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寬容與愛/ 蔡禮旭:學會反省自己喚醒孩子的良知/星雲法師:難忍能忍

2012/07/09 10:53:46 網誌分類: 教育
09 Jul

 

              讓孩子學會寬容與愛

 

轉自大方廣 www.dfg.cn

 

  一、孩子被打 父母難過

孩子在上幼兒園或小學,又或與周圍小朋友一起玩,難免會打打鬧鬧。有時為搶一個玩具,就把對方推倒。或是比較頑皮的孩子,從小養成不良習慣,喜歡打人,便有一些小朋友會挨打。許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後,都很心疼。原先還教著孩子要忍讓,可看到孩子接二連三被欺負,內心開始不平起來。並且,也有些疑惑,還要繼續教孩子忍讓嗎?如果不反擊,恐怕孩子就要一直挨打了。

因此,聽到有家長教孩子說:「他如果再打你,你就打他。」「他咬你,你不會也咬他?」「你不敢打他,他以後就專門欺負你。」甚至有些家長告訴孩子:「下次再有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要是打不贏他,回來我就打你。」

一時的氣惱與不平,采用了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也許,可以緩解孩子一時不受欺負,但如此教育,會將我們的孩子引到哪一條路上去呢?

二、教孩子打人 孩子變得暴力

一位孩子的母親,原本教孩子要謙讓,縱然被打,也教孩子不要還手,要忍耐。剛開始,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媽媽也只是安撫一下,讓孩子不要計較。孩子很聽話,媽媽說要忍,他便忍。可一次、二次、三次後,孩子被打的次數越來越多,媽媽終於忍不住了。一天,看到孩子的小手被小朋友咬了一口,既心疼又氣憤地說:「他咬你,你怎麼就不咬他?」孩子說:「媽媽說不可以打人。」媽媽堅定地跟孩子說:「現在開始,誰敢再打你,你就打他。」

孩子很聽媽媽的話,從那時起,一有小朋友打他,他便馬上還擊,握起小拳頭就打過去。因此,常常把別的孩子打傷,孩子因此也變得暴力起來。於是,媽媽雖然不再心疼孩子被打,卻轉到天天為孩子擔心。不知道今天又有哪個小朋友被孩子打傷了,經常接到老師與其他家長的投訴,奔波於帶孩子上門道歉,給人賠醫藥費。

而另一位父親,在孩子被欺負時,也氣憤地對孩子說:「下次如果再有人打你,你就狠狠給他打過去,不要怕,打出什麼問題,爸爸負責。」孩子記住了爸爸的話,懷著一顆報復的心,從起初的還手,變成有人稍惹他一下,他便馬上反擊。而且打人時還不留情,出手很重。雖然他少被挨打了,可他的性格卻變得越來越暴戾,心也越來越冷漠。在他的世界裡,更多感受到的是暴力和爭斗,卻少了人與人之間友愛與和諧。

可當心變得敏感而易怒,總是防著人,常有不善之念,那他生活的世界,是否就成了一個黑暗與邪惡的世界?

如此,有人也許會感到矛盾,教孩子打人不對,難道要讓孩子一直受欺負嗎?

三、客觀面對 解決問題

1.看清事實 客觀面對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小時,也許都不太記得自己在幼兒時發生了什麼。有時談起與小朋友打架,輸了還找對方討回自己給的東西時,還覺得很好笑。畢竟孩童時期的爭執與打鬧,是一種幼時沖動,並不是有意識地攻擊、傷害對方。

然而如今,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在家中,孩子便是每一個人都疼惜的寶貝。甚至在家中不小心跌倒了,就有不少長輩跑過去想抱孩子。一邊哄,一邊還拍打著他撞倒的椅子說:「椅子真壞,讓寶寶摔倒了,奶奶替寶寶打椅子。」於是假裝打了幾下椅子,孩子聽了也覺得椅子不對,害自己跌倒,也跟著打起椅子來。

沒有教孩子跌倒後學著自己爬起來,也未讓孩子感受跌倒並不值得恐懼,應該自然、勇敢面對。孩子也不懂如何走,能不碰倒椅子,如何避免受傷。反而在跌倒時責怪椅子來,把將責任向外推。這樣,孩子便可能養成一種習慣,遇到問題總喜歡責怪別人,看不到自己的錯誤,自然也就無法改正、進步。

在幼兒園中與小朋友發生爭執、打架也是一樣的道理,父母、長輩需要先了解清楚,為什麼打架。如果只是彼此玩鬧時一個不小心,自然不應過於計較。家長若過於呵護自己的孩子,總要替孩子出頭,甚至因此責罵老師,如此,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實際性的幫助,也未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因此,首先需要看清客觀的事實,到底是因為自己過於呵護孩子,還是孩子真的遇到問題,需要我們的引導、幫助。

2.合理引導 長善救失

①救其失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目的,是長養孩子善的一面,同時又挽救他過失的一面。當看到孩子有錯時,正是我們要給孩子引導,幫其導回正確人生道路的時候。因此,家長與老師如果發現有孩子喜歡欺負別人、打人的壞習慣,更應存挽救其過錯的愛心,親師共同配合,幫助孩子引導回來。

試想,孩子為何會變得愛打架,喜歡捉弄、欺負別人呢?幼小的孩子,好似一張白紙,他並不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因此,他成長過程中,所聽所見所感受的,都在影響著他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家長可以先注意一下,家庭中夫妻之間是否和諧,孩子自小看的影片中,是否有暴力傾向的引導,在教育孩子時,是否會常常責備、打罵孩子?是否引導孩子保持那顆善良仁愛的心?是否在家庭中過於溺愛,導致孩子不講道理?相信抱持著一顆挽救孩子過失的愛心,一定能看到孩子今天犯錯的原因。當我們能找到原因,要對治問題便不困難了。

曾有個孩子,在家特別受寵。每天,爸爸就趴在地上給孩子當馬騎,奶奶又總陪著孩子到處玩,媽媽成天忙於做家務,想管管孩子,也沒有時間。孩子在家他最大,要什麼就得有什麼。到了幼兒園,自然也是要什麼就得給什麼。得不到時就鬧,急了干脆就搶,搶不來時就打。一旦任由孩子養成這樣驕縱的性格,如何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呢?

反之,沒有與孩子溝通好,溫暖他的身心,卻經常打罵,也不利孩子的成長。有些父母雖然愛孩子,可表達的方式卻總是以埋怨的口氣:「你這小孩怎麼回事,人家某某家的孩子比你乖多了。」或者,回來便問:「今天是不是又在外惹事了?」「你這小孩,看到你我就生氣」等等。雖然父母是希望孩子變好,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父母的批評與指責。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他的關愛,他又怎麼懂得愛人,與人和睦相處呢?

能看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是不是有不合理、不適當的地方,更能幫助我們教育好孩子。因此,遇到孩子打人,先不要著急打孩子,先問清楚他為什麼打人,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錯在哪兒,也教導孩子做人處事的道理。這也需在平常中,教孩子聖賢的教誨,讓孩子心中有善惡的標准,否則孩子不知道善惡是非,便無法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

②長其善

每個孩子,都有其天真善良的一面,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對他善的一面需要鼓勵促進。

有位小朋友,在幼兒園被人打,媽媽很心疼,對她說:「你怎麼那麼笨?他咬你,你不會也咬他嗎?」孩子卻堅決不肯,跟媽媽說:「打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堅持要做一個好孩子。

另一位男孩,與小朋友一起推小車玩。對方小朋友在推的過程中,自己撞了一下,心裡不高興,揚手就打這個男孩子。可這個男孩子卻站在那兒讓他打。家長看到很心疼,責備他說:「你怎麼那麼傻,不會跑開嗎?傻傻地站那兒讓人打?」孩子卻說:「我如果走開了,他會摔倒的。」因為兩個小朋友一起扶車上斜坡,一個走開了,另一個就可能跌倒。

當看到孩子有這顆純真的善心時,我們難道不會感動嗎?面對孩子的善良,不是去抹殺,而是需要給予肯定與鼓勵。若將孩子這難得的善良與愛心,變成計較、埋怨與報復,不但起不到長善的效果,反而長了孩子錯誤的心理。試想一下,懷有一顆善良仁愛之心與懷有一顆計較埋怨之心,什麼樣的心境,會讓孩子的生活更加美好?

因此,除了要保護孩子的善心外,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引導孩子如何長養善心,更好地處理這種情況。

若是偶爾一次的打鬧,大可不必計較,若是對方孩子頑皮,喜歡欺負弱小,那麼可以告訴孩子:「打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們不打人,但我們也要幫助小朋友改掉打人的壞習慣啊。因為也希望小朋友跟你一樣,做一個好孩子。」鼓勵孩子用幫助對方的心,去幫對方改正毛病。因此,在對方要欺負自己時,可以正氣凜然地對他說:「打人不是好孩子,你再亂打人,我就不跟你玩了。」或是讓孩子及時走開,又或大喝一聲以警誡對方。如果是因為搶玩具而打人,可以說:「你要玩玩具可以,但不要搶,我先讓你玩,你玩完後也要讓我們玩,不能不講理,不講理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如此,對方的孩子也會受到警誡,不敢隨意打人。孩子除了知道別人做錯,自己不要跟著犯錯外,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不是任由對方繼續錯下去,而是懂得如何更好地制止對方不好的言行,以自己的正確言行影響對方改過。

從被動轉為主動,讓孩子從受欺負變成幫助他人,以更博大的胸懷與勇敢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他所遇到的困境,會讓孩子更懂得如何解決問題。家長也需時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與老師多溝通,共同幫助孩子成長,長其善。

③補不足

除此之外,也需幫孩子補不足。孩子若經常被打,看一下,孩子是否不善於在團體中生活。或者,是因為孩子的性格過於怯懦才常常被欺負。若孩子是因為性格軟弱、內向,就需我們善加引導,幫孩子樹立信心,增加勇氣。同時,也應更好地引導孩子如何與小朋友們和睦相處,讓他更好地適應團體生活。

首先,家長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平常與孩子的言談中,是否有傷害、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話。比如責罵孩子笨,或直接說孩子太膽小才讓人欺負,又或其他可能導致孩子沒信心,膽小軟弱的因素。找出原由,消除這個因素。而後,嘗試著提起孩子的積極性,比如每天陪孩子讀讀《弟子規》,讀誦時姿勢端正,字正腔圓,使他更有興趣與信心。平常,鼓勵孩子一起做家務,有機會可以帶他參加一些田間勞動,或是主動幫助別人。讓孩子多嘗試,使他在生活中漸漸樹立起信心。這其中,需要及時加以肯定鼓勵,讓他更有勇氣嘗試。同時,也引導他可以主動幫助小朋友,與小朋友們友好相處。

曾經有個孩子,在幼兒園常被人打,回來告訴媽媽。媽媽便問她:「你為什麼被打呀?你有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他不打別人,卻打你呢?」孩子聽了,便開始想自己是不是哪兒錯了。後來,媽媽安慰她以後,又告訴她:「以後啊,你多關心一下其他小朋友,人家找你借什麼,你就借給他,不要小氣。跟大家好一點,與小朋友們團結友愛,到時,你再看看人家打不打你。」

而後,這個小朋友真的這樣去做,主動幫助其他小朋友,也很大方,別人找她借什麼,她都很樂意借給人,與全班的小朋友關系都很好,交到了不少好朋友。於是她發現,真的不那麼經常挨打了。小朋友們都很喜歡跟她玩,她也覺得在幼兒園裡很快樂。

當跌倒時,讓孩子自己嘗試著爬起來,勇敢跨出腳步去探路,也許,孩子自己會更有收獲。

四、一起學《弟子規》 讓孩子更好成長

在磕磕碰碰中長大,對孩子也是一種磨練。從小事事如意,樣樣順心,不吃一點虧,對孩子的成長也未必是好事。我們除了照顧孩子的生活外,也需幫孩子扎下德行的根,使他不僅德行增長,也更有智慧與勇氣去面對、沖破人生遇到的困難與關卡。

因此,從小能教導孩子《弟子規》,以《弟子規》為他人生的標准,自我規范,可以讓孩子心中有是非善惡的標准,如此能更好引導他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堅守道德,堅守做人的正道。

孩子,終究是會長大的,是要自己走完人生的。我們能在他幼小時,幫他樹立好人生方向,奠定德行根基,可以幫他少走很多的彎路與冤枉路。畢竟我們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因此要教會孩子自己走好人生。當有一天,我們放開手,看到孩子能穩當地踏出他人生的步伐,勇敢面對人生,以積極樂觀的心去打造他的未來時,我們也可以放心了。

幫孩子扎下德行之根,讓孩子更好地承擔起家、國的責任與重擔吧。他能懷有一顆真誠善良的愛心,那無論在什麼境界裡,他的世界也依然那麼光彩、美麗……


                         蔡禮旭:

    學會反省自己喚醒孩子的良知

我們在五月底到馬來西亞去,其中有位長者,他的孩子行為也是比較偏頗。但這個時候他並沒有情緒很大,他反而是反思一定是他做得有所不足,並沒有激烈去對待,反而是反求諸己,所以一念心對整個家庭的影響就很大。激烈了,大家都意氣用事;反求諸己,反而大家都冷靜下來。這就是我們之前跟大家提過的,“各相責”,都互相指責會怎麼樣?大家怎麼無辜的看著我,要考試!這是我們的職業病,教小學教習慣了,要考試。“各相責,天翻地覆”,但是“各自責,天清地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人生痛苦的日子跟幸福的日子,天堂跟地獄,不在外面,在我們的一個心念的差別。

  這個父親他也修學《弟子規》,所以有一天,當然自己也已經提升不少,也都讓孩子感覺到父親的轉變。一家人坐在一起,父親很至誠的對著家裡的人講,“過去都是因為我做得不好,都是我的責任,我希望我們整個家能好好的重新再來”。從頭至尾對他的孩子沒有一句不是,都是反思、都是檢討自己。孩子的良知被父親的真誠心給喚醒,後來這個孩子就變得很認真工作,而且找的工作都很好。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們上一次去參加活動的時候,做的那些有機食品都是他兒子做的,他從事的是這些能夠讓人健康的食物,做得非常好。那場會議,他們全家都來做義工,向心力很強。父親一個心念的轉變,也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相同的,一個團體的領導者心境轉,這個團體、企業的命運也會轉變。我們也效法夫子這個精神,也效法堯舜、聖賢人的精神,不責怪別人,首先反省自己。
 

恭摘自《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一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九集) 52-180-39 


 

                  星雲法師:難忍能忍

忍,是中國文化的美德;忍,也是佛教認為最大的修行。無邊的罪過,在於一個嗔字;無量的功德,在於一個忍字。

  佛陀說:“不能忍受譏諷毀謗,如飲甘露者,不能名為有力大人。”平時,一個人忍寒忍熱容易,忍饑忍餓也不算困難;甚至忍貧忍窮、忍譏忍謗,都還容易做到,但是要忍一口氣,就不是人人所能忍得了的了。

  法院裡,每天許多上訴告狀的人,並不完全是為了財利,很多人只是為了要出一口氣,所以要到法院裡去賭個輸贏。其實,人生的氣惱當然難忍,然而正因為難忍,所以才更要忍,如果容易忍,還要你來忍嗎?

  布袋和尚說:“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任他自干了;他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忍,是天地間最尊貴的包容雅量;忍,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和平動力!

  須菩提尊者在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你叫他坐,他就不站;你要他立,他就絕對不坐,這不是懦弱,這是忍的力量。《金剛經》中,佛陀說他自己作忍辱仙人的時候,被歌利王誣陷、割截身體,他都不生氣,他所表現的正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修行功夫。所以,成佛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要福慧俱全,這就是佛陀的“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相好從那裡來呢?都是從忍中修來的啊!

  忍,不是懦弱,不是無用;忍,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慈悲,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藝術。忍之一字,是接受,是擔當,是負責,是處理,是化解,是承擔的意思。正如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就是忍的大勇大力。

  “忍字頭上一把刀”;一般人在受了欺侮、冤屈的時候,往往痛哭流淚、暴跳如雷。但是,哭過了,跳過了,也就沒有力量了。假如能忍住眼淚,忍住暴怒,保持平和,保持鎮定,這才是涵養力量,這就是忍的功夫了。

  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我們要透過生命的力量,發揮“生忍”;我們要用佛法的慈悲喜捨、般若智慧,實踐“法忍”;我們要能如如不動、不生不滅,完成“無生法忍”。

  世間上,洪水暴風,槍炮子彈,都不是最大的力量,最大的力量,就是我們的忍喔!

 

{#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 {#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

 

佛教視頻網,129部電影,60部電視劇,205部動畫,547部紀錄片,1435首佛樂,655部佛典有聲書,4396個佛教講座,449部公益影視大全.共沾法喜,阿彌陀佛!!!!

 

http://vod.fjdh.com/fjdh-va/

 


 

阿彌陀佛共俢網http://www.amtfgx.com/

 


 

一個勁正的健康資訊網

 

http://www.cyt.tw/CureNews/CureNews.htm

 

萬勿錯過

 

(以上網址,歡迎轉載,功德無量)

 

{#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2030233577q7g7roiz94zi.gif}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