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音樂會---黃河大合唱選段

2007/06/28 06:46:26 網誌分類: 音樂
28 Jun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交響樂代表作。作於1939年3月,並於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並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鬥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黃河大合唱》寫成於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秋冬,作者隨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的黃河岸邊。中國雄奇的山川,戰士們英勇的身姿;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著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後來被改寫成《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當時,冼星海僅用了6天時間,就譜出了全曲。   全曲由《序曲》(樂隊)、《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黃河頌》(男聲獨唱)、《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黃水謠》(女聲合唱)、《河邊對口曲》(對唱、輪唱)、《黃河怨》(女聲獨唱)、《保衛黃河》(齊唱、輪唱)和《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等九個樂章組成。各個樂章都有相對的獨立性,相互之間在表現內容、演唱形式和音樂形象等方面構成鮮明的對比。同時,全曲又由表現中華民族解放鬥爭的基本主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幾個基本音調始終貫串於整個大合唱,在音樂佈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題、首尾合唱呼應、中間各樂章交替發展和末樂章的總結概括,以及每樂章之前的朗誦為先導等,使整個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音樂語言明¬快簡練、通俗易解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合唱手法豐富多彩和樂隊的交響性發揮,全曲的宏偉規模和所表現出的英雄氣概,構成了這部作品具有獨創性的藝術特色。《黃河大合唱》凝聚著冼星海的卓越才華和傑出創造性,被認為是一部反映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音樂史詩 這次海峽對岸舉辦的抗戰音樂會破天荒選唱了以下幾段:《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黃河頌》(男聲獨唱)、《河邊對口曲》(對唱、輪唱)、《黃河怨》(女聲獨唱)、《保衛黃河》,讓我們一起欣賞台灣同胞對黃河大合唱的演繹吧。

回應 (2)
我要發表
2007/06/28 17:05:07 回覆
衛老頭老矣,不懂得製作卡拉ok,歌詞未能與歌曲同步.請原諒。
2007/06/28 09:40:04 回覆

製作技術比較差喎.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