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齣好戲

2012/12/08 07:30:09 網誌分類: 影視
08 Dec

這兩個星期,一連看了兩齣影評叫好又賣座的電影,兩齣都是外國片,一齣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另一齣是《ARGO救參任務》,兩齣電影的風格和主題都不同,但情節緊湊,絕無悶場,演員演得好,值得推薦。

 

 

因為平日工作忙碌,時間著實有限,難得抽空和有那種興緻,走入電影院,所以選擇那一齣電影看,都變得非常挑剔揀擇,一般都會先看影評、看預告片和看電影票房是否賣座,免得浪費時間,不過話說回來,拍一部電影,編劇和導演自然有些說話想和觀眾交流,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又不同,一齣電影,可以被影評家評得一文不值,仍然有其捧場客!

 

例如早年試過去看一套由梁家輝和馮寶寶主演的《黑玫瑰對黑玫瑰》的港產片,開畫時被影評家批評得體無完膚,入場時只見小貓三數隻,票房慘不忍睹,差不多需要以提早落畫收場。但其後峰迴路轉,奇蹟出現,看過的人都覺得非常過癮,勾起無數人童年時看粵語長片的回憶,產生共鳴,也述說了童星馮寶寶瘋狂的一生。

 

 

電影上映了很久,入場人數不斷上升,甚至後期要加場,還場場爆滿,在香港電影歷史上,絕無僅有,影評家也大跌眼鏡,當初猛踩電影的人,紛紛轉軚改口風,突然大讚影片有深度,不忘附庸風雅,從那時起,我不再相信影評家,情願相信自己的眼光,選擇愛看的電影。

 

有些冷門的電影,影評一般,但在戲中,你發現了自己的影子,觸動了裡面的感受和回憶,主角的遭遇,和你的遭遇竟然類同,引起共鳴,內心激動不已,自己覺得非常好看,擊掌叫好,但豈有此理,旁邊的觀眾,竟然睡著了,還發出呼呼的鼻鼾聲。

 

有些賀歲港產片,一點也不好看,一味胡鬧反智;或者有些風月片,故意賣弄色情,還強調3D真人騷;又或者警匪片,黑社會古惑仔片,加插連場槍戰、飛車爆炸場面;或者一些在國際電影節獲得殊榮:威尼斯電影節、奧斯卡或康城電影節得獎作品,這些電影有一定的市場,票房紀錄有保證,但不知何解,就是吸引不到自己,不會有那股衝動,掏腰包購票入場去湊熱鬧!

 

 

說回《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齣電影,開畫到現在,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有人讚賞,說是華人導演李安繼《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後,又一齣驚世大作品,成就可媲美《阿凡達》;有些人則嗤之於鼻,覺得劇情誇張失實!

 

有些人讚嘆電影中的特技效果:逼真的動物園、暴風雨、海難場面、夜空星光、食人島歷險等,如同身歷其景,極為震撼。另外一些人覺得電影寓意深遠,讓人思考人生百態,面對弱肉強食的殘酷、面對親人死亡,又獨自一人在茫茫大海中漂流,面對猛虎惡獸,到底是懦弱的等死,還是要堅持的生存?一齣電影,在看的時候,給你無限的啟示和深思,也算是一齣成功的電影!

 

 

我喜歡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他聰明地選擇用宗教做題材,面對災難、失去至親和一切時,他不知應該歸咎那一位他所虔誠相信的神:印度教的濕婆神、回教的阿拉、還是天主教的上帝,他只是絕望地手執拳頭,憤怒地向天吼叫:「天啊,為甚麼是我?為甚麼這樣對我?」

 

在漂流的日子中,當他在最饑餓的時候,捕獲一條大魚,喜出望外;當他在寂靜的黑夜,看到滿天繁星,看到人的渺小,內心極為感動;當他和老虎相處,由恐懼不安、變得唇齒相依,和諧共處、甚至當老虎病倒了,他撫弄安慰這頭猛獸時,他又恢復稚子的童真,讚嘆感謝上天的厚恩。人生變幻莫測,各人有不同際遇,甚麼時間應該相信是上主安排?甚麼時間應該要靠自己努力?

 

 

電影末段,當老虎不辭而別,他很失望,拋了一句心底的話:「為甚麼和我的至親,總是在別離之前,不讓我先和他道別,說聲再見?」說話裡充滿了哀傷,聽者為之動容,似在對老虎說,也似在對離世的親人說!

 

 

ARGO救參任務》是另一齣好看的電影,取材自真人真事,話說於一九七九年,美國的中情局特工,為了營救藏匿在伊朗德黑蘭的六名美國領事館要員,設計出一個驚險的計劃,讓他們安全徹離。他與荷里活電影製作人合作,藉詞要在伊朗取景,拍攝科幻大片Argo之名,成功救出幾名美國肉參。

 

 

整個營救行動不可思議,可以用瘋狂兩個字來形容,但電影引人入勝之處,是拍出了伊朗國家的異地風情、原教旨主義的瘋狂、營救行動的一步一驚心、軍方步步進逼、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和障礙,把緊張的氣氛,推向極點。觀眾因為擔心角色的安危,屏息以待,至人質安全步出機場時,觀眾才能鬆一口氣。

 

 

聖誕和新年假期將到,聽聞有幾部好看的電影將會上映,引頸以待,其中一齣是梁朝偉的《一代宗師》,不能不看;另一齣是《魔戒前傳:哈比人》,聽說用了新的3D技術,用了四十八格的拍攝技巧,速度快了一倍,更加逼真,要去親身感受!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