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CPU

2007/07/09 16:58:51 網誌分類: 網絡教室
09 Jul

認識CPU (From Mobile01)

在能安裝軟體的機器或裝置裡,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一定是最主要的運算核心,小從手機、PDA,大到伺服器、汽車都有CPU。因此,要認識電腦零組件,第一步自然也是從CPU開始。依照不同的應用,手機、電腦、或伺服器所用的CPU並不會一樣,而自從Apple也轉到Intel陣營之後,個人電腦的CPU只剩下「一種」,也就是x86 CPU。「x86」是指這類CPU所能執行的指令集,由Intel設計,已經塗塗改改、疊床架屋、一團混亂將近30年了。不過因為個人電腦的普及,x86爛歸爛,大部分的人還是得用,就跟偉大的Windows一樣。

註:會叫x86的原因是初代的這種CPU叫8086、80186、80286、80386、80486,所以就被俗稱為x86了,不過486之後沒有586,而是赫赫有名的Pentium「奔騰」,但習慣就是習慣,大家已經改不掉x86的稱呼了。

在進一步仔細講CPU的功用之前,先發揚一下Mobile01的優良傳統--CPU開箱照。(拜託拜託!別跟我要CPU疊疊樂,我的心臟跟CPU一樣小顆)


CPU的外觀

一些店家或Yahoo賣家會有賣散裝的CPU,也就是一顆一顆CPU零著賣,不過比較正常的賣場都是賣盒裝的CPU。除了CPU本體,通常還會附送一顆原廠風扇,還有保証書等等。


 
Intel CPU的包裝盒,大概是兩個便當盒疊起來的厚度,上頭和背後是透明的,秀出CPU和散熱器。另一家AMD的CPU產品也是類似的包裝,我手邊剛好沒有,有熱心的網友可以貼一下照片嗎?





拆開紙盒拿出來的樣子,CPU和風扇都固定在很穩的塑膠盒裡,撥開之後再拿掉一個塑膠蓋,才能取出CPU。



CPU的核心是一顆矽晶圓,不過一般是看不到的,因為新的桌上型CPU都像照片這樣多了一個金屬蓋,這蓋子有個正式的名稱叫「Heat Spreader」,不過大家都叫它鐵蓋,雖然硬撬可以把鐵蓋掀開,不過強烈建議別這麼做!鐵蓋有三種用途:第一個如它正式名稱所示,可把矽晶圓的發熱平均分散到鐵蓋上,增加散熱的面積;第二個用途是保護矽晶圓,以防散熱器把晶片壓壞,早期某些CPU就常被散熱器壓到崩角而無法開機(我就弄壞過一顆....);第三,也是最最重要的,鐵蓋可以印字



某些早期的CPU是沒有鐵蓋的,晶圓就暴露在外面,散熱器若不小心裝,崩掉一個角就有可能無法開機了。其實目前Notebook的CPU大多也沒有鐵蓋,不過Notebook是整機模組化安裝,一般不會有人手動去換CPU。



CPU的反面,這是和主機板相接的部分,金屬點是用來傳輸資料和供給電力,稱為Land Grid Array,Intel新的CPU都是這種沒有針腳的,而是用銅接點來取代針腳,讓傳輸點可以更密集,而且不會有折彎針腳的疑慮。旁邊黑黑的東西是用來保護這些接點的塑膠蓋。



放Intel CPU的主機板插槽,照片中看不出來,不過每一個「點」都是很細小的彈簧,和CPU背面的金屬點相對應。板卡廠有時會抱怨,Intel改用Land Grid Array之後,製造針腳的負擔就轉移到主機板身上了。放進CPU之後,蓋上照片中掀起來的蓋子,然後把旁邊的鐵桿壓到底,CPU就會和這些彈簧密合,而鏤空的蓋子則是讓CPU跟散熱器接觸。



AMD新的CPU也都有鐵蓋,除了印字不同之外,外型跟Intel的CPU沒什麼兩樣。



AMD目前消費端的CPU背面則還有針腳,翻過來就會看到一根根細小的金屬針,稱為Pin Grid Array,一樣是用來讓資料進出CPU和供電給CPU。大概所有瘋狂DIY的玩家都曾經把這些針腳弄歪過,可能是摔到桌上、安裝不當,或甚至只是拿的時候捏太用力了,這時就得瞇著眼拿刀片慢慢摳回來。



放AMD CPU的主機板插槽就不是小彈簧了,而是一個個小洞,對應那些針腳。這種針腳和洞的組合有時蠻危險的,因為現在CPU有900多根腳,只要一根針腳有稍微歪掉,沒辦法準確插到洞裡,而安裝的人沒有發覺還是霸王硬上弓亂插一通害羞,就會讓針腳歪到底或折斷,CPU可能就毀了。AMD一些伺服器的CPU已經換用Land Grid Array,未來消費端的產品應該也會跟進。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