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14《讀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42)

2012/07/14 07:53:12 網誌分類: 寫作
14 Jul

 

 

書中說:「致諸弟·讀書宜立志有恆 余欲盡孝道,更無他事;我能教諸弟進德業一分,則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諸弟進十分,則我之孝有十分。右作不能教弟成名,則我大不孝矣!」九弟之無所進,是我之大不教也!惟願諸弟發奮立志,唸唸有恆;以補我不孝不罪,幸甚幸甚!」

 

近月來執筆寫文的興緻愈來愈低,究其原委,相信是由於社會煩擾不堪的政治噪音所影響,概嘆禮義不彰,渲染咒罵成為主流表達不滿方式,與為文力求進德的本意相違背,實無心情多寫多作。

 

曾國藩致其諸弟謂如「能教諸弟進德業一分,則孝有一分」。同樣地,我們曾受教育者,雖不能有大獻於社會,但仍需以卑微之力,望社會和諧穩定,新一代愉快學習,行為不偏頗激進、不藏私利怨憤。

 

621日素黑在報章專欄《黑愛自愛》一文指出,「成長,就是知道我們有責任去製造好的記憶,讓正面記憶導引正向情緒。我們平常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如悲傷、憤怒、痛苦、快樂等,都是源於我們重新激活了記憶,讓新舊感覺浮現和交接。我們若把壞的、不好的記憶每天不斷重複地想和說出來,不斷催眠自己和別人的話,我們便建造了一個充滿負面情緒、思想和價值觀的小世界,這樣的你,只會為別人帶來負能量,你的存在本身已成為垃圾的成員。」

 

放眼現今社會,多少高喊自由民主尋找烏托邦理想的年青人,在其世界觀內豈非也是不斷催眠自己,把壞的、不好的記憶每天不斷重複地想和說出來。在我們五、六十後的一代,雖未經歷戰亂人禍,然而在「百無」的生活中卻仍有不少值得珍惜和懷念的記憶。反之,現今的所謂八十後、九十後,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難道真的沒有片刻好的感覺、美的回憶?

 

事實上,自踏入八十年代,香港經濟持續發展,人均生活得到長足的改善。政治方面,在我們年青時只知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根本沒有所謂爭取自由民主可言,六十年代暴亂的記憶只留下父母不准外出的一點點,但在課本知識或報章新聞的大英帝國主義思想薰陶下,更大的記憶空間留給了節日慶典中高唱英國國歌的情境。

 

若以現時的觀念來看,五、六十後的一代「真的不是人」,完全背棄了「民主自由」的崇高理念。可是,我們卻是生活愉快的一群,因為與父母相比,我們享有安穩的生活,情緒上更感幸福。如素黑《黑愛自愛》所說:「我們有責任去製造好的記憶,讓正面記憶導引正向情緒。」

 

同是轉載自76日素黑在報章專欄《黑意自愛》「做好最基本事」一文:「子女要讓父母接受他們有獨立能力的話,唯一的方法就是證實給父母看。不是說馬上要做大事證明自己有實力,相反,而是先從最小的事情入手,讓他們看到你真的懂得照顧好自己。」

 

套用八、九十後的政治活動上,我們可以發現,作為「父母」的社會根本不認為「子女」有獨立的能力。簡單來說,「子女」未能證實自己有能力處理困難,解決生活上的瑣事,其中的例子數以千萬。

 

就以處理警方的「規範」為例,那些「粗言穢語」、「身體挑釁」,甚至乎故意做出衝擊行為,完全是一種「得不到玩具而賴地」的不成熟心態,又怎能讓「父母」折服。素黑在文中強調:「年輕人最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閱歷和謙遜。」這正是當下年青人最令人感到擔心的地方。

 

為此,當「子女」要告訴「父母」你所信的,想做的便先要做好它,還要明白父母對你不信任。若然採用偏激手段來達到政治目的,結果便會產生「從小到大都是亂七八糟,東西亂放沒條理,出門不懂得打包好行李,常睡過時,忘記吃飯和帶門匙等」反效果,最終不單得不到「父母」的認同,甚而會棄之而不惜。

 

年青人啊!千萬記住素黑的忠告:「是你沒有給父母放心的理由。先做到最基本的,才要求別人信任你。」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