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18《讀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43)

2012/08/18 22:26:59 網誌分類: 寫作
18 Aug

 

書中說:「致諸弟·勉勵自立課程 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十月廿一日誓永戒吃水煙,洎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餘偶談,讀史十頁,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諸弟每日自立課程,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雖行船走路,須帶在身邊,予除此三事外,他課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將終身行之。」

 

曾國藩於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的家書中,不但勸勉弟弟們要勤於學習,更要自立課程,並以身作則,將個人兩個月來的做法作鏡子,希望弟弟們可以仿效遵從。更甚者,曾國藩在家書末段附有課程表,提出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寫日記、日知其所亡、月無亡其所能、謹言、養氣、保身、作字及夜不出門共十三項課程。

 

時移勢易,二百多年前的「訓語」,或許今日有所不足或差異。然而,立身處世之道,無論經歷多少歲月,如能領悟其精粹,定能有所裨益。

 

近日城中鬧得熱哄哄的「國民教育課程」,撇除政治和崇洋的觀點,而單從教育層面來看,相信絕非一無可取之處。

 

簡單來說,曾國藩最為強調的「主敬」,要求做學問時必須時刻轉化身心,以「敬」貫動靜來作行為上的修行。此外,修行總離不開「禮」或「理」,而「主敬」更為注重人的行為的全面禮儀化。同樣地,若將國民教育綜合評論而非單單的近代史,或會發現其中包含的大中華文化,宣揚的德育思想並不違「主敬」的原則。

 

「靜坐、早起、讀書不二」,對現今學子來說相信絕不易為。八月是暑假天,學子們有多少是在日上三竿前起床,而下床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是靜下心來計劃一天的工作,還是未曾梳洗已開啟電腦,檢視社交媒體信息。至於讀書不二,對於現代人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心二用」,相信只會成為他們的笑話吧。雖然這些個人健康並非國民教育的一環,但民健國強的原則是恆久不變,也應受到重視。

 

「讀史、寫日記、日知其所亡、月無亡其所能」這四點能輕易地套用在國民教育上,但坊間爭論的焦點並非讀、寫、知、忘,而是「洗腦」,可悲也!若然學子們能讀、能寫、能知而不忘,又怎會被「洗腦」。要知道,讀史而不知其因,能寫而不知其意,知其忘而不知為何而忘,未有檢討和汲取教訓,因循苟且,人云亦云,則「洗腦」自取之,與人可猷。

 

最後提到的「謹言、養氣、保身、作字及夜不出門」,對於那些堅決反對國民教育的家長和學生來說,相信無一可接受。但現今香港社會究竟是否如他們所言是「信息封閉」之地;市民除政府這單一渠道外,未有其他資訊來源;年青的學生是無知地全盤接受學校的教育,還是懷有本身的思想。比對於其他先進國家或地方,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單程路,還是多元發展。相信生於斯、長於斯的市民都會明白,我們的教育制度是建基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有英國教育制度的縮影。還記得回歸前法定語文只有英文,中文成為法定語文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或許,某些人會接受國民教育是宣揚英皇帝制和殖民統治,但相信作為中國人的我們並不會認同。

 

最後,謹以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氣;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人恆心。有志氣就決不甘居下游;有見識就明白學無止境,不敢以一得自滿自足,如河伯觀海、井蛙窺天,都是無知;有恆心就決沒有不成功的事」勉勵新一代的學子作結。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