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做人離不開五倫關系/ 讓世人冷汗一身的孝道三戒/星雲法師:活觀音已經到你家去了

2012/06/27 10:42:24 網誌分類: 教育
27 Jun

{#AAAAAAAAAAAA.jpg}

 

蔡禮旭:做人離不開五倫關系

 

 
聖人的學問就是要把人與人的關系處好,所以學會做人是根本。做人離不開五倫關系,即古人常講的“倫常大道”。哪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第一倫:父子有親。父親要言而有信,才能把家庭、孩子管理好,孩子才會信服。父子之間,除了言而有信,還要父慈子(父親慈愛子女)、子孝父。

第二倫:君臣有義。君臣關系,換種說法,叫“領導人與被領導人的關系”。為君者,所謂“君無戲言”,講話一定要算話。臣子答應君王的事,也一定要盡心盡力做到。這是一個人的義務、本分、做人的態度。

領導者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與本分?最重要的是要做人民的好榜樣,要以人民的幸福生活為努力的方向,絕不是以個人的享樂為目標。作為一家之長、企業之主,或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一言一行影響的層面都很大。當領導者做出了好榜樣,舉國上下都能遵從、效法,整個人心的轉變就會非常快速。人心善,國泰民安;人心惡,災禍連連。古代聖王都能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所以時時反省自己。商湯在自己的洗臉盆裡就刻著一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時提醒自己不可懈怠,要做好臣民的榜樣。作為一個領導者能有如此反省的態度,有愛民的存心,一定會贏得人民、員工的愛戴。

為人臣子應該盡什麼樣的本分和義務?俗話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人部屬要盡忠職守,把工作做好。

三倫:夫婦有別。夫婦之間當然也要言而有信。夫妻之間要常想著對方的付出及恩德,心裡常常念恩,看到對方心生歡喜,這是夫妻之間要守的信義及道義。治家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夫妻彼此沒有秘密。但是現在夫婦之間有很多話都不敢明講,還各自存私房錢,不能以誠相待就無法團結。所以,人與人交往要誠信,才能愈來愈和樂。

第四倫:長幼有序。兄弟之間要言而有信,也要有情義、恩義,兄友弟恭,如此才能令父母放心,所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第五倫:朋友有信。朋友不只是要言而有信,還要有朋友的信義跟義務。朋友相處中有五個本分要盡到:

第一是“勸谏”。當朋友有過失時要勸導他。我們用真誠心去勸谏,就要考量時機、態度和方法,還要有耐心,畢竟現在人很難一勸就接受。

第二是“關心慰問”。當我們主動去關懷別人,自然而然就會帶動人與人之間互敬互愛,從而更加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會深刻體會到生命中的寶貴價值。

第三是“互相贊歎,互相肯定”。懂得欣賞別人的心是一門真實學問。嫉妒別人,不懂得贊歎,心量就愈來愈小,道德學問也會因此而中止。所以,要常看別人的優點,欣賞別人。如果我們嫉妒有學問、有修養的人,甚至於用言語毀謗他,會讓跟他學習的人失去信心,由此很多人便失去了求學問的機會,這是有損陰德之事,不但折損了自己的福分,同時也障礙了別人。

第四是“不言家丑,不言隱私”。不可以把朋友家裡的隱私講給其他人聽,言語要謹慎,“話說多,不如少”。有時話說得太多,不經意把朋友的一些家事講給其他人聽,遇到有心人來挑撥是非就麻煩了,這樣會破壞朋友之間的情誼。所謂“交淺不言深”,講話要注意分寸,古人說“慎言”,言語確實要很謹慎。不談人家的隱私,可以多談談人家的好事、德行,所謂“揚善於公堂”,我們愈肯定他,他就愈會積極努力地去做好。

第五是“通財之義”。人生難免會有順境、逆境,難免會有起伏跌宕。當一個人處於低潮或者逆境時,最需要朋友及時的幫助,這時要趕快幫助他。但幫助人要用智慧斷,不然有可能是善心行了惡事。這個財不只是錢財,還指我們的經驗、智慧。等到他已經學習到這些經驗、方法和智慧,相信他也可以把人生經營得很好。

我們若從五倫關系中找到了人生的角色與定位,站穩腳跟,自然就能夠步履踏實,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充實、更有價值。


 

      讓世人冷汗一身的孝道三戒

 

(文:轉載)

孝道是孔子“禮治天下”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最為看重的人品之一。

在《論語》中,共有十九處提到孝,並且對孝提出了很多具體的標准,可見孝在孔子思想和《論語》中的份量。孔子所講的孝道,雖已經二千多年的歲月滄桑,但仍閃耀著真理和人性的光芒。面對孔子所倡之孝道,試問天下之子女,幾人敢言已達之?恐怕很多人只會冷汗一身了。

冷汗出在哪裡?出在難以做到的“孝道三戒”。

一 戒:色難,不可把孝敬當負擔。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孔子點破了盡孝的最難事,也道出了孝之最高境界。那就是真正從內心深處孝敬父母,能夠始終對父母和顏悅色,而不是把孝敬只當做一種責任、一種義務,甚至是一種恩賜。

“哀哀父母,生我夠勞”。當我們的生命凝聚著父母之恩來到世上,也就注定我們必須要對父母報以恩情。如果我們對生養父母都不能孝敬,卻去談什麼博愛之心,豈不是滑稽得很?但事實上,現實社會上卻不乏有把孝敬父母當作一種生活負擔的人。

不少人把自己的應盡孝心作為一種累贅和父母雙親講條件,與兄弟姐妹平分攤,甚至把父母當皮球來回踢來踢去。 正由於此,不知多少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老了老了卻要落得個兩老分離,居無定所。

不知多少老人雖然拉扯孩子好幾個,卻要忍著子女冷漠無情的眼光度馀生,就著子女極不情願的臉色吃冷飯。也因於此,現在不少老人不再講養兒防老,而是存錢防老,早早地把自己送進養老院。這是一種多麼的悲哀與不幸!

色難,難在“除私心安良心”;色難,難在“去心魔留善根”。沒有良心和善根的人,是做不到孝的。

二 戒:惟錢,切記贍養並不等於盡孝。

有不少人認為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就是給他們更多的錢花,讓他們吃得好一點,穿得好一點,能夠享享清福。這種想法和做法對嗎?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現在人們講孝,大多指能夠贍養父母。但是,那些狗馬之類的,也能得到很好地喂養。如果我們不從心裡敬重父母,從心裡孝敬父母,那又何區別呢?這就告誡我們,孝敬父母只在物質上給他們提供基本保障甚至優厚條件,都是遠遠不夠的。

孝敬父母更重要的是心孝,除了物質上的供養,更要注重在精神上為年邁的父母創造更多的舒心和快樂。經常回家看看,和父母唠唠家常,抽時間陪父母出去轉轉,給老人講講社會上有趣的事情,時常讓他們和孫子孫女親熱親熱,隔三差五和老父親對飲幾盅酒,定期為老人做個體檢,等等這些看似小事之舉,對他們來說,卻是最為寶貴的情感財富。

但不少人因工作忙而無暇顧及老人,於是就多給錢,或給父母雇保姆,或在城市買房把老人接來住。表面看上去,都是些大孝之舉。但事實上,卻因根本沒有顧及老人的情感而成了不孝。更有一些城裡人嫌鄉下的公公婆婆不講衛生,不但自己不願意去甚至連孩子也不想讓去。這樣的人就是給老人金山銀山,又怎能和孝挨得上邊?

孔子的話提醒我們,對老人而言,物質上已經享用不了多少東西了,他們所渴望的就是女子真正從情感上關注、關心他們的需求,去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的精神得到滿足。

三 戒:越軌,時時處處都需走正道。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做兒女的,除了能夠在生活上照顧好父母,還有就是不要讓父母為自己的行為擔心而寢食不安。

就如孔子所言,除了讓父母會為自己的身體掛念,其他事情都能讓他們無慮。做兒女的能夠正直為人,其實就是一種大孝。但有一些人,為了所謂的報恩,讓受了一輩子苦的父母過上“幸福”生活,就不惜去偷、去搶、去貪、去受賄來“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卻往往因東窗事發,害得父母一夜白頭,兩眼哭干,甚至郁而逝。這哪裡是孝父母,簡直就是在害父母。

所以,孔子告誡我們,除了竭盡所能反哺父母之恩,還有就是要始終走正道,讓父母親在家中不至於因為擔心你哪天會誤入歧途而提心吊膽。從這個層面上說,努力工作並有所建樹,不單是個人追求的問題,也不單是職業道德的問題,還是一種盡孝的家庭美德。

孔子也不主張對父母惟命是從,強調“父母幾谏”。有不同意見,要注意以尊重、委婉的態度和父母多溝通,取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但如果動不動就以代溝為名,根本聽不進父母的意見,以我行我素標榜自己的成熟和獨立,這都是大不孝了。做子女的,在要求父母尊重自己的同時,先要想一想自己是否給了父母應有的尊重。

天下之事,知易行難。正所謂,講孝,論心不論行,論行天下無完人。面對孔子之孝道,我們除了汗顏羞愧,那就是身體力行了。只要用心去做了,冷汗或許就少出許多。
 

 
 



 

星雲法師:活觀音已經到你家去了

 

 

有一只小青蛙,老是和媽媽唱反調,媽媽教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媽媽教他往西,他偏偏往東。有一天,青蛙媽媽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青蛙媽媽喜歡住在山上,不喜歡住在水邊。因為小青蛙常和青蛙媽媽唱反調,所以青蛙媽媽交代兒子把牠葬在水邊。平常不聽話的小青蛙突然良心發現,聽從媽媽的話,就把青蛙媽媽葬在水邊。黃昏時,擔心媽媽會寂寞,就在水邊哇哇叫。下雨時,擔心媽媽被水沖走,也在水邊哇哇叫。媽媽在世的時候不聽話,死後再來傷心,難過得哇哇叫已經來不及了。

現代的社會,愈來愈不注重孝道倫理了,尤其所謂“代溝”的問題,越發使得現代人的“親子關系”更為疏遠、淡薄。你看,醫院裡的老人病房與兒童病房裡,“孝順的父母”很多,但是“孝順的兒女”很少。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兒女不但平時難得到醫院探望父母,更別說在病榻前的關懷、照顧了。

再說,現代父母平時接送兒女上學,日日月月、歲歲年年,無怨無尤;但是兒女偶而陪父母到醫院看病,一次、二次,他就心不甘、情不願的嫌煩了,好象對父母有天大的恩惠一般。台灣“三代碗”的故事,所謂“記得當初我養兒,我兒今又養孫兒;我兒餓我由他餓,莫叫孫兒餓我兒。”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在南海普陀山有一個屠夫,是一個不孝子,平時事母極為忤逆。有一天他也跟人到普陀山朝拜,他聽說普陀山有活觀音,就到處向人詢問。有個老和尚告訴他說:“活觀音已經到你家中去了。”他匆匆趕回家中,母親跟他說:“堂前雙親你不孝,遠廟拜佛有何功?”

孝順父母不要等到百年,在世時就要孝順。魏晉南北朝時,晉武帝下令要召請李密當太子的老師,但是他說:“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氏之日短也!”這正是說明:孝順父母要及時,千萬不要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豈不是要像小青蛙一樣,在水塘邊哇哇的叫個不停嗎?

 

 

{#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

佛教視頻網,129部電影,60部電視劇,205部動畫,547部紀錄片,1435首佛樂,655部佛典有聲書,4396個佛教講座,449部公益影視大全.共沾法喜,阿彌陀佛!!!!

http://vod.fjdh.com/fjdh-va/


 

 

阿彌陀佛共俢網http://www.amtfgx.com/

 


 

一個勁正的健康資訊網

http://www.cyt.tw/CureNews/CureNews.htm萬勿錯過(以上網址,歡迎轉載,功德無量) {#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th_00120-1.gif}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