#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